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时间:2022-09-25 01:01:51

充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超常规的外汇储备有其重要作用,也有其巨大的风险和代价。我国应充分发挥外汇储备优势,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外汇储备;作用;代价;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6; 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10-02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券,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二、带来利差损失

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三、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四、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五、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1]。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六、加速热钱流入,引发或加速本国的通货膨胀

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性的,超常规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然而这一优势是建立在巨大的代价基础之上的。巨额的外汇储备伴随着响应数额的实物资产流向国外,从某种角度说,实物资产才是真实的资产,而金融资产是虚拟资产,因此这也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层隐患。结合我国实际,人民币汇率曾经采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失衡、全球预期人民币将会相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美元热钱涌入中国换取人民币,以求收买廉价资源并获得汇率波动收益。中国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大量买入美元,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问题,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市场普遍认同的疑似热钱自2010年9月份以来月均流入量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2]。

次贷危机已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近来美元连续贬值,中国的外汇资产已大量贬值,面对并不明朗的美国经济形势,我们对待美元资产还是谨慎为好。

总之,高额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能使我国充分抵御金融风险。诚然,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抵御金融风险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优势背后是巨大的代价,所以,我国应适当控制外汇储备的数量,使之处于最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数量,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我认为,我们应充分发挥高额外汇储备的优势,稳定我国金融环境,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又要改善外汇储备结构,使之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外汇储备方面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华新闻》2011年1月11日;

[2]《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5月17日《外汇大量涌入热钱或进军A股》.

[3]李天德.国际金融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作者简介:

包志伟(1988.5―)男,汉族,山东德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和在我国传导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