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差异,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时间:2022-09-25 09:49:38

尊重个体差异,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摘 要: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精心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尊重个体差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尊重是学生个体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善待犯错误的学生,能使犯错误的学生感到温暖,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心,对教师产生信赖感。

关键词:尊重;个体差异;善待;犯错误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会犯错误,教师总是给予纠正,促使孩子不断成长,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做为教师也是如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育学生,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那么,究竟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呢?以下是笔者的观点。

一、要学会反思

这既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学生出了问题,教师总是在学生身上找原因,常常问“你怎么啦”,而不是问“我怎么啦”。学生出了问题,教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彻底解决学生身上的问题。

在一年级带班过程中,在学生拿别人物品的问题上就运用了反思原理。班上的一个学生以前休学了一段时间,入到我班不到两周,就有多名学生反映他老拿别人的学习用具。刚开始我不以为然,觉得这样懂事的学生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多数情况下我都冲他一笑,淡淡对他说:“还给同学,好不好?”他倒也听话,不闹也不吵,乖乖地把铅笔橡皮等用具还给同学,但是第二天他照样拿。我意识到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这问题出在教师身上。于是我反复思考:到底是哪出现问题了。最终想明白了。

这个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自然对这些常规一概不知,看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具,就想占为己有,这也是人之常理。做为他的老师,我恰恰疏忽了他的这一特殊性 ,而把他视为已经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无形中对他的要求提高到一定程度,学生肯定吃不消,自然跟不上班里其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有了这种认识,在以后的几天里,给他讲跟同学如何相处,使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后来这名学生忽然闪着大眼睛,对我说:“老师,我很想要这个。”他指着我手里的粉笔。我认真对他说:“放学后,老师送你一根。”他先是半信半疑,后来见我十分诚恳就相信了。我也那样做了。从这以后,他再也不随便拿别人的学习用具了。有时候从地上捡到东西,马上交给我。我动情地表扬了他,夸他是诚实的好学生。我抓住他细小的闪光点,多次在同学面前表扬他,他渐渐变得自信阳光了,在各个方面都找到我能行的感觉了。后来全校运动会他主动报名参加百米短跑,不服输的劲头让人很敬佩。

事情过后,我时常想:假如我当时生气地训斥他,或者冲动地请他家长来,再或者把这事在班上面向大家说出来,他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呢?原来我总是把眼光定在学生身上,不反思自己的责任和问题,不宽容学生,结果让学生心生困惑,自己费心了,却不能把问题彻底解决,只停在表面。现在和学生交朋友,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二、要学会等待

有句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也并非一天形成,而我们做老师的恨不得学生在一小时之内把所犯的错误统统改正。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就拿我班的浩浩来说:他就不喜欢写作业。有好几次,我拿了椅子坐在他身边,手把手教他写,可是我停下了,他也停下了,要么就在作业本上画杠杠。真拿他没办法,看来只能从他的心里入手。

我们知道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渴求让自己的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也就是找到我能行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帮他找到我能行的感觉,让他尝到自信的甜头。课间操,我对他竖起大拇指,练队列队形时,我抓住他的闪光点,多次以他为榜样,去带动别的学生。他一整天都特别高兴。紧接着我在学习上引导他走上我能行的行列。终于等来了这朵迟开的花。

班上还有一个女同学叫路路,情绪很低落,也不与他人交往,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时我跟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好吃的,走到她面前伸手递给她,她总是倔强的拒绝我:“我不吃!”可是看她的眼神,那是一种渴望的眼神。为什么外表如此冰冷呢?经过与家长沟通,才知道她的家庭状况:爸妈离婚,妈妈带着她重新建立了家庭,现在这个新家还有一个新爸带来的哥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的世界经历了这么多不幸,心里是何等伤心啊!我试着跟她接触,尽管她依旧冷冰冰,但是我忘不了那双渴望的眼神。无论是课间操跳皮筋,还是一起分享美食,我依旧诚恳地邀请她,虽然她还是拒我千里之外,但是我的决心不变,那就是长久的等待,等她的心被温情融化!我知道她幼小的心受了伤害,出于本能她在抵触身边的人和事。可是眼睛里流露出的渴望说明她需要爱,只是她在徘徊,在选择在比较。我天天早上看到她,我会主动问侯她:路路早上好!她没有笑容也不回应我,但是她听见了,相信她的心里会暖暖的,这己足够了!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六一即将到来,我带全班同学一起排练节目,又累又渴。我让大家休息,然后我斜靠在树旁,用手擦额头的汗,出乎我意外,很细小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陆老师你喝口水。”心里好激动,原来是路路!这朵花也开了。我的等待见成效了!任何难解决的事都是用爱心去浇灌,然后耐心等待,就会有收获!功负不负有心人。

信心是种子,实践是土地。播种不一定会发芽,但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只要付出,总有一天会找到生命的绿荫,总有一天会看到迟开的花朵,总有一天会看到稚嫩的笑脸神采飞扬!所以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等待,在反思中成长,在等待中收获,在收获中感受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张嘉宾.与时俱进,每天倾听花开的声音[J].小学时代(教师),2012(9).

上一篇: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下一篇:让作文之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