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运动在雕塑艺术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4:56:35

表情运动在雕塑艺术的应用

摘要:表情运动是人类运动行为的一种,表情运动是一种运动状态与某些精神情感的结合,它集运动性与情感性与一身,表情运动以支配身体运动为形式,将内在的精神情感在外在的身体上展现出来,表情运动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家将人类的某些表情运动集中整理和加工,以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出来,雕塑艺术也是如此。

关键词:表情运动;雕塑艺术;情感表现

表情运动是人类基本的运动行为,表情运动虽然表现形式简单,但却能够传达复杂的情感。内心的情感可以掩饰,但表情运动会在不经意间暴露你内心世界的状态,这种本能的运动反应是很难克制的。研究表情运动的表现形式和表情运动的价值,将它体现在雕塑艺术当中,这会对雕塑艺术产生重要影响。

一、表情运动的含义

世间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当中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人类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也处于永恒的变化当中。表情运动是自发的,当受到某种环境或者某种情绪影响时,表情运动会不自觉地自发地产生,表情运动是人类对于一些特定的环境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

二、表情运动的特点

1.表情运动是自发的,具有条件性表情运动作为人类普遍运动行为中的一种,它的形成是自发的,但它同时又受制于外在环境。首先,外在环境在人眼中成像,之后将所成景象于大脑中重新加工改造,这时的外在景象与客观存在的外在景象已经不同了,人脑对其进行了整合和加工,这时,人们眼中的外在景象就会具有一定的情感性,这种情感又通过表情运动体现出来,比如,当一个人看到秋天飘零的树叶,他将此情此景在脑中进行加工,这时他可能想到自己在异乡漂泊的故事,这时,飘零的秋叶对他来说就不再只是单纯的树叶了,而被赋予了一种悲伤的情感,于此同时,他可能会产生皱眉等表情,这就是表情运动的产生。进行雕塑艺术创作时,如果充分的刻画出这种表情运动,那对于艺术品来说绝对是一种成功。2.表情运动具有时间性表情运动是一种运动行为,在一定的环境或情绪影响下,表情运动会自发地产生,这就表明,表情运动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表情运动绝不是一种持续不变的状态,它甚至可能是一瞬间的运动状态,表情运动始终是运动变化的,因为外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表情运动又是与外在环境紧密相连的,所以,一定要把握表情运动的时间性,把表情运动融入到雕塑艺术中,要求雕塑者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还要有敏感的感知能力,这对雕塑者来说可以算是不小的挑战。

三、表情运动在雕塑艺术中的应用

1.将面部表情应用于雕塑艺术之中面部表情是表情运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面部表情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类的内心情感,将面部表情应用于雕塑艺术之中,能够使雕塑家更好地向大家传达他的艺术思想及情感,面部表情常常被应用于人像雕塑中,加入面部表情的人像雕塑,会变得更加生动传神,使无情的雕塑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般,这种雕塑方式也在雕塑艺术界普遍应用。面部表情的成功塑造,使观众对雕塑作品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沉思者》,它是群雕《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罗丹大师对雕像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雕像人物的目光下垂,眉骨突出,双目下凹,表情十分的痛苦,罗丹通过对雕像人物面部表情的塑造,传达了自己对人间罪恶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的怜悯,观众在欣赏雕像作品时,通过雕像痛苦的面部表情,和作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2.将肢体动作应用于雕塑艺术之中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共同组成了表情运动,肢体运动不同于面部表情,它的展示的范围更加广,同时,肢体动作在雕刻艺术中是对运动中姿态的一种瞬间的定格。通过对肢体运动的展现,来传递情感,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不同,肢体动作的幅度更大,表现出来的情感更加的强烈也更加直观。比如雕像作品《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这部作品的作者不详,作品珍藏于法国卢浮宫内,这件作品历史太久远,头部已经残缺,但是即使没有面部表情的描绘,我们还是能从雕塑中感受到一种胜利的振奋,雕像人物翅膀高高的展开,像在迎接胜利的曙光,人物右脚前倾,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势压迫感,通过这种肢体动作的雕刻,使观众深深的感受到了胜利的气势。

四、表情运动对雕塑艺术的影响

1.表情运动有利于雕塑运动感的实现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必然离不开运动感的塑造,失去运动感的雕塑就失去了艺术性,失去了艺术魅力,情感的表达就是运动感的一个重要体现,表情运动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递雕塑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使雕塑作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艺术摆设,而变成了具有生命性的艺术作品。2.表情运动有利于雕塑艺术情感的表达表情运动作为一种直接的运动行为,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的情感,将表情运动应用于雕塑艺术中,有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也有利于观众对于雕塑作品的理解。表情运动传递着人类的情感,我们应该明确表情运动的作用,使其促进雕塑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艳玲.雕塑艺术空间的重新认知[J].西北美术,2015,(4):87-89.

[2]张振华.情感是当代肖像雕塑创作的灵魂[J].美术教育研究,2015,(3):48-48.

作者:白丽娜

上一篇:冰雪雕塑艺术课程实践基础教学探索 下一篇:抽象造型语言在雕塑艺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