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25 11:22:44

高校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高校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科研及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中心近几年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对我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这几年改进后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对提高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规范管理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校科研设备的总值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发挥最佳效益,成为高校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中心正式成立于2000年,是我校最早成立的学院级实验中心。截止2005年仪器数量为1240多台,总价值约1061多万元;到了2013年1月1日,共有仪器3865台件,约合人民币4039多万元,是2005年仪器数量3倍之多。随着仪器数量增多,教学、科研及创新活动也在增多,仪器管理上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实验室仪器设备效用的发挥。

一、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领导对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实验员工作的激励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仪器设备的管理及运行。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积极性决定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我院实验中心早在1995年就建立了基础实验室,实验技术员部分老龄化,对于购置的较先进的仪器无法很好掌握使用方法,难以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部分仪器购置时仅为满足当前科研需要,项目结题后,仪器设备便长期闲置;大型仪器测试收费制度及费用的分配制度不合理,这些现象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着实验室发展。

二、高效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1.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考核制度。近几年实验中心从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等方面的对实验员进行合理构建,积极引进硕士、博士及以上专业对口人员,实行责任分明制,量化了实验员的工作量,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考核方案,极大地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截止目前我中心共有实验员14名,高级职称7名(教授2名,博士后1名),中级7名,负责实验中心及各自所在系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实验中心每学期通过参观、交流、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补充和更新业务知识。学院的许多国家、省部级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从申报到完成都有实验员参与主持。上述举措使得仪器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有了大大提高。

2.仪器设备购置。仪器设备的购置是复杂的工程,设备管理及采购部门在采购仪器时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容易导致盲目购置、重复购置。为了避免资源浪费,由学院负责教学、科研、实验技术及管理方面的专家教授依据购置申请,对该实验室功能和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实验教学等因素进行审核。初审合格后上报学校专家组,学校专家组在调查了解校内外同类设备的分布和使用效益情况后,提出评审意见,也为日后仪器设备发挥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仪器管理与维护。我中心根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和《华南农业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特制定了《园艺学院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实验中心对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金额、分布及使用状况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公布设备使用状况。存放地点应相对固定,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实验室设备的操作、运行、损坏、维修等状况须在《华南农业大学仪器使用登记本》或《华南农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我中心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校验和检修。对于长期闲置仪器进行内部调配,或交由学校重新安排使用。

4.大型仪器开放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加强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华南农业大学于2011年4月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于11月1日正式运行,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华南农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学院配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与学科发展要求,组织各学科专家及科研、教学、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对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统一论证,综合整理出学校具有前瞻性的、高水平的大型仪器设备,并于网上公布大型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种类型号、应用范围、存放地点、收费标准等)及实时的动态运行状况。截止目前为止,园艺学院纳入平台管理的仪器共有8台。

5.开放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模式建立。现园艺学院实验室开放条件成熟,制定了《园艺学院实验中心开放管理办法》,全部实验室包括14个分室可供开放使用,开放情况包括开始实验室的所在地点、主要仪器设备、可开放的内容、开放时间、开放对象、开放办法和联系方式等在网上公布。实验中心制定一套严格、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并上墙公示。公用仪器使用登记制度,以便责任明确,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维护和保养。

园艺学院实验中心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实验员用心经营,更需要领导的关心、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生的自觉配合,缺一不可。2012年我院教学、科研及创新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完成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攻关项目多项。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在仪器设备管理上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闻星火,郭英姿,魏婧,等.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建设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5.

[2]项晓慧.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96-199.

[3]毕立祥,杜守旭.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5):124-126.

[4]黄雪梅,李军,李晋文,等.学院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669-671.

[5]黄云,马洪雨.加强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14(4):81-83.

[6]杨威.实验室开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19.

[7]夏平,刘世峰.我院化学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的设计[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37-140.

[8]龚婕,吕卫兵.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探索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393-395.

[9]聂珍媛,夏金兰.大型精密仪器的良性运转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130-133.

[10]刘宗莉,朱世江,程玉瑾,等.浅谈实验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411-413.

上一篇:论“学校精神”文化现象的迷失与重建 下一篇:运用PDCA循环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