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感言

时间:2022-09-24 06:20:37

大学生支教感言

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越过破旧的教室窗口,穿透贫瘠的土地,让人揪心。尽管农村义务教育迎来了曙光,但依然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这是陕西省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的六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7年暑假期间,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南章村小学为期18天的支教感言,他们在体验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发出呐喊与呼吁……

一份家访问卷

在支教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走访了当地30多位家长和学生,就我们关心的问题,他们这样回答――

“为什么把孩子送过来?”

“你们不要钱。”

“代课老师太多,教学质量跟不上。”

“这里基本上是七八十年代出来的老师,教学思想和方式跟不上社会需要。”

“动脑子就好,不让脑子闲着。”

“只要把书念成,我们供娃把书念好,人也瞧得起。”

“我不想让她在这儿生活一辈子,这儿太苦了。”一个家长,同样也是一位母亲含着泪告诉我们这些。

“农活忙,对学生学习不够重视”“家长不重视,眼里只有钱,孩子不上,家长不供。”

“在土地上刨了一辈子,绝不能再让孩子们受这苦了……”

“英语学习有何变化?”

“我也懂点英语,孩子起码初一学过的英语单词基本上都会了”孩子们对英语有兴趣,在家有念单词的,有复习功课的。

“记了,就是记不住;没意思,讨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我们用英语歌、英语顺口溜、英语文章的分析、游戏等形式,让大部分孩子可以大胆开口说了,摆脱了哑巴英语的现状。

“支教时间是否合适?”

“暑假期间最好,以不耽搁支教学生的时间为准。”

“时间当然越长越好了,最好一放假就过来。”

“好好学,时间长短无所谓”即要求我们教学要有效率。

家长们普遍反映时间越长越好,认为我们支教队伍上课时间合理,课容量合适。部分家长认为,一个月最合适,一放假就过来帮孩子们补习挺好的,因为在此期间,田里的活不是特别多,家里基本不用孩子帮忙,因此,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多呆几天,多学一些东西。

“对我们的开班情况有何意见?”

“小学班讲得太快,起点有些高,出现孩子只会读不会写的现象。”

“开班可以多样化,让孩子多学些东西,综合发展。”

“学习地点越近越好,希望开班授课的地点可以分散。”

走进南章村小学

2007年7月20日,我们到达支教目的地,在校长的帮助下,入住南章村小学的老师卧室,进行了一下午的调整,并与部分孩子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当地孩子们的课程需求,主要是英语和数学。次日,我们集合了所有孩子,在教室里做了比较正式的自我介绍,引导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小游戏,减少了彼此的陌生感。

当日即开始分班,我们分为小学班、初中班和高中班。早晨统一规定为英语,下午为数学,对高中的学生,因人数相对较少,我们进行小班辅导,并根据其需要进行数理化的有关辅导。

通过近18天的教育工作以及与孩子的接触,最后我们以家访的形式,与部分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从中发现了当地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代课教师问题

我们发现,当地农村中小学还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其原因有:一是教师待遇低,在职教师流失多;二是由于地方财力问题,不接纳或象征性地接纳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而大量地招收廉价的代课教师(200~300元/月)。农村中,代课教师人数多,整体素质不能保障,又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势必影响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高。

教师学历问题

部分学校老教师较多、且学历较低,整体上教师学历的分布不均衡,偏僻的学校教师学历绝对偏低。

在走访过程中,有家长指出部分教师乘课余时间去西安、咸阳等地带家教,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因收入的原因,农村教师心不安稳,对工资的满意度很低,于是,经常寻找机会改变工作环境或岗位,因此,大多数教师不专心工作,责任感不强。

生源流失问题

在西部农村,由于教育条件差,加上学生、学校、家庭、地方等方面的经济困难、升学困难、地方文化落后等原因,初中学生,特别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流失、辍学等现象多。一位初三学生对我们说:“初二的时候班里还有60多个,到初三就只剩40多个了。”

“这里的人目光短浅,眼里只有钱,光想着孩子出去可以挣点钱,补贴家用。有的孩子放假的时候就到小作坊去打工。因此,出现家长不供、孩子不学的状况”,一位孩子家长这样说。据我们走访了解,大部分孩子上完初中就去城里或者别的地方打工挣钱,我们认为,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一、村民唯钱是图,想让孩子早日成为家里的经济来源,成为劳动力;二、当地交通不方便,学生家离学校太远,不安全;三、虽然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对农村实施了“二免一补”,但高中并不享有,因经济问题,大部分学生只学到初中;四、孩子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了信心;

综合教育问题

家长们希望我们志愿者给孩子们进行综合教育。据我们了解,学校音乐课根本没有开设,部分学校的美术课也是由一位教其他科目的老师代上,而且学生没有教材,所谓的美术课只是由老师在黑板上随便画些什么,学生在下面照着画就可以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现状令人无可奈何。

部分家长对我们志愿者有才艺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接触一些,多发展一些,综合性地成长、接受教育。

教育硬件问题

硬件设施落后问题突出。我们所处的南章村小学有一台电脑(从来没用过)、现代远程教育配件、图书角和一些相关体育运动器材。但这些东西对农村孩子来说,只可看不能用。部分老师因知识水平有限,根本无法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

支教者手记

短短的支教生活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教育,首先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调查中发现,在朴素的农民心中,读书依然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他们认为,要在当今社会立足,就需要知识。因此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们都会下大力气培养子女,并希望他们将来走出农村,摆脱贫困。

从受教育的主体来看,农村孩子的求知欲很强烈,他们会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农村困苦环境的砺炼,又让他们更早地懂事,更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更加刻苦。没有见过他们,你就无法体验他们坐在教室中的欣喜与满足;没有见过他们,你就无法感受他们站在校外远望的羡慕与辛酸。

可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家境的相对困难,使多少这样的学生离开了自己所渴望的地方。知识的落后,意味着一家一户的愚昧、贫穷、痛苦,这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

其次,国家的经济援助要跟上,县里对贫困山区的资金需求应该多加重视,发展农村硬件建设。按国家、省市的要求,像中心小学、初中这种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必须要有单独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但实际上我们走访和了解的这些学校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还有就是仪器、图书的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图书为例,按要求学生人均图书中心小学必须达到30册,乡镇初中必须达到25册,实际上大部分农村学校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的。

最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问题。扩充本科生或者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对老教师适当的裁减,对现任年轻教师给予进修的机会,组织教师队伍对其他发达地区的教育方式与思路进行参观学习。

经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不容乐观,无论是在教育经费上,还是在师资力量上,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农村教育最贴近于“三农”,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最直接的力量。促进教育与经济结合,推动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三人行”赢在中国 下一篇:夕阳事业正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