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不是什么坏事

时间:2022-09-24 11:06:20

许多宝宝可能有这样一件异常迷恋、爱不释手的物品,一条毛巾、毯子、一个奶嘴或是一个毛绒玩具,走到哪就带到哪。有些父母对此显得非常无奈,总想方设法要让宝宝戒掉这个“陋习”。其实,这并非一个负面现象,也完全不用刻意避免。

什么是恋物情节?

早在约六十多年前,英国儿科医生唐纳德・温尼科特就将这些被孩童所依恋的小物件定义为“过渡性客体”,一般它们都有这样的共同点:柔软温暖、可以移动,它们的作用是替代母亲给予孩童温暖和安全感。

我在生活中遇到过很多父母前来咨询,他们大多因为孩子的“恋物”问题而头痛不已,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每个个体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过渡性客体能帮助孩子们对抗焦虑、寂寞,给孩子以安全感,帮助他们安然入睡。

为何 这些“小物件”难以取代?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一下何为客体与自体?自体即“我”自己,客体则是与自体对应的,与“我”建立关系的外部世界的万事万物。对于宝宝来说,母亲的爱是最早的客体。

在宝宝还未出生时,他生活在妈妈的子宫里,与妈妈形影不离。心理学家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婴儿在子宫内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但出生的那一刻,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创伤:分离,宝宝开始认识到母亲并非完全属于自己的,她也会疲劳,也会暂时离开自己。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能够充当母亲替代物的物件或玩具来寻求安慰,它们可以在母亲暂时离开的时候,替代母亲的角色给儿童提供温暖和安全感。

所以说,这些被宝宝们迷恋的柔软小物件,是母亲的“替身”,暂时给宝宝等价的温暖关怀与抚摸,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大多的过渡性客体,都是柔软的毛巾或毛绒玩具――因为当宝宝抚摸着它们的时候,就像妈妈抚摸着自己一样。这些柔软小物件,往往还带有一些母亲的气味或联系。所以依恋物品,或许也是一种潜台词,即宝宝希望获得妈妈更多的陪伴。

恋物≠坏事

宝宝的恋物,跟成年人的“恋物癖”并不等同,因此,宝宝的恋物不等同于一件怪异、亟须纠正的事情。

有时候,它们是宝宝成长经历中的一个标志而已。比如安抚奶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依恋物件,有不少研究支持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因为它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度过口欲期。在断母乳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安抚奶嘴来帮助宝宝度过断奶时的焦虑。

其次,它们也能更有效地帮助宝宝度过分离危机。许多研究者发现依恋物件往往会在宝宝面临分离、丧失的时候出现,比如断奶、分床、入园、亲人离开等阶段。对于这些阶段的宝宝来说,依靠“过渡性客体”比如一个毛绒玩具或一条毯子,可以减缓没有母亲陪睡而产生的焦虑感,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同时还能帮助他形成独立的自我空间。

这样看来,这些小物件,是不是还挺有用的?而且,宝宝还会发现妈妈有时候会因为某件客观事件而不得不离开自己,而这些过渡性客体则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是不会消失的,它们是可控的、安全的。所以,此时强制性地夺走宝宝的依恋物,或千方百计戒除,才是最致命的。不仅会引起一场不小的哭闹,而且宝宝会长期处于坏情绪、愤怒、没有安全感中。

恋物情节,会伴随宝宝一生吗?

看到这儿,有的父母可能会问,这些宝宝目前所迷恋的小物件,到底会跟随宝宝多久呢? 答案是也许会很久。大多数人对过渡性客体的依恋会在2~5岁时消失,因为随着成长,宝宝的关注点和兴趣会逐渐丰富并转移,那时候依恋物件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强了。但有些宝宝在日后入园阶段,或暂时离开亲密养育者,独自出远门时,他们会突然特别依赖依恋物件,因为这个时候,依恋物件能给孩子一种父母还在身边的感觉。

这种童年早期的记忆,确实会延续到成年之后。事实上,不少人在成年后,依旧会离不开孩童时期的依恋物件。美国的儿童发育行为学专家芭芭拉・霍华德发现,多达25%的女生在上大学时会带上儿时的“过渡客体”。我自己刚进大学,搬进寝室的第一天,就发现隔壁床的室友抱着一只破旧的兔子布偶来寝室。

因此,即使宝宝的依恋物件看上去破破烂烂或者脏兮兮的,最好也不要轻易用同一款式的新物件来替代。因为全新的物件会破坏宝宝体验的连续性,损毁这个物件对宝宝的意义。

物质补偿,更需要父母反思

忙碌而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作为双职工家庭的一份子,不少父母难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宝宝。我最不愿看到的,但是也经常看到的便是生活中有些父母,因为自己不能陪伴宝宝,就用一些物质作为补偿,比如给宝宝一个装满游戏的平板电脑,这样就可以让宝宝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去玩,避免了孩子的“打扰”,父母就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或者父母无法满足宝宝提出的陪伴性需求,如把“一起去游乐园”等价转换为“送一个玩具娃娃”。这时,作为“补偿”的玩具,也是一种过渡性客体,宝宝无法在父母身上获得的温暖和安全感,就有这些暂时性的“替身”来完成。

幼年早期的过渡性客体,是宝宝的一种适应代偿,很正常,但是随着他逐渐长大,却依旧需要不断地去寻找各种过渡性客体,那么这时候就有问题了,而且这个问题大多不在于宝宝,而在于父母。此时爸爸妈妈或许需要进行一下自我检讨,看看是不是自己缺乏耐心和关心惹的祸。

上一篇:另辟蹊径的智慧 下一篇:Si1是志在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