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构件预制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12:28:32

小构件预制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从建筑桩基引伸出小构件预制桩的应用。在山区道路建设中,沟槽谷地中发育的软土、淤泥质粘土;设计阶段不易发现;天然地基承载力大约在30kPa~90kPa的特殊软基地段;由于专门的打桩机械难于到达,用小构件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进行加固挡墙、涵洞等基础的方法。

关键词:小构件桩;复合地基;挤密桩基;软弱地基加固应用;

1概述

在山区道路建设中,沟槽谷地中发育的软土、淤泥质粘土;冲洪积扇区及冰碛斜坡地带发育的淤泥质粘土;碳酸盐岩(石灰岩)地区发育的高液限红粘土;第三系地层发育的膨胀土等特殊地质地段,基坑一经开挖就经常出现坍方,并且经常伴随地下水渗出。这些地段的显著特点就是:①分布在一些山涧谷地、山麓坡脚、河流两侧的平缓地段;②范围较小,一般长20~50米;③不均匀性,即软弱层厚度不均,一般厚2~7米;④设计阶段不易发现;⑤地下水位较高,地面有间断性流水渗出;⑥软土底部往往有一倾斜面,有的可能与路线平行,有的可能与路线斜交;⑦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约30kPa~90kPa;⑧路基基地一般采用换填即可解决问题。

由于软基地段分布在路线低洼处,道路通过时,多为路堤或半填半挖路基;而这些地段一般交通不便,大型机械难于进场,在选择处理方案时受到限制;因此,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只有另辟蹊径。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来一直采用木桩加固。但是,现代用木桩加固预未着要砍伐森林,破坏环境,另外木桩埋在土里易腐蚀,耐久性难于保证。因此,拓宽思路,采用建筑桩基础中短桩改成小型短桩来处理此类问题。经过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见图一)

图一小构件桩加固路堑挡墙、路堤挡墙基础

一般我们把这种小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取名为“小构件桩”是因为:第一,此类桩与普通建筑桩基础桩相比,桩长短、桩径小、不需要专门打桩机施工;第二,与微型桩相比也存在成桩材料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范围不同、受力机理不同的特点。(见对比表一)

小构件桩桩长一般在2~6m范围,有圆桩和方桩之分。圆桩直径一般在150~250mm之间、方桩尺寸B一般在150~250mm之间,它属于预制静压桩范畴。小构件桩主要处理3~6米深的软基,施工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机械,用挖机即可静压施工,基础处理后能满足抗滑挡墙、涵洞等建筑结构承载力要求。小构件桩可广泛用于房屋建筑、涵洞、湖岸、河岸护岸、挡墙等基础加固。

2 小构件桩的加固机理与计算理论

小构件桩加固的地基就是桩基础地基,因此,桩基础理论适用小构件桩基。小构件桩加固的机理为:①挤密作用;②置换作用;③承载作用(桩端承力和桩周摩阻力)。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计算理论,如软弱层不深,桩直接穿透的端承桩,可用刚性桩基础理论计算;如未穿透软弱层的为摩擦桩,此种情况小构件桩仍采用复合地基理论,按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计算。一方面,刚性桩复合地基,与黏体材料(CFG桩)、散体材料(水泥搅拌桩、碎石桩)桩复合地基不同的是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同一般桩基础中的桩一样具有桩的性状,可全桩长发挥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另一方面,刚性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桩土体系,与复合桩基一样由桩同承担荷载。但由于褥垫层的作用,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具有不同的受力特点(如图二a)。而其它桩型(CFG桩、水泥搅拌桩及碎石桩)复合桩基,桩土反力发展过程有“桩受力在先,桩间土受力滞后”的特点(如图二 b)。

在复合地基中小构件桩与微型桩一样,由于桩径小,桩周摩阻力远远大于端阻力,端阻力只相当于桩周摩阻力的1%还不到,故其端承力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粘性土中,桩穿透软基层时的才考虑端阻力作用。小构件桩基础通常是布置比较紧密的群桩,因小构件桩的打入,对周围土体的挤压作用使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增加,反而在桩土体系中产生正的群桩效应。

3 小构件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小构件桩用于软基层较厚地段时可按复合地基计算,当底层有持力层时按端承桩计算。

3.1按刚性桩复合地基计算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按桩土相互作用理论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可以按一般复合地基理论进行计算,其承载力特征值为:

fspk =m Ra/Ap+β(1-m)fsk ①

式中:fspk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为面积置换率;

β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一般可取0.75~1.0,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fsk为加固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一般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2面积置换率及桩数计算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有工程经验时也可按式①估算。由式①转换,可以得到刚性桩面积置换率的计算公式为:

m=(fspk -βfsk)/( Ra/Ap -βfsk) ②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

刚性桩复合地基所需桩数可由下式计算确定:

n=mA/ Ap ③

式中:n为桩数;m为面积置换率;A为基础面积(m2);Ap为单桩横截面积(m2)。

3.3 小构件桩用作挤密桩时可按下式计算式:

S=0.95d④

n=A/AP ⑤

S桩的间距(m)

d桩径(m)

e0挤密前土的天然孔隙比

e1挤密后作要求达到的孔隙比,可按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设计值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五附表5-3或5-4确定。

n每m2桩的根数

A每m2地基所需挤密桩面积,A=( e0- e1)/(1+ e0)

AP单桩横截面积(m2)

4 小构件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适用条件

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软土地基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施工中发现软基,应采用钢钎探查清楚软基深度和范围,并用轻型触探仪获取基底天然承载力。一般软土厚度小于7m时较为适宜用小构件桩来处理。为了便于打桩,桩长不宜超过6m。实践证明,小构件桩处理软弱地基时,可避免大量的土方开挖,施工方便、经济效益明显。

①天然地基承载力:从淤泥及软塑地基施工经验来看,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为0~30KPa时,表象为淤泥,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为30~60KPa时,表象为软塑状,采用小构件桩挤密桩加固;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为60~90KPa时,表象为软塑至硬塑状,适用小构件桩复合地基加固;当天然地基承载力90~150KPa时采用片石或碎石换填即可。

②桩径:小构件桩不论圆桩还是方桩桩径都宜小。一般桩径不大于300mm,不小于150mm,桩径过大施工阻力大,需要专门机械施工,这就违背了小构件桩的方便施工的宗旨,也就失去了小构件桩的优势。常用桩径一般为150mm,180mm,200mm,220mm,250mm。桩径在200mm~300mm的多用于复合地基;如涵洞基础等独立的建筑物、较大面积的方形基础;桩径在150mm~200mm的多用于挤密桩;如挡墙等条形基础。

③桩长:小构件桩桩长由地质情况及加固地基决定,但不论圆桩还是方桩都不宜过长,一般2.5m~6m。主要是施工方便,不需要专门施工机械。

④配筋:小构件桩配筋,《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配置。

5 使用效果

小构件桩,使用于中松二级公路冰碛淤泥质粘土路堑挡墙基础加固,桩大小为180×180mm方桩,挤密桩设计,桩间距80cm×80cm。中松公路竣工通车8年,通过使用和观测证明,结构稳定安全,挡墙稳固,加固效果良好。另外使用于曲罗公路K28+300段膨胀土路堑坍方抗滑挡墙基础加固,桩大小为150×150mm方桩,挤密桩设计,桩间距80cm×80cm。曲罗公路竣工通车5年,通过使用和观测证明,结构稳定安全,挡墙稳固,加固效果良好。

下图为盘龙江护岸墙基础加固,采用7米长弱电电杆现场挖机打入,按复合地基加固设计,电杆尺寸大头D=300mm,小头D=150mm。为典型的小构件桩。护岸墙已竣工2年,通过使用和观测证明,结构稳定安全,挡墙稳固,加固效果良好。

6 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从建筑桩基引伸出小构件预制桩的应用。小构件桩不需要特殊机械、不受场地限制、现场预制简单、施工方法简便快捷,即现场采用挖机即可进行静压施工。小构件桩的应用弥补了其它类型桩不方便使用的山间软基工点,填补抗滑桩、CFG桩、深搅桩等桩基处理的空白区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5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

[3] 阎明礼、张东刚主编《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6年。

[4] 李彰明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

[5] 吴永红《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及其在天津软土地区的应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房地产统计制度及统计方法 下一篇:小议如何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