手游市场规模赶超PC游戏 同质化现象已为产业烦恼

时间:2022-09-25 12:32:19

手游市场规模赶超PC游戏 同质化现象已为产业烦恼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也许是国内手机游戏界人士最真实的心态写照。

日前,日本的亚洲市场研究公司Niko Partners作出的预计引发了业界讨论。这家日本公司指出,今年年底中国手机游戏玩家数量预计将达到1.92亿。如果这个预测不失真,则意味着届时中国的手机游戏玩家数量将可能超过PC游戏玩家数量——Niko Partners预计后者游戏玩家数量今年年底将达到1.8亿。Niko Partners同时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移动游戏收入预计将增长六倍,从2011年的6亿美元增长至数十亿美元。

与日本公司的预计相仿,国内易观智库的市场监测报告也显示该行业正值火热。易观智库最新的《2012年第1季度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季度监测》显示,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达1.89亿,环比增长16.51%。在市场规模方面,2012年第一季度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2.09亿元,环比增长10%。易观智库同时预测,2015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70亿元大关。

手机游戏市场规模激增的背后,是产业链的热闹异常。6月5日,人人网与日本领先的社交游戏平台运营商DeNA的中国子公司DeNA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在人人网安卓手机客户端上开设梦宝谷游戏专区,为用户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手机社交游戏。更早些时候,腾讯在进行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时,将手机游戏作为未来发展的重头戏。包括搜狐畅游、网易等多家企业,也都在布局手机游戏。

在《愤怒的小鸟》一年1亿美元创富神话的诱惑之下,更多的弄潮儿一个一个扑腾进手机游戏这片新蓝海。其中既有诸如盛大、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有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然而,在喧嚣的背后,看似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国手机游戏产业是否真的有着良好的成长环境?现实不容乐观。

手机游戏的勃兴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也逐渐成为新的战场。早在2010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已经超越PC,这也让PC端网络游戏的酣战被手机游戏的交锋所取代。

加入手机游戏战场的除了传统网络游戏开发商之外,互联网巨头的表现也堪称不俗。腾讯就占据了2012年第一季度手机游戏市场19%的份额,位列榜首。

而三大电信运营商凭借着海量手机用户的天然优势,也希望在手机游戏市场上分一杯羹。今年3 月,中国联通“手游世界”平台正式上线。在此之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分别在江苏设立了手机游戏基地,抢滩布局。

广大的开发者也没有漠视手机游戏这片可以生金的“热土”。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独立游戏开发者数量将飙升至220.8万名。在国内,7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CGDC),在日程安排上也全面提升了移动游戏所占的比例。就连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也在早些时候宣布将不再支持任何传统游戏项目,今后只会开展手机游戏项目的比赛。

尽管手机游戏的前景让产业链上各方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整个产业背后的艰难也在日益凸现。

让所有的开发者和游戏平台困惑的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收益——《愤怒的小鸟》一年揽金1亿美元,Zynga在去年也创收了3.21亿美元,但这些都只是个别的成功案例,更多的游戏开发者都在为极力创造有价值的收入而奋战。

据市场调研公司Newzoo的调查,前20%的iOS开发者占据了97%的App Store收益,有一半的苹果App Store开发者创造的收益还不到3000美元。谷歌Android游戏开发者的情况更是糟糕,因为Android应用更难创收。此外,iOS开发者84%的收益来自iPad、iPhone和App Store店里前200款高营收作品。

在我国,手机游戏开发者的现状也让人担忧。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手机游戏开发者亏损的占64.5%,持平的为20.8%,盈利的仅有13.7%,而盈利也主要靠依附企业本身(如腾讯公司的开发者),个人研发应用产品则主要靠广告方式获利。

游戏厂商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有分析指出,手机游戏开发成本和门槛均比较低,很多传统游戏厂商的产品稍作修改就可以用于手机平台,再加上手机游戏市场空间广阔,比其他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功,不仅传统网络游戏开发商在手机游戏方面加大投入,诸多初创小团队也加入到竞争中来。而这样的低门槛让整个手机游戏业同质化严重,山寨盛行,全行业缺少独立开发的产品,竞争力低下。“手机游戏山寨化现在已经成了国内手机游戏市场一个普遍现象。”艾媒咨询CEO张毅对此忧心忡忡。

此外,国内用户习惯了使用盗版软件和免费软件,大部分人不会花钱购买应用,付费率低使得国内手机游戏厂商规模普遍较小、收入较低,这也让整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异常恶劣。

成长的烦恼

对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而言,如何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已成当务之急。而解决商务模式的前提,业内普遍的观点是从手机游戏本身出发。

手机游戏的核心以及追求方向是将要开发的游戏是否受人关注,站在用户的角度,良好的体验才是根本。而对开发者来说,手机游戏行业本身进入门槛低,同质化竞争难以避免,如果游戏开发商不了解用户需求,用户的体验无法及时反馈给开发者,后者将很难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而山寨横行也正成为整个手机游戏产业之殇。网龙副总裁林欣对此无奈地表示:一旦一款游戏在苹果App Store获得成功,就会在短期内出现一大批山寨品,这样极大地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我们提倡开发者多一点创新精神,也像国外手游一样,市场多一些差异化,少一些同质化。”林欣呼吁。

在UC董事长俞永福看来:“相比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化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巨大的空间。”俞永福指出,对移动互联网行业而言,盈利模式无非三种:广告、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电子商务。但这三种商业模式是逐步成熟的,广告先成熟,第二个阶段是增值服务,最后是电子商务。而手机游戏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靠广告和增值服务,离电子商务还有相当的距离。

对手机游戏产业而言,成熟的商业模式关系到整个行业各个环节,需要包括运营商、产品开发商、渠道商,以及支付商的共同努力。这期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增强内容深度腾讯入股财新传媒 砸钱圈地企鹅面... 下一篇:美光收购尔必达跻身行业3强 台湾厂商恐退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