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改革创新

时间:2022-09-25 01:34:43

试论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改革创新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管理领域,有效的弥补了政府能力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并从体制改革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即管理观念的更新、财务制度的改革、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整体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公共事业 管理 体制改革 创新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改革进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整体目标和改革模式,正如学者成思危教授所言,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 的做法,但连“河”的对岸在哪都还不大清楚的情况下,其困难就更大。 因此,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选择合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将是新一轮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关键。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作为一种自治体制,它的产生和出现是具有一定的背景条件的,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需求不断增长。将社会的公共需求完全交由政府提供的传统民政体制,客观地必然导致政府机构的不断膨胀。而政府行为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反应速度慢,服务质量和公平性缺乏保证,成本高且效率低,即一方面难以提供人们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过重的政府财政又使社会不堪重负。再加上公务人员追逐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主观需求,更使得政府机构的膨胀成为难以克服的顽疾而在传统社会治理思路指导下的行政改革,总也逃脱不掉政府机构“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要想有效的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和政府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必须跳出公共需求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传统民政体制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组织方式。在这种社会需求背景下,一种崭新的社会自治管理体制,即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应运而生。这些公共事业组织的出现,弥补了政府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分担了原来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管理职能,也必然要求或迫使政府更多的放权和授权,使得政府在某些方面从原来的管理和控制转变为服务和协调,由原来居高临下的领导变为双方合作。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加之刚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影响,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进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缺少加强民间公共事业的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我国民间公共管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由公民个人及社会其它力量大量兴办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公共事业。这种局面,使民间自发组织兴起的公共事业管理已成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其发展速度与发展的广度,都要超过政府组织的公共事业建设,这也使得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问题进一步突显, 即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对民间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口益繁多的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需要。

(2)缺乏公共事业的规范化管理

从现实中的公共事业管理到网络虚拟世界的公共事业管理,再到借助国际互联网运作的跨国公共事业管理,我国都缺少规范管理体制。一方面,政府的精力有限,相关部门对新技术与新事物的反应比较迟钝,工作的主动性也有所欠缺,特别是这种制度性的管理工作,更多时候不愿意主动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的出现,公共事业大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 这种不对称的工作局面,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3)缺少网络化公共事业的管理制度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公共事业也不能例外。网络上大量兴趣爱好相同, 目的一致的网民昕组织的虚拟社会团体,虽然与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传统规范不同, 但从实质上来看,他们诸如的定期不定期限的举行网络文流、筹款以及社区管理都与现实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无异,从属性上判断,应属十公共事业组织。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针对这种网络社团的规范还是一片空白,一些骗于利用管理缺失,通过组建等集善款的网络团体进行行骗,不但伤害人受害首的合法权益,也打击了人们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积极性,对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相应的法规和配套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策略

(1)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它必须改变以往的“命令”管理.从而转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产品。再次,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是把物作为管理的目标.把人变成了物的附属物。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的主体性更直接的表现出来。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也要注重以人为本,保证社会居民与社会管理者的沟通渠道畅通。

(2)完善财务制度

建立以国有资产管理和事业成本核算为中心的、统一的公共事业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降低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控制各项公共事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公共事业投资效益,促进公共事业组织的健康发展。

(3)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要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方面,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提高其运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关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同时,根据各公共事业组织的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自主管理,有利于组织管理方法的完善。

(4)改革人事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法

针对公共事业单位人员膨胀,冗员难裁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 首先要确保公共事业组织的用人自,辅以完善的激励措施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公共事业人事制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共事业组织必须要建设一支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发展壮大,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突出组织的固有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要以多种方法,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组织的应对市场风险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程,必须进行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合理安排,并落实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加军.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选择[J].前沿.2010年,19.

[2]徐岳涛.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与社会结构创新[J].科技向导.2012,06.

[3]俞佳辰.试论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J].现代商业.2010,18.

上一篇:浅谈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初中思品学... 下一篇:低氮燃烧技术在350MW机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