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应提倡“放水养鱼”收贷法等

时间:2022-09-24 06:52:17

年终岁尾,清收不良贷款成了农信社工作的重头戏。经调查,信贷人员下乡收贷往往是上门催收,尤其是对陈欠多年的休眠户、贫困户,只注重“拉网收鱼”,而忽视了“放水养鱼”,路没少跑,劲没少费,结果收获不大。

陈欠多年的休眠户、贫困户,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往往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贷户管理缺失,经营项目处于瘫痪、停滞状态。二是贷户盲目生产经营,信息不畅,产品积压形成滞销。三是贷户无就业门路,生活困顿,尚在温饱线上挣扎。

鉴于以上几种情况,笔者认为,信贷人员下乡收贷应注重感情投入,增加亲和力,体现人性化关怀。要带着感情和责任,与贷户结对子,为贷户着想。一是为贷户提供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二是为贷户寻找产品销路,谋求就业机会。三是为贷户出点子、找路子、当参谋,对那些休眠户、贫困户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最终实现社农双赢。

放贷是“授之以鱼”,管理和收贷更要“授之以渔”,这体现了信贷员与贷户密切合作的和谐之美。

河北省大城县信用联社 李增迁

春节期间务工回乡人员谨防诈骗

曾经猖獗一时的电话、短信等诈骗虽然平静了许多,但春节将至,部分心术不正的人又紧紧盯住了这个“大好时机”,特别是在外务工人员因远离家人,又缺少防范经验,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从事诈骗的主要目标。

从以往发生的诈骗案例看,不法分子大多利用务工人员外出打工或回乡之机.在千方百计套取他们的家庭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后,冒充医生、公安交警部门或熟人,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向其家人谎称“突发急病、发生车祸,被人打成重伤”等,急需救命钱,要求其家人向指定账号汇款,等醒悟过来钱已被不法分子取走,上当者后悔莫及。

务工回乡人员屡屡被骗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一是用工单位要加强对务工人员的防范教育。通过报纸、广播、橱窗等宣传形式,提醒务工人员的家属,为他们敲响警钟。二是金融部门要开展提醒服务。注意搜集不同类型的诈骗案例,制成宣传板报陈放在营业大厅,并督促经办人员对无卡、无折存款客户主动履行告知义务,有条件的可通过视频播放,图像展览、散发资料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如遇陌生人电话、手机短信或其他可疑信息,及时向银行咨询,防患于未然。三是公安机关要加大查办力度。一方面提醒群众对家庭电话号码、个人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注意保密,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另一方面建立防范诈骗案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在案件发生时迅速建网布控,加大侦破力度,严惩犯罪分子。

农行江苏淮安城北支行 陆成之

上一篇:SHIBOR: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下一篇:兴趣在坚持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