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在颌骨修复与修整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2:39:30

羟基磷灰石在颌骨修复与修整中的应用

羟基磷灰石化学成分与脊髓动物骨质所含的矿物极其相似,其物理性状与骨质十分接近。自1976年用于牙槽脊加高术以来,已被广泛应用。我们自1989年以来应用羟基磷灰石进行颌面颌骨的修复与修整10余例,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颌骨缺损:颌骨外伤后部分牙槽骨缺失或颌骨病灶切除术后的颌面畸形。①骨折后的前臂塌陷。②畸形的修正手术。

我们应用的羟基磷灰石是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与四川大学物理系研制的羟基磷灰石颗粒状致密人工骨。该材料易充填又有一定的抗张性,还能与周围骨膜黏膜密切结合,操作简单可靠。

例1:左上-4颌骨根端囊肿并感染,X线片显示病灶2.5×3.0大小,见死骨形成,常规手术,将全部病灶清除并刮治后,盐水冲洗骨腔。将羟基磷灰石微粒直接倒入骨腔,用盐水将多余的材料冲洗掉,术后7年,颌面形态,功能均正常。

例2:因汽车肇事而致上颌Le-Fort三型骨折,右上和前壁塌陷,颧骨体后移,颧骨弓骨折。早期行颌骨全弓口外切开复位,石膏颅颌悬吊5周。病人的颌骨下降得以纠正,但右上颌面部塌陷严重。于上后2个月作上颌前庭沟切口。骨膜下分离见上颌前壁不规则骨折凹陷,小骨折片脱落,眶外下部塌陷。将羟基磷灰石在骨膜下或骨面的黏膜下组织填充达骨折创缘,使局部塌陷隆起与对侧对称为止,严密缝合切口。术后8个月面部形态基本对称。

例3:颌面爆炸伤,上颌-1牙及牙槽骨整块缺失,将骨创清创,牙槽黏膜复位修整,并在两侧2~3牙远中顺牙根长轴方向做黏膜切口,松解黏膜组织。将羟基磷灰石填入缺损的1牙缺损处,严密缝合黏膜组织。使其牙槽与对侧基本对称。术后4个月修复义齿。术后6年功能与颌面形态正常。

例4:上颌骨骨折及颅底骨折,6~3早接触,右面中部凹陷。行右上颌6~3根尖下整段横行截骨下移,矫治开颌。在3近中6远中纵行切口2cm,骨膜下分离后横行截骨,松动的齿槽骨摆放正常位置后,在横行的骨创间隙内充填羟基磷灰石,两纵切口以微型钢板固定,严密缝合黏膜组织,术后骨创愈合好,咬颌正常。

例5:外伤后,左上颌2~5整段牙槽骨上移,局部突起。不仅面部畸形还失去了咬颌功能。2~5与下颌无接触。与例4同样截骨后,将松动的骨段下移,致与下颌牙达到正常咬颌接触,进行颌间结扎固定,横行的截骨断隙用羟基磷灰石充填。

结 果

例1类颌骨缺损均是在术后立即充填的,预防了因骨腔形成颌面畸形,方法简单效果佳。23例全部有效地达到了修复。

例2类骨折后畸形病人都是局限于上颌骨前壁及颧部的塌陷,材料充填时要有一定冲压力量,术后要避免患区受压,次类病例4例,有1例术后材料外漏,因切口缝合时张力过大,材料过多而致。经二次缝合后愈合。4例病人全部在术后观察1~2年,效果满意。

例3类外伤病人仅1例,效果满意。

例4和例5类颌骨正畸病人共4例,效果满意。此类病人因所用材料是颗粒状,不能承受颌骨的压力,必须要采取颌骨的牵引或外固定,以保证矫正的效果[1~2]。

讨 论

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根据致伤原因,又可分为火器性损伤和非火器性损伤两大类。

诊断颌骨骨折首先应了解其伤因、直接受伤的部位和受伤的经过,然后再作检查局部和全身体征,参考上述临床特点,判明有无骨折、骨折的部位和类型。条件允许时,可进一步作X线检查和CT检查,详细了解骨折线的部位、数目、方向及移位等情况。应当强调的是检查应详尽,不要遗漏对颌面部的多发伤和全身的多处伤的诊断,为制定完整的治疗计划提供充分的依据。

颌骨骨折后,主要是复位与固定。颌骨骨折复位的重要标志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即牙齿的广泛接触关系。否则将影响骨折愈合后咀嚼功能的恢复。

颌骨病灶清除后形成的骨腔往往因局部的缺损而致面部畸形且骨腔往往在术后流血,分泌物渗出。羟基磷灰石的充填不仅保持了颌面外形,还使渗出减少,避免了术后的复发。上颌骨骨折严重者易并发颅脑损伤,往往不能做早期切开复位。即使手术也因上颌骨前壁骨折通及上颌窦但不影响功能而未能局部修正。一旦畸形形成复位是非常困难的,且易增加上颌窦的感染及骨片的丢失。故我们采用在碎裂的骨折创缘上与骨膜软组织之间充填羟基磷灰石使之局部膨胀恢复正常的颌面外形。羟基磷灰石是无毒不吸收的惰性材料,软硬组织相容性好,不引起免疫排异反应,能使成纤维与之紧密附着,促成优良的牙龈附着。据此术中材料需与骨膜黏膜紧密贴附,为防止术后下坠可用四头带包扎固定,切口缝合要严密。上颌有畸形的手术整畸运用羟基磷灰石充填骨间隙,可加速骨创的生长愈合,防止创口感染,比自体骨移植操作简单,创口小,但术后固定要可靠。

羟基磷灰石耐受高温高压消毒操作简单,现在大多用生理盐水调拌充填,而我们基本用干燥的羟基磷灰石直接倒入的方法。虽然此法有溢出或溅出腔外的可能,但能使材料完全与骨壁黏膜骨膜充分接触达到牢固结合的目的[3]。手术均是在口内切口,先缝合切口再用盐水将超充材料洗掉,注意防止感染,术后常规抗生素用药3~5天。

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不致炎不致敏,不用朔型[4],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植骨材料。

参考文献

1 李声伟.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植入整复上颌齿槽裂.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7,5(3):145.

2 刘磊,郑晓辉.等羟基磷灰石-煅石膏复合材料植入增高牙槽嵴的临床应用.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14(3):240-241.

3 黄洪章,Panl mercier.羟基磷灰石增高下颌牙槽嵴及延展术.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34.

4 余红梅,林朝生.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2):154-155.

上一篇:染色在仿真四环素牙中的应用 下一篇:保留肛垫分段结扎注射术治疗环状痔1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