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5 07:03:59

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年当中,所取得的成果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具体研究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后,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主要是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这三个阶段。由此,想要从真正意义上对中学体育课堂的效益进行提高,就必须做到以研究促备课,以实效保质量,以反思促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体育;问题反思;对策教学

1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们的教案编写的太过于简单,每次将教案拿到手后才发现教案已经到了不能再简单的程度。让人产生的第一想法就是根本没有办法参照这样的教案来进行课堂的教学,没有办法理解教案编写人的原始意思。不由的对这些老师产生怀疑,究竟他们在课前进行了怎样的准备。另外可以从教学的目标上发现许多教师的制定是很盲目的,什么样的一个教学目标才是恰当以及合适的。还有,许多教师的教学依据的是新课程的标准,围绕五个领域去制定学习。然而问题的出现就在于此,五个教学目标是没有办法在一堂课中达到的,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定立可以说就是没有从实际课堂的教学出发。教学状态的理想化只能说可以无限的接近,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老师在进行预设和生成方面存在的差距是很大的。他们所预设的某些点不符合实际且过于理想化,实际教学当中很多问题是无法预料的,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教学情况之后,那么最后导致的问题就是教学流程的实施不顺利。

1.2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确实是被激发出来了,但是同时伴随出现的就是过分放大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营造了比较好的氛围但是教师却将教学的引导作用遗忘了。也就导致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完成最终的教学任务,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使得学生的自主性过于强大。教师的示范目的就是将技术动作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在对体育课进行传统的评估当中,它作为一项打分标准被高度关注。再者,对于队列以及队形的练习在我们的传统印象当中它是作为精华存在于体育的教学中,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前几乎都会将其列为准备动作进行练习。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后,这样的练习被以小游戏进行比赛形式所取代。大家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选择怎样的内容进行教学、如何对课堂的效果进行组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一节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上。对于体育课堂的传统教学,我们将更多的注重点放在了结果的评价上,对于学生间的差异并没有给予考虑。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所关注的点正好与传统的教学相反。

1.3课堂教学之后

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以为,主要把课上好了就代表完成了任务,至于这堂课上完后所带来的影响是好还是坏都不予考虑。但是值得重视的就是如果老师在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后,不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以及总结,可以说这堂课相当于没有上,甚至有的时候上还不如不上,这是因为它完全没有通过大脑进行教学上的思考。当然有的老师也有过反思,但是这种反思却可能停留在表面以及当时。这样的一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而且老师也是深有体会的。对于这样的反思从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反馈而已。

2对策分析

2.1以研究促备课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情况下,教师在教案的编写上能否进行革新,从教学的行为角度上可以说是教师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方式。教案代表的是教师对一堂课进行教学的一个设计思路以及组织方法,同时也是值得肯定的教学行为。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下可以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将课堂所学在课后进行充分的应用。鉴于此,学生学习情况表现的动态变化才是关注的重点。比方说,在学练上,如果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那么就可以进行练习时间的适当增加;反之,对于学生不怎么感兴趣的环节上,在时间上就要做到及时的调整。

2.2以实效促质量

教师必须把怎样能够吸引学生在学练上达到自动的参与进来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考虑到,与此同时还要能够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组织课的工作是复杂而细致的。能否做到组织的合理,对于课的效果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性在教学组织中必须严格保证,才能使得每节课的成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应有的体现。走进利用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课堂后,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加强组织作用以及能够将教学行为进行升华。应常在课堂中加入有趣新奇的方式,并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与做的机会,对于学生表现在学习上的主体意识进行关注,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意见尽可能的表达出来从而运用在实践中来检验其合理性。评价时注重差异,从横向上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比较,在比较中获得快乐的存在。而安全性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简单的说,必须结合教学场地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将方法充分介绍,这样才能对练习时的各个环节进行尽可能的安全保证,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3以反思促交流

怎样对现有的课后交流现状进行改变,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自身与同伴在互助上进行结合。在课后,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十分必要。互助方面,可以利用评课的方式,实现教学方法的交流,从而使得教学的质量更有保证。具体到评课上,我们可以从以下要点出发: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的,力图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上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要予以尊重,才能保证以学生主体性,进行主动的学习以及创造性的发展;以学生体育能力的实践性为核心进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要着眼于终身。

实施新体育课程的过程是具有探索性的尝试,这当中不同的问题的出现是难免的,作为体育教育的第一线,教师应做到对待问题的角度正确并积极且及时的应对进而对其进行解决。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有差距存在于对新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解上,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把握而导致了在教学内容以及方式的设计上没有与之进行很好的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赖天德.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注意防止虚无倾向[J].中国学校育.2009(2)

[2]沈斌.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异化”现象及对策[J].教育与教师.2008(4)

[3]万建丽.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之探讨[J].考试周刊.2012(03)

作者简介:

姜树强,(1972.3~),男,山东牟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烟台二中,高中体育

上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N门课程”的设置...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