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治疗哮喘的免疫学解读

时间:2022-09-24 11:46:14

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治疗哮喘的免疫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3)04-0083-0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的发病率似有增加趋势,但治疗特别是顽固性哮喘的治疗,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

据报载《名医谈百病》报导:黄继宗主任医师,用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治疗哮喘获良效。方法是在左锁骨上缘切一小口,找到胸导管,插入细小的引流管,将淋巴液引流出,7d拔除引流管,切口很快愈合后,再作适当调理。据600多例统计,一年以上临床治愈率18%,有效率90%。外科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手术,加术后调理,为何能获得如此疗效呢?这可从免疫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支气管哮喘,属于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体液免疫,即IgE类抗体介导,通过患者血清被动转移。当吸入花粉、尘螨等诸多过敏原时,免疫系统犹如一队神经过敏的哨兵,立即反应过激,调派大量免疫球蛋白抗体进行追杀。结果一部分过敏原被消灭,一部分被吸收,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IgE,并与呼吸道黏膜下的肥大细胞结合,使患者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吸入同样过敏原时,便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使肥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缓激肽等多种化学活性物质,这些炎性介质,反过来加重气道炎症,使黏膜水肿,黏膜腺增加,分泌亢进,平滑肌肥厚痉挛,致使气道狭窄,呼吸困难,引起哮喘。

正常健康人的IgE含量不多,而且与T淋巴细胞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受到体内淋巴细胞的调节,一部分淋巴细胞可抑制IgE的合成,另一部分淋巴细胞可促使IgE的合成,二者互相调节和制约,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但有关研究表明,哮喘患者体内促使IgE合成的淋巴细胞,比抑制IgE合成的淋巴细胞活跃,故IgE高于正常人。IgE及大部分淋巴细胞是随淋巴液向心回流的,约5%的淋巴液经胸导管汇入静脉,故通过小手术将胸导管内淋巴液引流到体外,可使患者的过敏状态得到改善,再通过术后中西药的调理治疗,可使失衡的免疫功能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疗效,达到愈病的目的。

支气管平滑肌的肥厚痉挛,是引起哮喘不断复发的病理基础,而气道变应性炎症则更为重要。故内科治疗以解痉、消炎为原则,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抗敏。中医提倡宣肺、温肾。宣肺一为调节平滑肌的舒缩,增强呼吸肌的调节功能,改善气道通气效应,二为清除气道障碍物,控制炎症细胞浸润,消除水肿,引流痰液,保持气道畅通。温肾,尤其温补肾阳,能提高T抑制细胞功能,抑制血清IgE升高,降低组织胺释放率,能有效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气道变应性炎症。

总之,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治疗支气管哮喘,因采用了内外结合、中西医结合,故较之单用中、西药治疗疗效高。(本文承蒙宁再安主任医师指导,顺致谢意)

上一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96例临床报告 下一篇:心率震荡的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