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体化生鲜物流解决方案

时间:2022-09-25 03:02:46

提供一体化生鲜物流解决方案

成立于2001年的北京时代商联商业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流通领域经营管理咨询的专业机构。公司致力于中国流通业管理技术的提升,目前已形成商业设计、运营管理咨询、物流规划、物流管理委托服务四大核心业务内容,并已为20多家零售、医药、食品企业提供了物流规划咨询服务。

记者:请简要介绍生鲜物流在国内的发展过程。

李涛:生鲜物流的发展,得从零售连锁行业的发展来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连锁超市从不经营生鲜商品开始转向经营生鲜,那时超市的生鲜基本上都以联营为主,即生鲜生产企业进店设点销售,超市根据销售额收取返点。在联营模式下,超市对于生鲜商品的采购和销售等情况并不熟悉。

最近三五年来,零售连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零售连锁企业开始将生鲜商品从联营转向自营。企业采取自营模式的话,就必须自己从基地采购、自营加工和配送,来支持门店做生鲜经营。所以,最近三五年,生鲜配送中心的需求明显在放大。

另外,商务部近两年一直在推行的农超对接项目,也刺激了生鲜配送中心的需求增长。

可以说,生鲜配送中心是零售连锁超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它不但要承担部分存储配送功能,还要承担流通加工功能,同时对冷链的要求也很高。

目前,很多年销售额在几十亿到上百亿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都在筹建生鲜配送中心,比如深圳人人乐、武汉中百、福建永辉等。此外由于商务部着力推广农超对接,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比如河北廊坊,有不少年销售额只有几亿元的区域性中小零售连锁企业也在筹建或者向商务部申请生鲜配送项目。

记者:贵公司在生鲜物流领域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李涛:我们实施的第一个生鲜配送中心项目是北京顺鑫绿色物流中心。当时这个项目计划是为首联超市配套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们承担了奥运会的蔬果配送任务。

此项目从2003年开始建设,2005年竣工,建设有常温自动化商品配送中心和生鲜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生鲜中心具有加工净菜、方便菜、水果及配菜猪肉的能力,并能提供冷链仓储配送等服务。

这基本上可以算是国内第一个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低温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是由我们联合日本、台湾、国内专家并结合国外成功经验,总体设计并承担工程总体实施的。从此项目后,我们开始了解并研究生鲜物流技术。

公司实施的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山东威海家家悦配送中心。此项目筹建于2006年,次年完工。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常温及生鲜加工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及部分设备系统集成。

家家悦生鲜物流中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功能包括各类农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分级、分拣、加工、保鲜储存、物流配送,具体来讲,主要有净菜和面食加工,各种肉禽产品的分割、包装,果蔬、水产品的加工、分级和包装。可以说,它算得上是目前国内零售连锁行业中第’个现代化的生鲜配送中心。项目建成后影响很大,很多企业组织去参观学习。

除此之外,公司的客户还有北京超市发、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北京顺义石门批发市场、全聚德、海霸王、杭州知味观食品、北京大红门肉类食品、郑州思念食品等企业。

记者:和常温配送中心相比,生鲜配送中心具有哪些特殊性?

李涛:和常温配送中心相比,生鲜配送中心主要有以下三项不同。

一是功能更复杂。常温配送中心的功能主要是入库、存储和配送。生鲜配送中心除了具有常温配送中心的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加工功能。货物在入库后,生鲜配送中心要先进行简单的或深层次的加工,再包装,然后才是分拣配送。功能不同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

二是生鲜配送中心有温度的要求。生鲜配送中心对冷链要求高,通常有3~5个温度带。因为在低温环境中,生鲜产品才能保证品质和鲜度,或者适当延长保质期。

三是信息化要求更高。生鲜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不但要管理物流流程,还要管理加工流程和冷链控制,甚至要管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

记者:据你了解,目前国内生鲜配送中心的建设及运营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品开发力度还不够。如何开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还需要深入加以研究,尤其是在食品质量安全和产品特色上。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因为生鲜配送中心如果仅仅只做简单的初级配送,那么其投资回报率就太低了。必须依靠开发适合消费者需求的高价值产品,生鲜配送中心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是信息系统不契台。生鲜物流软件应该是一个生产管理软件加上物流管理软件,再根据不同的经营模式配以管理软件,比如分销软件。可以说,目前国内在生鲜物流方面还没有一家比较专业的能提供整体信息系统的供应商。不得已,有的企业只有自己独立开发适合自己的系统,即使选择外购软件的企业,其信息系统也是根据规划集成商写出的流程开发的。

三是节能技术应用不够。生鲜配送中心不但一次性投资大,运营成本也很高,尤其是大型的生鲜配送中心,仅仅是冷链系统的日常运转成本就非常可观。因此节能技术的应用非常有必要,能产生现实的利益。在生鲜物流中,能应用到的节能技术有蓄冷技术、回收技术、自然冷源技术、太阳能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移植到国内。

目前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许多企业很在乎一次性投资,而不关心节能等长期效应的投资,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还不太理解和接受节能技术。但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节能技术或早或迟会被企业接受。

四是包装技术有待提升。怎么进行适合终端(门店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包装产品,怎么将产品更好地展示给消费者,都是需要生鲜配送中心尽快解决的问题:目前零售连锁企业自身在包装上的能力还不足。虽然社会上有很多包装技术的供应商,但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怎么对接尚待研究。

此外,对包装水平影响极大的因素还有上游农产品没有实现标准化,比如蔬果从采摘后没有预冷,也没有进行分级拣选和初级清洗,致使这些工作不得不在生鲜配送中心进行,从而影响了生鲜配送中心的验货收货和加工包装。

记者:贵公司在生鲜物流领域能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

李涛:在生鲜物流领域,大体上看,我们提供的服务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和营运指导。

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可以提供企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计划、物流需求分析、项目选址评估、项目定位、物流工艺流程设计、物流系统设备选型、冷链系统设备选型、物流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系统需求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与指导、招标评标顾问服务、系统验收顾问服务等等;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项目建设时我们可以提供物流设备和信息系统的集成服务。项目建成后,我们还可以提供管理营运服务,比如物流中心管理构架搭建、运营流程编制与执行、人员培训与管理、运营预算编制与执行、库存控制与管理、品类分析与供应链优化、配送与承运商管理、物流关键运营指标(KPI)体系的建立与绩效考核、物流中心资产与安全管理等。

记者:您如何看待国内生鲜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李涛:事实上,生鲜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政府将食品安全提到新的高度,2009年商务部才正式提出建设生鲜物流以保证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从提出建设生鲜物流到完成整个社会的生鲜物流系统,耗时20多年。类推可知,我国的生鲜物流建设还有很长的过程,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主要是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在建设生鲜配送中心。个人认为,这些项目取得成功后,将在业界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未来几年生鲜物流在零售连锁行业将快速推广。

同时,在零售终端的强势带动下,生鲜物流能够向上游延伸,比如分销商、批发商、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产地等,从而使得我们的社会能够形成统一完整的生鲜冷链,但这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

上一篇:建设高效适合的生鲜配送中心 下一篇:提供功能完整的生鲜配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