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拓市的N种错误

时间:2022-09-25 07:15:07

经销商对新品铺货不当,常常是导致产品“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罪魁祸首。所以,面对新品的市场开发,经销商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让新品推广“夭折”在自己手中。

企业煞费苦心地推出新品,并给予经销商极大的政策扶持;经销商也投入了很高的热情来力推新品。可是经过一轮市场的狂轰猛炸,新品的销售却依然是一副不死不活的样子,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

错误1:没有瞄准目标顾客群体

经销商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习惯于通过自己的既有网络大面积铺货,却常常忽略新品所要面对的顾客群体与以往有所不同。比如,中高档化妆品的目标顾客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但经销商却把货铺到了偏远的地区;某些简包装的便携式化妆品目标顾客群是学生和收入偏低的消费人群,但经销商却把货铺到了远离学生的大型超市。试想,这样产销不对路的铺货方法怎么能够带来新品的旺销呢?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经销商不懂行业,而很可能是无意识造成的结果。因为他们没有对产品的特性和目标顾客群进行认真分析,任凭产品借原有渠道自然向下流通。这不仅延缓了新品进入成长期的时间,还会造成大量的渠道退货,打击下级经销商信心,甚至导致新产品夭折。

应对之策:对症下药

新品一上市,首先就要明确它的定位和目标顾客群,了解顾客平时都在哪些渠道购买此类产品,然后锁定渠道进行有针对性地铺货和宣传。

错误2:与强势品牌正面冲突

不少企业推出新品是基于竞争策略的考虑,于是新品在定位、规格、质量、价位等方面与竞品比较接近。可许多竞品已经是当地的强势品牌,消费习惯和产品拉力已经形成。此时直接针对竞品强势区域铺货的新品,必定会遭其强力封杀,举步维艰。

应对之策:转移视线

“敌弱我强、敌退我进”,在竞品的薄弱区域和渠道,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重点二批商,加大铺货力度,将其变为自己的强势区域和渠道。同时在目标顾客集中的地方开展现场售卖和宣传活动,优先提供优质服务等。进攻成熟品牌的强势渠道,企业要集中资源实施单点突破,加强目标顾客群集中售点的争夺力度,分割包围,利用竞品的劣势,如渠道利润低、服务跟不上等,逐步渗透瓦解。企业和经销商一定要集中比竞品多数倍的资源,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错误3:用老思路铺新品

许多经销商在新品铺市时都喜欢图省事,新品一到,马上利用自己现有的渠道和客情关系把货随老品直接铺到几个大的二批商手中。更糟糕的是,他们采用的是赊销的方式。大的二批商生意一般比较好,每天忙于卖货,成熟的老产品不用费力就可以销售,而新品销售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再加上新品在推广初期销量普遍不高,因此尽管新品利润稍高,但二批商的推广积极性并不高。如果经销商听之任之随意推广的话,一段时间后,当企业给经销商打电话征询新品销售情况时,经销商就会以“产品不好卖、顾客不买账”等为由,给新品判了死刑。

应对之策:强化终端

新品铺市要遵循金字塔原则:把铺市重点放在塔腰和塔底,越接近塔底,越要加大铺市力度和广度,而且尽量做到现款铺市。比如,应避免对大的二批商铺货,把铺货重点放在小的二批商和终端上。小的二批商一般生意较差,空闲时间多,新品相对较高的差价对他们有一定的诱惑力。下沉的渠道铺货虽然会使企业和经销商前期付

出较高的成本,但市场如果做得比较扎实,一旦终端和小的二批商重复要货,就会拉动大的二批商主动进货。

错误4:对二批“遍地开花”

有的经销商网络相当发达和完善,希望新品上市一炮走红,总想一网打尽所有二批,加上厂家盲目追求新品铺货率,于是几天之内,市场上到处都能看到新品。其实这样做风险比较大,二批都想在新品上市前期价格不透明时多赚一些差价,一旦看到新品到处都是,推广的积极性就丧失了。如果有二批提前砸价,其他二批就会因为新品价格过早透明而放弃新品。于是新品还没站稳脚跟,就退出市场了。

应对之策:精选二批

新品上市,经销商要利用自己平常积累的经验去判断一下:哪些二批愿意接触新品,哪些二批比较顽固,非等指名购买才进货。有选择地在一些乡镇和批发市场找到喜欢推广新品的二批,让他们积极去推广,形成拉力之后,再进一步扩大二批的数量。

错误5:极度缺失市场推广能力

很多企业一推出新品,就开始给销售系统分任务:每个部门要卖多少箱,部门内再层层分解到每个业务代表和经销商。于是业务代表到了市场就把产品吹得像一朵花,而经销商则莫名其妙地把货拉回家。

新品的推广不同于老品,它要求经销商拿出合理的推广方案并贯彻执行,比如如何培训业务员、哪些车辆人员用来重点推广新品、要对哪些渠道铺货、怎么设定价格、如何设定促销方案、如何进行考核等。但是很多经销商往往做不到如此系统有效的规划,市场运作的随意性非常大:价格胡乱定,促销看人给,方案执行到一定程度觉得不划算就放弃。更有甚者,把新品上市时的厂家支持挪做他用,凡此种种都会使新品推广变得很被动。

应对之策:执行到位

把新品的特点、定位、目标顾客群等相关信息给二批商讲解清楚,帮其确定区域内的目标顾客群和渠道,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新品推广方案。可能的话,把二批商业务人员集中培训一下,在实际工作中督促二批商及其业务人员把方案执行下去。对于擅自挪用新品推广费用的二批商要给予严厉警告和必要的处罚。而事前防范的最好办法是厂家业务代表在与经销商商量好方案后,整理成文字打印出来,然后亲手或监督经销商发放到二批和或终端手中。

错误6:无效的业务员激励方案

许多经销商在制定业务员薪资时,要么是死工资,要么在制定销售提成时,没有新老产品之别,没有高低利润产品之分。于是,业务人员就会销售那些畅销的老产品。对于新品,高兴了就推广一下,有的甚至建议经销商不要经销新品。

应对之策:区隔利润

新品上市,企业一般都会给经销商留出比老产品大得多的利润空间,可以用利润中的一部分去刺激业务人员努力推广。厂家也可直接给经销商的业务人员提供一定的激励,比如销量提成、新品推广专项奖、提拔为厂家业务人员的机会等。业务人员的新品销售提成比例可以按照新老产品之间的利润差额,以及经销商能够获得的行业产品平均利润来确定,一般按差额的10%~50%比较合适,行业差额幅度明显。

上一篇:陕西市场:两极分化潜力无穷 下一篇:找对修复肌肤皱纹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