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在职业教育中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9-25 02:42:45

维修电工在职业教育中研究与应用

【摘 要】职业院校中维修电工的教学是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其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传统教学模式口述的方法,学生很难直观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技能训练在部分学校中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教学管理形式已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技能训练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维修电工;职业教育;研究应用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现在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特色。维修电工作为社会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此专业,在维修电工的教学中,技能训练尤为重要。

1.充分认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技能就是经过练习、实验、实践活动而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从性质上它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从程度上分可以分为复杂和简单。而复杂技能是在简单技能的基础上逐步累积形成的,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相辅相成。

1.1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训练

不管是哪种技能都必须通过训练才能达到。技能训练为生产服务的特定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着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生产者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这些智力技能是为了实际的操作的动作技能做准备的,但是从“嘴”到“手”有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的关键是实际训练,从不会操作到会操作,从会操作到熟练操作,再到技能的形成,最后达到技能技巧。

1.2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

由于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对我们的劳动者要求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更新科学文化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要求我们的劳动者可以运用新技术创造更多更好产品。因此,劳动者需要不断的进行技能训练。

2.维修电工中的一体化教学

技能训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展开教学,可以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图片、实物示教板或多媒体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环境。同时,针对相关知识点,设计很多贴近生活的互动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通过举证电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维修电工实训课室和实训基地,使学生尽量接触实际动手操作和演示操作现场,创造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使用仿真技术提高技能训练效果

把原来需要长时间高投入比较难达到的内容在仿真模拟器上展示,不仅突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突出学习的自我参与,系统地、逼真地再现了维修电工技能训练项目。既适用于专业实训课教师授课使用,也适用于所有与电工设备有关的专业的学生作技能训练使用。仿真技术可逼真地模拟工厂的正常生产和各种事故过程的现象和操作。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法相比,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学习费用,缩短学习时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手段。使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工厂化”的操作。

2.2实行直观教学的方法,变抽象为具体

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使学生会产生多种的联想。维修电工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要求必须严谨。错误的联想会使得在操作中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在维修电工的教学中应贯彻直观性原则。首先应充分的应用实物教学,把实物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实物。利用一些废旧设备、电器让学生进行拆卸、安装,接触其内部结构,并介绍其功能,讲解其工作原理。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把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电机和变压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等内容,通过屏幕展示,只需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系统地、科学地把原来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内容展示完毕,并收到更好的效果。

2.3重视操作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理实一体化课的实践课,老师演示学生观看,之后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但是还是有几个学生不能理解,有可能造成学生误做和不想学。那么,教师可以首先重点培养几个反应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先学会,然后让他们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保证全班学生在操作时都有老师跟踪、指导,从而形成学生互学、互动互议,而由老师总结、点评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和解释。最后教师有必要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评讲和讲授课题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式讲解,让学生必须掌握的问题或提出的疑问得以解答,帮助他们系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时,先组装个电路板作为模板,让学生先直观的看到电路,然后发给他们元件,并在教师指导下通电试验。当学生看到电动机正反转的方向与接触器动作情况后,其电路工作原理便一目了然。这样,既有利于技能训练操作与理论的相互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同时,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在维修电工教学法中尝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理论教学、学生的实验、项目的实施都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即电路仿真软件,在计算机屏幕上轻松地组成各种电路并进行试验。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家里都有电脑,教师提供软件让每个学生安装在家里电脑上,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兴趣的家庭电路实验室,老师布置的项目学生可以在家里研究学习,把学生推向自学的主体地位,既动脑又动手,有利于开发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设计的方案都可以在仿真软件上试验,并了解各种电路怎么来进行试验和验证。

可以说,计算机仿真实验为师生提供一个虚拟实验室,有一个可以发挥创造力的实验工作平台,使教师体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增添随心应手的教学手段,把电路演示得更加生动形象,赋予动感,分析电路也更加清楚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克服了器材,仪器,仪表不足的限制。

职业教育任重道远,维修电工又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专业之一。在维修电工的职业教育中除了教给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外更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引起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只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潜能,才能创造出一流产品。

【参考文献】

[1]潘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彭上越.浅谈如何提高《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效果.科技信息,2011,(35).

[3]金文.仿真实训系统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6.21(总第310期).

[4]靳晶.如何搞好传感器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7).

上一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启发式教学 下一篇:司法警察职业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