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推动NB―IoT商用落地

时间:2022-09-24 11:52:34

我们正进入万物互联(IoT)的时代,这对于整个移动通信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为了抢占物联网话语权和市场先机,无论是运营商巨头,还是设备商大咖,从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布局。

如今这个时代俨然到来,物联网应用即将呈现井喷趋势。在MWC2016上,智能家居、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呈现在人们眼前,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生活画卷。

应用之外,NB-IoT(窄带物联网)作为物与物联接的底层技术受到全球瞩目,这也是NB-IoT在被3GPP正式命名后首次亮相MWC,得到运营商巨头的展台和设备商大咖的拥趸。

“华为推荐NB-IoT作为物联网联接技术的首要选择。”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战略官余泉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

首要选择

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是要有无处不在的网络联接。目前,运营商的网络是全球覆盖最为广泛的网络,在接入能力上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是,真正承载到移动网络上的物与物联接只占到联接总数的10%,大部分的物与物联接通过蓝牙、WiFi等技术来承载。

不过,蓝牙、WiFi存在部署困难、维护成本高等诸多弊病,根本无法承载未来高达上千亿的物与物的联接。为此,产业链从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利用窄带LTE技术来承载IoT联接。历经几次更名和技术演进,2015年9月,3GPP正式将这一技术命名为NB-IoT。

余泉向记者表示:“NB-IoT是蜂窝网络产业应对万物互联的一个重要机会。我们非常看好NB-IoT的商用前景。”之所以得到华为的青睐,得益于NB-IoT的商业和技术优势。

从商业层面上来讲,截至目前,蜂窝网络覆盖了全球超过50%的地理面积、90%的人口,是一张覆盖最为完整的网络。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NB-IoT有4大技术优势。首先是覆盖广,相比传统GSM,一个基站可以提供10倍的面积覆盖;其次是海量连接,200kHz的频率可以提供10万个联接;再次是低功耗,使用AA电池便可以工作十年,无需充电;最后是低成本,模组成本小于5美元。

此前,华为曾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全球有500万个左右物理站点,全部部署NB-IoT,每个站3个扇区、每个扇区部署200kHz、每小时每个传感器发送100个字节,那么全球站点能够联接的传感器数量高达4500亿。

此外,相比WiFi、蓝牙等其他用于物联网连接的技术,NB-IoT还具备安全、频谱抗干扰等多个方面优势。基于上述这些优势,NB-IoT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垂直行业,如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显然,NB-IoT不妨为性价比最好的物联网联接技术。

推动今年商用落地

余泉告诉记者:“随着3GPP标准的首个版本在今年6月,将有一批测试网络和小规模商用网络出现,NB-IoT将在多个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中脱颖而出。”

NB-IoT在欧洲和乃至全球都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GSMA的预测,NB-IoT的出现会促使蜂窝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2020年会达到30亿的联接。到2020年IoT全部产业链价值有望达到3万亿欧元。

目前,全产业链上下游,如网络连接、数据处理、平台应用、商业合作等都在积极进行NB-IoT的准备工作。垂直行业也提出了他们对NB-IoT技术的要求:终端电池寿命要达到10年以上,安全性完全满足,并在今年能够商用。

“为此,华为已经做好2016年商用NB-IoT的准备。”余泉告诉记者,今年将有很多芯片厂家和模组厂家支持NB-IoT发展,华为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支持NB-IoT的系统解决方案。

而这次运营商似乎比设备商更着急。“即使产业链已经尽最大努力促进NB-IoT快速发展,但运营商还是认为进度还是不够快,给了我们设备提供商很大压力。”余泉透露。

由于是一个新兴产业,必须坦承,目前,NB-IoT产业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万事开头难。“未来总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就用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就是我们可以提供成本被市场接受的成熟解决方案,那么物与物自然会通过NB-IoT进行联接。”余泉说。

长尾市场,必须开放

华为清醒地认识到,NB-IoT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开放的平台。“未来,NB-IoT的应用将是一个长尾市场,比较广泛,所以需要采用开放的方式。”余泉强调。

2月21日,就在MWC正式开展前夕,全球NB-IoT峰会召开,全球超过300家移动通信产业巨擎、垂直行业代表共同出席,就NB-IoT技术发展和业务应用等话题开展了丰富的讨论。在峰会上,GSMA联合产业链成立NB-IoT Forum。

在GSMA NB-IoT Forum的倡导之下,华为与运营商共同建立开发实验室,加强企业间合作。目前,华为已与中国移动、阿联酋电信、LG Uplus、上海联通、意大利电信和沃达丰在全球成立六个NB-IoT开放实验室,专注于NB-IoT的联合创新、产业发展、集成验证,探索全新的商用案例与商业模式,并将成果分享到整个行业。

上一篇:无线家庭宽带,TDD成为关键力量 下一篇: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