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时间:2022-09-24 11:30:22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至2014年入住我院的100名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患儿,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法,将两组患儿治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炎情况明显好转,咳嗽、气喘等病情均消失,同时身体恢复得不错。但观察组患儿恢复时间远远快于对照组,观察组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仅为72.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方法缩短了患儿的病情恢复时间,在未来的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应广泛应用该护理干预方法。

【关键词】护理干预方法;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69-02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童常患的一种病,经常伴有咳嗽、气喘、肺部音产生、体温升高等症状,且发病期不固定,当儿童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等肺炎时,应当及时送往医院检查并治疗。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小儿支气管炎病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治愈患儿减少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2013年至2014年入住我院的100名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患儿,采用控制变量法,每位患儿的身体状况、病发程度、临床症状、发病史、心理承受情况等均大致相同,100名患儿的年龄均在6岁左右,采用同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50位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检查并记录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控制感染病菌的入侵,以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50 位患儿与对照组一样采用控制感染病菌的入侵,以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再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法。具体护理方法及措施如下:

(1)环境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发病人群大多为婴幼儿,因此对环境有特殊要求。根据每位儿童的具体性格爱好特点,护理人员在患儿病房内可放一些儿童喜欢的漫画书,小玩具,在病房的墙上贴一些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等图片,并在病房内播放动画片等卡通电视节目,尽量把患儿的注意力从病情以及病痛折磨转移到别的地方。根据每位患儿的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病房,以免造成患儿之间的病菌感染,同时要注意病房内的环境卫生,保持空气通畅,通风通光,让患儿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病房[1]。

(2)治疗护理:采用控制感染病菌的入侵,以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基础护理,针对患儿的支气管肺炎病情以及咳嗽,气喘等症状,为患儿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以减轻病情,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和肺功能。严格控制感染病菌的入侵,以免造成二次感染,每天定时对患儿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当患儿咳嗽严重时,护理人员要用适当的力度拍患儿的背部,尽量让患儿将痰咳出,并对患儿喉咙,鼻子内的痰进行吸痰处理,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消毒,消毒人员要注意动作轻缓,避免伤到患儿,并观察患儿吐出来的痰液变化情况,以此推断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2]。

(3)症状护理:面对患儿的咳嗽,气喘,有痰,肺部细湿音等症状,当患儿咳嗽严重时,医生要为患儿做肺部检查,以免支气管肺炎病情加重,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症状的变化情况,为医生随时提供患儿病情更新情况,以便医生正确为患儿诊断并治疗,对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当患儿腹部出现胀气或者肠鸣音消失等情况时,要对患儿实施禁食措施,达到肠胃减压的目的。

(4)饮食护理:一般患儿的食欲随着支气管肺炎病情的增重及治疗的疼痛而持续下降,患儿食欲不振很可能因食物摄入量过少而营养供应不齐。为此,家长要为患儿准备符合其胃口的营养食物,让患儿多吃些水果,对肠胃及咽喉部位患病严重的患儿,可摄食一些流动食物,如营养粥等易吞下的食物。利用各种方法勾起患儿的食欲,尽量少食多餐,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

(5)健康教育:家长对患儿的照顾十分重要,因此,护理人员指导家长了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原理,发病症状,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患儿的突发症状等。同时为家长开展一次介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相关知识的讲座。通过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家长可以面对患儿的突发症状时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此外,家长可协助医生对患儿进行更高效率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比较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可以得出哪组的护理方法更为有效的结论,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每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气喘,肺部音,气促等临床症状均消失,体温也逐步恢复到正常体温,经过对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显然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缩短很多,作出如下表1,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表(单位:天)

症状平均消失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 2.8 3.7

咳嗽消失平均时间 5.2 6.8

气喘消失平均时间 3.2 4.9

肺部音消失时间 4.9 6.2

2.2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胸片改善情况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儿胸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如下数据:观察组胸片改善痊愈的患儿有25位,胸片改善效果显著的患儿有20位,胸片改善好转的患儿有4位,胸片改善无效的患儿有1位,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胸片改善痊愈的的患儿有20位,胸片改善效果显著的患儿有16位,胸片改善好转的患儿有9位,胸片改善无效的患儿有5位,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胸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作出如下表2,且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胸片改善情况表

疗效效果 观察组 对照组

痊愈 25 20

改善效果显著 20 16

改善好转 4 9

改善无效 1 5

总有效率 90.0% 72.0%

3 讨论

为分析并探索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本文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胸片改善痊愈的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小儿支气管炎的患病人群为儿童,由于患儿年龄,心智等较小,病痛承受能力较低,因此需要更高效的护理,通过对患儿进行环境护理,治疗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对患儿的健康恢复十分有效,促进了患儿的早日康复,希望在日后的小儿支气管炎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3]。

参考文献:

[1]常争艳.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4:162+164.

[2]张敏捷. 护理干预对3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14,04:961-962.

[3]王慧明. 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3,29:191-192.

上一篇: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护理观察 下一篇: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