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课堂问题 让学生自主发展

时间:2022-09-25 02:01:09

科学设计课堂问题 让学生自主发展

课堂学习需要思考,思考源于问题,为此课堂必须拥有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自身工作实践去听评一些同事的课,我对教师的课堂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问题的设计科学性、艺术性没有得到施教者的高度重视,不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逐步改变问话内容及形式,这样就出现了问答式、教师主宰式课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逐步实现自主发展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当关注教学中的“六少和六多”,提升我们的课堂实效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少一些没有意义的问话,多一些激励的语言让学生自律

在听课时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话,如:“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吗?看哪个同学没坐好?谁没认真听啊?”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律,如:“同学们今天真精神!同学们做得真好!你的回答很精彩!同学们都在认真倾听,老师非常高兴!”这样的语言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感觉被认可,肯定,让学生产生了自信,从而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

二、少一些选择问话,多一些思考性的语言回答

选择性问题在课堂中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经常有年轻的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问其他学生:“她说得对不对?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是A说得对还是B说得对?”能不能、是不是、好不好、漂不漂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变窄,并且使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想见地,为此可以用“他表达了他的想法,现在请其他同学说一说你们的看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少一些不适度的问题,多一些翘翘脚有收获的问题

翘脚摘桃子的问题最科学,最适度。全班学生都能够举手回答的问题说明问题提浅了;没有或只有几个学生能够举手回答的问题说明问题挖掘深了;大部分学生举手或者举过手又放下,问题难易最为适当,教师要尽量多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既能找到自信,又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四、少一些无法具体回答的问题,多一些技巧性或模式化的表达活动

无法具体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只知道一些,了解不全面或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题。如,美术课堂中拿出两幅作品让学生评价哪幅好?让其他学生评价另一个学生的表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谈谈对整节课的感受?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内涵?数学课堂中总结相应的数学概念、音乐课堂中评价一首歌曲的音乐表达力等。但这些问题往往还是教学中的必备环节,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必须多教给学生从必要的专业语言、看待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框架、回答问题的程序等方面进行表达。

五、少一些小问、反问、追问的教学,多一些大问题,让学生全面思考,具体回答

小问、反问、追问就是碎问,不利于思考的全面性和回答的具体化,不给学生或全体学生留下更深刻的思考时间。这种问答式教学在课堂上出现频率最多,说明我们在备课时缺少重视和深入思考,有时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如:“××情感表现在哪一段?体现在哪些词语上?你是怎样理解的?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怎样计算的?计算时要设定什么?你能说一说计算法则吗?”还有就是“为什么”?“为什么”的回答要训练学生自然回答。要想让学生全面思考就必须设计一些大问题或大的探索点(切入点),这样你就是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思考,而且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有不同的收获。具体化的表达,就是要训练学生说结论,说出处,说理解过程。长期训练后,学生就会成为一个勤思考、会说话的人,成为一个有见地、有理论的人。

六、少一些问答课堂,多一些学术研讨课堂

我们要努力改变问答式教学,改变问答就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就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解放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就能使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力、合作力、表达力、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压缩问题,就要求我们施教者精心研究每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从而找出突破口,确立主题,之后再彻底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后,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进行思维碰撞,问题探讨,最后班级内师生共同交流研讨,变问答式教学为主题座谈式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的追求。低年级打基础,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形式表现就越突出。我校的教学改革“预习、展示、解疑、拓展”教学模式探究,也完全符合这样的教学。

上述观点见解纯属自我认识,谈得比较粗浅,理论涉及也比较少,只是希望通过我的一些看法来努力改变现代农村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主动与被动、主角与配角、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主起来,活跃起来,让素质教育在我校课堂上得到进一步推进。

上一篇:绳舞飞扬 乐在其中 下一篇:幼儿园绘画活动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