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膨升症误诊1例报道

时间:2022-09-24 10:37:53

膈肌膨升症是一种很少见的膈解剖畸形,国内文献报告量不多,我院在2006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9岁,左侧胸闷伴咳嗽10 d。活动后加重,休息后能缓解。门诊X线摄片提示:左肺下野肺大疱,腔内可见气液平,胸部CT提示:左膈抬高,左肺下野有约10×15 cm椭圆形高密度影,腔内可见气液平,并可见多个分隔。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左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入院诊断:左肺囊肿。入院后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钡餐通过食道顺利,胃底可见巨大空泡,胃底部向左侧胸腔膨出,顶部可达第三前肋下缘。确诊为膈肌膨升症。给予胃肠减压,促进胃动力药物等处理,胸闷症状缓解出院。

2 讨论

膈肌膨出症又称为腹脏突出症。1774年Petit首次对此病进行了描述,1829年Beclard正式命名,它是指完整的横膈因麻痹、发育不全或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同时在腹内正压和胸内负压的影响下膈肌发生抬高或向上膨出,使胃、肝、结肠、脾脏及其腹腔脏器突出胸腔,压迫患侧肺部,纵隔向健侧移位[1]。成人X线胸片检查中本病发生率约为1:10000,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按膈肌膨升范围,分为局限性和完全性,局限性多发生于右侧,完全性多发生于左侧,左:右约为8~9:1,双侧同时膨升者罕见。目前对腹脏突出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其先天因素多数学者认为是胚胎时期胸腹膜肌化不全或不肌化导致膈肌薄弱引起,常与发育异常相关联。腹脏突出症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其病理变化基本相同,膈肌膨升时膈肌极度松弛和抬高,肺有效通气容积减少,同时加上膈肌的矛盾运动造成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甚至紫绀,膈肌上移改变了胃食道角的正常解剖,还可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间歇性部分性肠梗阻。进食后平卧上述症状尤为明显,立位或坐位时腹腔脏器下垂,增加了胸腹腔负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腹脏突出症只有在产生症状时才具有临床治疗上的意义:(1)药物不能控制的呼吸功能衰竭。(2)伴胃肠道梗阻症状时。(3)不能与肿块、膈疝鉴别的病例。手术方法是膈肌折叠术,包括膈肌不切开折叠法、膈肌切开折叠法和膈肌部分切除后的对端褥式缝合法。本例患者采用保守疗法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

参 考 文 献

[1] 李良影,李法荫,林尚清,等.膈肌膨升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6,3:218-219.

上一篇:主动脉夹层15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