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4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5 06:13:21

酷似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4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时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国内报道的心电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样图形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升高的24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结论:动态分析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冠脉造影对两者鉴别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酶 心肌梗死

资料与方法

1998~2005年住院患者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5~75岁,20岁以下3例,21~30岁5例,31~40岁10例,41~50岁2例,50岁以上4例,21~50岁占73.3%。均排除了其他特异性原因的心肌炎。

临床表现:本组主要的临床症状,胸闷22例,胸痛18例,心悸气促15例,黑及晕厥10例,阿斯综合征7例,恶心呕吐上腹痛9例。心脏骤停5例。主要体征:发热17例,低血压和(或)休克12例,颈静脉怒张10例。心音低钝23例,肝大9例。

心电图表现:表现为异常Q波19例,和(或)单向曲线S-T段抬高22例,ST段抬高的振幅最高达1.0mv。易出现部分依次为前壁、下壁、前间壁或下壁合并后壁及右室。主要发生的心律失常为频发室性早搏15例,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8例。阵发性或非阵发性室速10例。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2例,室颤、心跳骤停6例。

实验室检查:24例白细胞和血清心肌酶检查均增高,其中白细胞数≥20×109/L者14例。血磷酸肌酶(CK)增高5倍以上者16例,最高达12倍。在12例观察中 CK持续增高的时间达5~7天以上。乳酸脱氢酶最高达正常的13倍。肌钙蛋白异常24例,最高达正常的12倍。

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有14例患者心脏向两侧扩大,10例有少量心包积液。9例中1年后复查有4例心脏仍明显扩大,发展为心肌炎后心肌病。

结 果

除抗病毒、营养心肌和对症、支持治疗外,均短期应用了大剂量的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20~30mg/日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2~3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治疗中强调使用ACEI类药物。部分病例给予黄芪、参麦等中药治疗。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恶性心律失常。Ⅱ度Ⅱ型及Ⅲ房室传导阻滞12例及时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恢复窦性心律后撤除。本组死亡12例,好转5例,痊愈7例。其中8例死于严重休克和泵衰竭,2例死于室速、室颤致心跳骤停。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休克,泵衰竭的8例中,除3例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余5例全部死亡。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为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和各种病毒,心电图表现为易消失的病理Q波和多变的ST段抬高[1],呈现类似心肌梗死样的心电图改变,在短时间内使心肌酶升高,并可导致泵衰竭。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少见,极易误诊而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应全面详细动态分析患者病情,应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情况,如有疑问,应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其结果正常,则临床确诊为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宜及时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免疫损伤和稳定心肌溶酶体膜,减轻心肌炎性水肿和坏死,可以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同时有效防治各种严重并发症也是救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临床上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富丽,周宇延,穆海玉.急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51(9):1341.

上一篇:口服心律平对过早博动疗效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