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途径

时间:2022-09-25 12:02:56

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途径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生力军。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前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着重从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构建文化课程体系、开展多渠道国际交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教育

国际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大量中国大学生走出国门,了解体验世界各国的多彩文化,同时也有机会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介给世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走入中国高校,学习汉语、医学等专业知识,了解并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大学校园呈现出多元的文化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文化传播意识,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出适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发展需求的国际型人才。

1高校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博大浩渺的文化海洋中,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自发源起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逐渐增强,文化影响力也相应地随之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1]。文化传播对于塑造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领头军。高校师生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群体。高校不仅应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应告诉社会,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文化,并利用其在人才、知识、技术上占有的优势,推动、引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人类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来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第四大功能。对当今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传承创新是一个崭新的使命,是时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2]。高校是培养文化传播人才的摇篮。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在个体意义上,对其人文意识的培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关键作用[3]。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并提高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渠道。

2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李玲莉对哈尔滨某高校所做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对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工作认识不够;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目标泛化;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途径缺失[4]。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测试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现状调查。问卷从态度和价值观、现状、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此次问卷发放至安徽省五所高校350名学生,其中1所为一本院校,3所为二本院校,1所为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在校期间未学习过传统文化相关课程;71.9%的学生认为自己并未掌握充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69.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材中并未包含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80.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64.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大学期间的中国传统文化社团。除调查问卷之外,还对这350名大学生做了传统文化相关词汇英语翻译的测试。测试选择了“中医”“孔子”“民乐”“京剧”“农历”“端午节”“丝绸之路”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30个词汇或短语,通过汉译英方式请学生写出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测试结果见表1。受接受调查学生数量、院校、专业等因素所限,本调查并不能充分反映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总体现状,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高校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不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足;大学生用英语翻译传统文化知识能力较弱;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度不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社团参与度不高等。

3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途径

针对发现的问题,本研究尝试从课程体系、国际交流、校园文化、网络资源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可行途径。

3.1构建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研究中,构建适合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被视为重要的根本路径。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门学科大学,都应在其课程体系中纳入一定数量的文化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3.1.1开设中国语言文化及相关课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文化交流首先是一种语言交流[5]。在高校除中文专业之外,适当开设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史、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历史等相关课程,可有效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为文化传承与传播打好基础。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客观上由于专业课程多,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中国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开设比例非常低。以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为例,该校共有20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相关专业6个,理学相关专业9个,工学相关专业4个,管理学相关专业1个。“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仅在一个医学专业开设,共24学时。“中国饮食文化”作为限选课,在表1一个理学专业开设,共32学时。全校选修课中,与中国语言文化相关的仅有四门:“中国现当代文学赏析”,“外国文学赏析”,“红楼梦知识讲评”及“唐诗宋词赏析”。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3.1.2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大文化成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承载重要文化成分的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6]。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外部世界推介中华文化的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国家文化内容的导入得到了重视,但却一直忽略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推介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消除“文化逆差”现象,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要优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刘信波对目前大学中较为通用的英语教材进行统计,发现各种大学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仅有零星的涉及[7]。本研究所做的问卷调查中,第11题“你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是否含有充足的中国文化知识”一题,只有11%的学生回答“充足”。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传统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程序的忽视。在四、六级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不一定知晓如何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用英语准确表述出来。在教材选用与编写方面,要考虑富含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强化具有中国色彩词汇的英文表达。可选取著名翻译家翻译的中国文化经典作品或精通中国文化的外籍学者的作品,以使选择的作品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的训练。翻译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推手,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展示中国真实形象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大学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其次要把自身的知识,通过国际通用的语言传递出去,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崔校平、史成周对某985高校一百名学生进行了中华文化词语翻译能力调查,结果发现,高达90%的学生仅仅能基本正确地翻译10%的词汇[6]。大学生用英语推介中华文化的语言能力亟待提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进行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汉译英训练,引导学生欣赏学习经典文化作品翻译实例等。第三,应注重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传播意识与能力。大学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自身良好的文化修养是顺利履行使命的关键[7]。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英美文化在教学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导入与介绍,但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则相对较弱。3.1.3注重文理融合努力探索新的学习体系,采取互补原则,在理工科大学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文科大学开设一定科普类课程;或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针对自身薄弱的领域专业,做到文理互补与融合,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各个高校有着自身独特的专业领域和学科特色,可结合高校专业特点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医科类高校可以开设中医、针灸、推拿等课程。

3.2开展多渠道国际交流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从流向上可以简称为“走出去”和“请进来”。3.2.1“走出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包括出国留学、合作办学、交换生、文化游学、带薪实习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一位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一面小国旗。每个人都是优秀中国文化的载体。大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展现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的美好形象。高校在学生遴选中可以倾向选派拥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才艺的学生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具备国画、民乐、戏曲、武术等方面才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3.2.2“请进来”日益强盛的综合国力与古老灿烂的中华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来华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与交流。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来华留学生总数要达到50万人。在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外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于培养知华友华人士、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8]。在留学生教育与外国学生来华短期交流过程中,需注重营造文化氛围,不仅教授他们专业知识,也应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浸润。将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组织在一起,结对成组,既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也在文化层面加以帮助。这样对中国学生而言,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既提高了交流沟通能力,又给他们一定压力,首先要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将中华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介绍给海外的同龄人。可以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加赛龙舟等传统体育活动、品尝月饼等传统美食,既可以表达对留学生的关心关怀,也使留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留学生数量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可以组织大型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将中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

3.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应支持、鼓励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各项活动。一要出台奖励制度。通过创新学分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二是发挥社团作用。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培养兴趣、展示特长、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的重要社交场所。通过戏曲、书法、国画、武术、民乐等传统文化社团的建立,在学生中形成“传、帮、带”的氛围,扩大传统文化的辐射面,提高文化素养。三是搭建学习平台。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文化沙龙、文艺欣赏等活动,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高校师生普遍提高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3.4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

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已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与新媒体最鲜明的特点即互动性。在这种交流平台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可以自主地根据兴趣或需求交流信息,极大提高了交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校文化传承提供了极为开阔的空间。一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共享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课程通过慕课(MOOC)等网络课堂平台,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国内及港台地区一些知名高校已率先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华文化课程,如北京大学的《中华民俗文化》、清华大学的《中国建筑史》、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人文经典导读》、台湾大学的《红楼梦》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学习资源,增加自己中华文化知识的积淀。二是通过移动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手机的使用在我国普及率极高,大学校园亦是如此。高校的相关官方机构及学生社团均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旨,创设微信公众号或智能移动终端APP等,充分利用移动媒体的优势,在高校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4结语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这对于增强新生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稳.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103.

[2]曹国永.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2,(3):39-41.

[3]贺新芳,孙丽娜.当代大学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81-83.

[4]李玲莉.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5,(1):84-85.

[5]王路江.中国大学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J].中国文化研究,2005,(1):1-4.

[6]崔校平,史成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9-142.

[7]刘信波.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14,(4):17-21.

[8]关春芳.文化传播与高校留学生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2,(7):56-57.

作者:姚蓓 童旭辉 蒋晓铭 单位:蚌埠医学院

上一篇:财经类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下一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