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中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时间:2022-09-25 09:11:09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中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pH值、NaCl浓度、温度、浸提时间对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中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0.025 mmol/L、pH值4.0、浸提时间1.0 h,温度25 ℃。该条件下马铃薯蛋白质的提取率最高,为66.90%。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

中图分类号:S532;TQ93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516-03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Protein from Wastewater of Potato

Starch Production

JIN Hong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NaCl concentration, pH, extract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protein extraction ratio from wastewater of potato starch production were studi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concentration of NaCl at 0.025 mmol/L, pH 4.0, and extracting for 1.0 h at temperature 25 ℃. The extract rate was 66.9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Key words: potato; protein;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已形成了产业化基地。据市场预测,2030年,在食品、纺织、造纸、水产、建筑、铸造等行业及马铃薯变性淀粉生产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300万t以上,可见,国内马铃薯淀粉市场容量非常大,发展前景光明。而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1 t淀粉需排放5 t左右的蛋白液,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更是困惑马铃薯淀粉生产发展的主要难点。经研究发现[1],马铃薯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相当均衡,可与脱脂奶粉和鱼粉媲美,而且大部分氨基酸,尤其是Glu、Lys、Pro的含量显著高于豆粕,是质优价廉的天然氮源,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通过热变性法、膜技术回收、高分子絮凝法、超滤法或生物综合处理等技术提取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蛋白质的报道[2,3],但提取成本均较高。因此,找出一条优化的马铃薯蛋白质提取工艺,不仅可以解决马铃薯淀粉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而且对提高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市售马铃薯。按薯与水的质量比(1∶1),将薯块研成浆状物,经100目尼龙丝网筛分离淀粉乳及薯渣,淀粉乳经离心分离淀粉和水溶液,得到上清液,测上清液单位体积中蛋白质含量。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150目分样筛、冷冻离心机、数显恒温水浴锅、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磁力搅拌电热套、Spectrum P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2方法

1.2.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取6支试管,用移液管分别加入10 mg/mL的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0.0、0.2、0.4、0.6、0.8、1.0 mL,各加去离子水至1 mL,再分别加4 mL双缩脲试剂,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放置30 min,于540 nm处进行比色。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作为定量的依据[4]。所得回归方程为y=0.224 9x+0.000 9,r=0.999 6。

1.2.2马铃薯蛋白质提取单因素试验

1)pH值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各取上清液10mL至干燥烧杯中,分别调节pH值为3.0、3.5、4.0、4.5、5.0、5.5、6.0,常温下浸提1.0 h,4 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测上清液单位体积中蛋白质含量,计算蛋白质提取率。

2)盐浓度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各取上清液10 mL至干燥烧杯中,加入准确称取(精确至0.000 1 g)相应质量的NaCl,使其浓度分别为0.010、0.015、0.020、0.025、0.030 mmol/L,混匀,各浓度分别调节pH值为3.0、3.5、4.0、4.5、5.0、5.5,常温下浸提1.0 h,4 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测上清液单位体积中蛋白质含量,计算蛋白质提取率。

3)温度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各取上清液10 mL至干燥烧杯中,调节pH值均为3.5,分别在水浴温度为25、30、35、40、45、50、55℃下浸提1.0 h,

4 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测上清液单位体积中蛋白质含量,计算蛋白质提取率。

4)浸提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各取上清液10 mL至干燥烧杯中,调节pH值均为3.5,分别经过0.5、1.0、1.5、2.0、2.5、3.0 h浸提,4 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于25 mL容量瓶中,定容,测上清液单位体积中蛋白质含量,计算蛋白质提取率。

1.2.3正交优化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表采用L9(34)。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单因素试验

2.1.1NaCl浓度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蛋白质的提取率受NaCl浓度影响较大,NaCl浓度为0.020 mmol/L的溶液中蛋白质提取率均高于其他浓度的溶液,而且当pH值为3.5时提取率最高。因此,选择NaCl浓度为0.015、0.020、0.025 mmol/L做正交试验。

2.1.2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蛋白质的提取率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值为5.0左右蛋白质提取率最高,但考虑到在NaCl溶液中,等电点会发生偏移,所以,结合2.1.1试验,适合选用溶液的pH值为3.0、3.5、4.0。

2.1.3温度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由图3可知,当温度为30 ℃时提取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逐渐降低。因此提取温度在25、30、35 ℃较适宜。

2.1.4浸提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由图4可以看出,浸提1.5 h左右时蛋白质提取率较高,2.0 h之后,曲线接近直线,所以选择0.5、1.0、1.5 h浸提效果较好。

2.2马铃薯蛋白质提取正交试验

由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D,NaCl浓度对蛋白质的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与温度,影响最小的是浸提时间。因此最优组合是A3B3C1D2,即从马铃薯淀粉废液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是:NaCl浓度为0.025 mmol/L、pH值为4.0、温度为25℃、浸提时间为1.0 h。

对正交试验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试验,在优化条件下测得蛋白质的平均提取率为66.90%,比正交试验中的结果要好,所以该方案可行,可以应用于实际。

3结论

NaCl浓度、pH值、浸提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中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NaCl浓度对蛋白质的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与温度,影响最小的是浸提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液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优条件为NaCl浓度0.025 mmol/L、pH值4.0、温度25 ℃、浸提时间1.0 h。

参考文献:

[1] 张泽生,刘素稳,郭宝芹,等. 马铃薯蛋白质的营养评价[J]. 食品科技营养研究,2007(11):1-3.

[2] 陶德录.马铃薯淀粉废水中提取饲料蛋白和微生态制剂的研究[J]. 饲料广角,2007(13):32-34.

[3] 吕建国,安兴才. 膜技术回收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的中试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4):37-40.

[4] 余瑞元,袁明秀,陈丽蓉,等. 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三角梅色素的提取工艺 下一篇:农业技术推广的最优反应动态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