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时间:2022-09-24 07:13:28

刍议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5-000-02

摘 要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非流动资产,从进入企业到报废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而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重要部分,折旧基金作为重置资金的来源,对企业重置固定资产,实现资本保全,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固定资产折旧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方面原因,剖析了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折旧方法 财务影响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是为了获得资产在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来源于企业对固定资产服务潜能的利用。但是,随着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断使用,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并非无穷无尽,这种潜力会逐渐减弱最终消逝。并且,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固定资产的价值就会不断减少。而这种损耗换来的是产品销售收入,相应的,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损耗能及时得到补偿,就必须根据固定资产损耗造成价值减少的程度,慢慢的、分部分地把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回收回来,以货币形态积累起来以补充因固定资金损耗而减少的资本金。这种逐渐提取补偿固定资产损耗部分价值的办法,就是折旧;逐渐提取的那部分货币资金额,就叫折旧额。

其次,按照成本和收入相配比的原则,消逝的服务潜力带来了经济利益,所以就要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转入营业成本和费用中,以便正确确定企业的损益。从定量上说,想要精确的确定固定资产已消逝的服务能力特别是某一期间内消逝的服务能力,几乎没有可能。但是,会计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按期间计算转入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成本,并且这种方法一旦确定,没有更为合理的理由,在固定资产的整个经济使用年限内一般不许变更,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就是会计上被称为“合理而系统”的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服务潜力的逐渐消逝,是因为固定资产随着使用会发生各种损耗,可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发生的使用性损耗和受到自然力影响而发生的自然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或者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原因引起的损耗,无形损耗使固定资产从外观上看在物质形态上仍具有一定的服务潜力,但已不再适用或者继续使用已不再经济。一般说来,有形损耗决定固定资产的物质使用年限,也就是最长使用年限,无形损耗决定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即经济使用年限。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其中,原始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始取得成本,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也是计提折旧的基数。预计净残值是指未来处置固定资产时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 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也称为折旧年限,其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是对固定资产能够为企业提供服务期限的估计。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将应计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总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折旧方法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年限之间的分配结果,从而影响各年的净利润和所得税数额。因此,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影响方式及程度、结合科技发展、环境等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也称为直线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分摊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平均分摊到使用各年的一种折旧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计提相同的折旧额,不关注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者生产量的多少。这种方法是所有折旧方法中最为简单易行的,便于理解,也是目前会计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折旧方法。但是,年限平均法也有缺点:首先,它只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忽视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使用强度,无论有形和无形损耗程度怎样,都计提相同的折旧费用,显然不够合理;其次,随着资产被使用而变旧,所需要的修理、保养费用将会逐年增加,而年限平均法确定的各年折旧费用却相等,这就产生了固定资产使用早期负担费用偏低,后期负担偏重的现象,违背了收入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2.工作量法

这种方法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摊标准,根据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折旧方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金额随着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工作量法的原理和使用年限法相同,只是将分配折旧额的标准由使用年限改为了工作量,因此工作量法实际上是使用年限法的一种变形。和年限平均法一样,工作量法简单实用,而且工作量法以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为分配固定资产的成本,考虑了固定资产的实际利用程度,使各年计提的折旧额和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成正比,体现了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基本原则。但是,它也不是十全十美,工作量法只将有形损耗看做引起固定资产折旧的唯一因素,很明显,固定资产不使用则不计提折旧,而事实上,由于无形损耗的客观存在,固定资产就算不使用也会折旧,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强度,;工作量法在计算折旧时前后期采用了一致的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而实际上前后期的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并不同。

3.加速折旧法

典型的加速折旧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通过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的较多,在后期提的较少,使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早起尽快得到补偿,从而加快折旧速度。和直线法相比,加速折旧法既不意味着缩短折旧年限,也不是增大或者减少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只是对应的折旧总额在各使用年限之间的分配采用了递减的方式而不是平均的方式。无论是加速折旧法还是年限平均法,在整个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折旧总额并没有不同。

首先,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各年大致保持相同,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主要由折旧费用和修理维护费用两项内容组成。对于绝大部分的固定资产,修理维护费用会随着使用老化而逐渐增加,为了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在使用年限中大致保持均衡,计提的折旧费用就应当逐年递减。其次,加速折旧则能及时回收更新设备的资金,固定资产在其投入使用的初期,生产效率较高,能给企业带来较多的收入,因而应多提折旧,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其生产效率降低,带来的收入也会减少,对应提取的折旧就应减少,所以,完全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再次,根据会计核算中的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充分估计可能承担的损失和风险,并力争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加速折旧法可以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这样能减少企业的损失和风险。最后,加速折旧法下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比较接近市值。资产一经投入使用就变成了旧货,可变现净值就会降低,并且前期降低的多些,因而在最初投入使用时多计提折旧,可以使资产的账面净值更接近资产的现实市价。

三、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周期来看,固定资产的价值将全部计入生产各成本,但计提折旧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期进行的,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和销售成本的计算,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等产生影响。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

一般来说,享有税收优惠的企业,比如初创期的企业或者高科技企业,可以选择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这样税收优惠期满后还需要计提折旧,这时的折旧计入成本费用,进而获得节税的好处,并且,对于处在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资金缺乏,需要从外部吸收大量资金,企业必须使自己的财务报表对外界资金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采用加速折旧法会导致前期较高的折旧费用和较低的净利润,所以建议采用平均年限法;但对一般企业,即使没有税收优惠,采用加速折旧法相对平均年限法,前期计提的折旧多于后期,在使用前期可以得到更多补偿,可以使后期的成本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相当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前期得到一笔无息贷款,延迟缴纳所得税时间。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企业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造成资金价值的不同进而负担的税负也不同。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客观存在,同样金额的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并不相同。因此,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不同折旧方法带来的税收收益的差异。也就是说,将折旧额按照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计算出折旧费用的现值总和及税收抵税的限制总和,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折旧方法。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实物资产更新补偿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能够减少无形损耗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科技一日千里的今日,无形损耗越加严重和快速,继续使用旧设备,会推迟产品升级换代、降低市场竞争能力,而计提折旧可以使企业实现对固定资产的足额补偿,并且,无形损耗是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企业很难估计和控制,从稳健性原则出发,将大部分成本在使用早期收回,无形损耗的影响会降低。所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实物资产的更新和补偿,可以降低无形损耗带来的风险。

四、总结

在现代企业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也逐渐提高,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非流动资产,从进入企业到报废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而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重要部分,折旧基金作为重置资金的来源,对企业重置固定资产,实现资本保全,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所以在生产经营中不仅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也要在会计核算中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的经济意义选择合理、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度监督下,为了保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企业需要正确计算折旧金额,正确的评估产品成本和企业利润,反映真实的企业财务成果,有利于各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

[1]任洪玲.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思考.价值工程.2011(20):120-121.

[2]雷丽.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折旧方法.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第30卷:121-123.

[3]马西牛.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2(04):88-89.

[4]刘海生.浅议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战略.2009(6):28-30.

[5]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4.

上一篇:行业分析:钢铁、零售、电子 下一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的铁路企业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