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与管控

时间:2022-09-25 08:28:16

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与管控

摘要:血站作为采集、储存、提供临床用血的卫生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加强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与管控,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采供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文章分析血站成本核算的特点、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成本核算的管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血站;成本核算;成本管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将血站定位于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绝大部分血站被作为国有差额卫生事业单位对待,多年来一直执行事业会计制度,享受国家财政性补贴政策。目前血站采用的各种材料价格在不断上涨,血液价格却一次次的下调。血液虽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产品,但从血液制备的工作流程来看,从对献血者实施招募、血液采集、检验、分离制备到血液的储备运输等,与生产企业一样,有着十分清晰的加工、制备过程。因此血站要谋求发展,必须在保证血液质量的前提下,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经营管理的理念,强化成本的核算与管控。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堵塞管理漏洞,降低各项费用消耗,既保障采、供血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又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用血者的经济负担。所以,血站加强采供血成本的核算和管控意义重大。

一、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

(一)血站成本核算的特点

血站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灵活性。血站成本核算不同于真正意义上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血站为了达到目标,在成本核算的方法上会采取以不同的工作性质以及收入方式为依据来划分核算单位,即以科室为核算单位来编排核算的项目、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核算的目。血站的成本核算是单一品种的不完全成本核算。血站成本核算的内容是血液。从血液采集到出库的过程主要包括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以及检验等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分类,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管理费用、制作费用以及财务费用。这些费用并不是在这些过程中都发生,也有的是发生了但又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因此,血站的成本核算从内容上来说是不完全的成本核算。

血站的成本核算是内部的成本核算。血站与其他卫生医疗机构以及企业单位不同,但是血站可以参照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以及成本开支范围,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成本核算办法。虽然血站的成本核算是不完全、单一的成本核算,核算方法也不同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因此,血站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实质是加强支出管理和控制支出消耗的一种管理手段。

(二)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应做好的基础工作

合理划分采供血材料的类别。采供血材料类别的划分关系到材料成本费用归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血站采供血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质与用途来划分。建议将采供血材料分为检测试剂、关键耗材(即血袋)、低值易耗品、无偿献血用品、办公用品等五大类。

建立健全材料的出入库制度。为了保证仓库所提供的采供血材料使用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所有材料的购买与使用都必须通过仓库的管理。材料在验收后,不论款项是否已支付都必须办理入库手续。

(三)血站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血液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为了便于考核和汇总血液成本计划以及成本资料,血站要按照成本项目来归集和计算血液成本,即按照经济用途将采集、储存、分离以及检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将血液成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最后归集和计算血液成本。采取强有力的成本管理措施。为了保证血站成本核算正常有序的发展,血站应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健全成本管理行为,规范成本核算程序,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成本核算的数据结果准确、科学。

(四)血站采供血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通过对各个部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归集,将不同部门的费用分别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形成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费用分配的过程中,分别运用了品种法、系数法和分类法等综合成本核算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观察血液产品的成本和成本构成情况。在准确分清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以及测算出产品的核算系数和期间费用的分摊系数后,即可通过一个计算过程,生成成本计算单和成本报表,包括总成本表和单位成本表,可以提供各个部门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及各项目成本等资料。

血液成本分析是对报告期已完成制备的血液制品的实际成本情况进行的分析。其基本内容是利用成本核算数据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与各种成本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从中确定超支或节约差异,分析差异形成原因,评价成本耗用情况,分清责任归属,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成本的利用效率。

二、血站采供血成本的管控

(一)确定有效的成本责任中心

成本责任中心是成本的产生点,也是成本的关注点,它能够负责以该中心所归集对象的成本,并且能够控制各种费用的消耗和支出。因此,血站也要确定有效的成本责任中心,具体的就是应根据血液制备的生产流程来设计成本责任中心,以各科室为核算单位来设立科室的明细账,并归集各科室的费用,通过对各科室所形成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归类、分析以及比较,为降低成本提供具体的依据。从而在血站形成层层负责、逐级控制的成本责任中心体系。

(二)合理制定血液材料标准成本

根据从“现实出发,立足先进”的指导思想来合理制定血液材料的标准成本,而且标准成本的制定要根据各项成本标准和与此相关的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分别确定出相应的标准成本内容,然后经过汇总,再确认出产品的标准成本。

(三)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和维护保养

加强设备采购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采购前的可行性论证、采购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包括申购仪器设备的必要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做好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管理工作。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必须责任到人,避免设备非正常损坏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器材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采购制度

采供血机构使用的采血袋、灭活器材、机采耗材、检验试剂,用量大,价值高,因此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是整个采供血机构成本控制的关键,推行招投标采购制度一方面是财经政策要求,同时也是单位规范物资供应途径及程序、保证采购物资质量和节约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

(五)严格控制血液报废

血液报废从经济上来看不仅是耗材、人工的浪费,由于实行无偿献血后牵涉到血液返还,所以,还牵涉到以后的血液返还成本。因此,要加强血液初筛工作,合理规定初筛项目,并制定严格考核办法,努力降低各项阳性指标和脂肪血浆血液报废率。加强库存血液的进销存管理,实行效期预警制度,努力降低过期报废血率。

(六) 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成本管控中的应用

成本核算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其专业分工精细,核算数据庞杂。因此,血站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材料管理与账务处理,以有效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和管控,保障各血液成本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细致性与全面性。

(七)运用激励机制,树立全员成本管控观念

强化成本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体制的要求,贯彻执行责、利、权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发挥成本管控的效益。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个血站工作人员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总之,降低成本,需要有全员意识,需要在采供血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逐步把目标成本分解到部门或个人,真正起到全员成本管理的目的。另外,用血者对临床用血收费给予理解和支持。血液本身是无价的 , 临床用血所收取的用血费用仅是血液采集供应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这就跟自来水需要经过过滤、消毒、传输才能到居民家中供人饮用一样 , 无偿捐出来的血液不能直接输入病人体内 , 需要经过分离、检验、运输等流程 , 期间就产生了相应的费用。在国家目前还无力承担所有费用的情况下 , 就需要用血者自身承担。

参考文献:

[1]孙日辉浅谈血站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刘芳,罗志红,宋学辉,黎惠玲,孙昂血站血液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09(22)

[3]杨爱锋关于血站成本管控若干问题的探讨[J]

[4]蒋丽珍,张曦杨谈采供血机构内部成本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0,09(25)

[5]陈东升血站成本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9,12

上一篇:相对绩效评估研究成果总括 下一篇:基于管理防御视角的股利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