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恩教育的依据

时间:2022-09-24 06:19:56

论感恩教育的依据

所谓感恩,就是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身怀感谢、铭记恩情,并加以回报的一种思想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丰富的感恩思想,譬如《诗经》里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句子。《弟子规》里说:“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德报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更是家喻户晓的格言。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们代代相传的感恩教育的内容。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感恩教育在逐渐被边缘化,似乎提倡感恩教育与时代不合拍,与市场经济不适应。我们为什么要感恩?感恩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没有普遍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感恩及其教育产生的客观基础

人与自然、社会的“取予互换”是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也是感恩教育产生的根源。

感恩不是一个自在的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关系范畴。它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存在着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取予互换”。“取予互换”不同于“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领域,而“取予互换”则存在于一切社会领域。

所谓“取”,就是需要和索取。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然、社会那里索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质、精神的东西。所谓“予”,就是给予。我们每个人都要给予自然、社会所需要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体力、智力等物质和精神的东西。所谓“互换”,就是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交换,与他人的物质、精神产品交换,等等。

人在劳动中诞生。马克思指出,饥饿是人的自然需要。因此,为了使自身得到满足,使自身解除饥饿,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自然之外的对象。人所需要的东西,自然界不能直接提供,而是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得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原始社会产生的宗教被称为“自然宗教”,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崇拜的各种神灵都是自然现象。譬如人们知道土地能长出粮食,因此产生了各种祭奠土地的崇拜仪式。中国儒家讲:“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本乎天”。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乾曰父,坤曰母。”把自然界比作人的父母,可见,离开人与自然的“取予互换”关系,人就无法生存。

自然界没有意志,不会主动地与人类“取予互换”,但自然界也不完全是静止不动的。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违反的。人对自然的索取,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一旦超过,自然就会以严厉的方式惩罚我们。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

食色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仅有这些属性,社会还不能健康发展。因为,社会是由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构成的。

马克思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指出了人的这种依存性。按照人的自利性来说,人人都为自己, 发展下去必然是尔虞我诈的社会,但人的社会属性可以补偿和限制人的自私性的膨胀。亚当・斯密说,每个人心里确实必然宁爱自己也不爱别人,但是它不敢在人们面前采取@种态度,公然承认自己是按这一原则行事的。他会发觉,其他人决不会赞成他的这种偏爱,无论这对他来说如何自然,对别人来说总是显得过分和放肆。

这段话很清楚地说明,虽然自利和自爱是合理的,但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譬如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压制他人,甚至伤害他人。“互害型社会”是不能长久的。这时候,他就会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纠正,一个是法律。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正义,即只有在不损害别人利益基础上的自利性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无端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法律的惩罚机制迫使人们把自利性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另一个是社会舆论和道德的谴责。人言可畏。你可以设想你到孤岛上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但孤独比社会更可怕。美国的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只有孤独才能获得自由的话,这样的自由我们宁可不要。所以,他写了一本书,叫作《逃避自由》。人们不是在追求自由吗?弗洛姆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因为孤独比社会更可怕。正是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使一个人的自利和自爱不能达到傲慢的程度。

不难看出,单个人不会产生感恩问题,由于有了“取予互换”的需要,感恩问题才相伴发生。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进行感恩教育,就要营造良好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小小年纪并不活泼,因为他在家里是个小皇帝,六个大人围着他转,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你都不用管了。取予互换的关系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子转,结果使孩子不能意识到自己应该为他人做点什么事情,感受不到全面的人际关系,只有索取,没有给予,就破坏了感恩产生的社会基础。

人活在关系里。一切抑郁症都是关系出了问题。营造温馨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是感恩教育的基础。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主观条件

人是理性的存在物,是情感的存在物,这为感恩教育提供了主观条件。

“取予互换”为感恩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但仅有“取予互换”还不足以产生感恩。感恩与人的心有关,与人的情有关。在“取予互换”的交往活动中,人们会产生思想,产生情感。这是人的感恩,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式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区别。

因为人不仅有对象意识,而且还有自我意识,这使人能够对自己的“取予互换”活动进行反思,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对自然的感恩是人从理论上认识到自然界对人的巨大作用,譬如,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

人是情感的动物。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是基于他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特殊反应。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绝不会无动于衷,常常持有一定的态度,包括喜、怒、哀、乐等表现。情感与外界事物有关,没有外界事物,情感不会发生。

情感又与人们的认识有关,有所知,才能有所感。只有当人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及其与人需要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这种意义上讲,情感是继人的逻辑防线之后的又一道防线,即情感防线。人们只有对事物产生认同的情感,才容易接受这一事物。譬如,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社会上其他一切人的感恩,都是因为我们与之发生了情感。

然而,情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将人引向善的方向,也可以将人引向恶的方向,关键要正确地引导。

现在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孩子走向极端。一个在六个大人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情感往往是脆弱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常常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孩子走上极端。某市重点高中的一个17岁的男孩,不堪母亲逼迫学习,将母亲杀害了。这虽然是个案,却值得我们深思。家庭和学校应当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关爱不是溺爱,关心不是包办代替。

独立是自由的前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独立思考、独立决断、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事务。好的教育是分清“界限”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养成的教育。

三、感恩教育的当代价值

有人对感恩教育提出质疑,其重要根据是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历史进步与文化转型。感恩教育无疑属于传统的文化范畴,自然在被冲击之列。譬如,有人认为市场经济重视契约关系,实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你买我卖,公平交易,按契约办事,谁也不欠谁的,你不用感谢我,我也不用感谢你。感恩没有经济基础了。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产生于人际交往实践的感恩文化,体现着人类永恒的需要,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与现代的二分法而加以简单地否定。不能武断地认为传统的就一定是^时的,现代的就一定是进步的。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不会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感恩就属于这样的精神文化。

第二,我们不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与等价交换的作用,但这不是否定感恩的理由。这是因为,感恩文化产生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之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经济形式,而感恩文化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道德现象。

第三,契约和等价交换只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人们所遵循的一种行为规则,但人的活动领域是多方面的。等价交换的原则不能普遍适应于人们经济活动以外的所有领域。譬如,在家庭领域,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往往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也是难以计算的。子女对父母当然要感恩、要回报,那回报多少才算是等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一场报告,或与别人交流,经常因为他们的一句话而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日常生活中邻里相助、朋友帮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都不是用等价交换能够解释的。把等价交换原则推广到经济活动领域之外是错误的。市场机制不能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市场经济不等于市场社会,这是必须分清楚的。

第四,即使在市场经济领域仍存在有感恩的广阔空间。人是任何经济形式的主体,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必然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在特殊的情境下,等价交换原则不起作用。譬如,上海有一年流行甲肝,急需板蓝根冲剂,北京同仁堂在往上海发送板蓝根之前,有人建议可否趁机涨价,因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改变的,既然市场急需,适当涨价也是合理的,因为工人加班加点生产也应该得到补偿,但同仁堂研究决定不仅不提价,还要切实保证产品的质量。结果是同仁堂保持了百年老店的信誉,赢得了更大的市场。很多经营好的企业,以他们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不是仅靠等价交换就能解决企业的持续发展的。

从历史进步的尺度来看,市场经济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从道德尺度来看,市场经济也会有负面效应,产生对人性的奴役,产生很多消极腐败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滋生蔓延、假冒伪劣商品频出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用道德尺度压倒历史尺度,也不能用历史尺度否定道德尺度的作用,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发展市场经济。

感恩是道德尺度的重要内容,是做人的伦理底线,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上的“应该”教育,而不是一种等价交换的“算计”教育。既然感恩是主体的自觉自愿的行为,那么感恩教育就应该考虑教育者的感受,我们帮助他人,不能是一种感情的投资,不能惦记着“回报”。感恩是自觉自愿的,不是命令或强制的。

综上所述,感恩文化博大精深,感恩教育任重道远。如何让感恩文化大放异彩,如何根据当代家庭和学校的实际开展感恩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话题。

【辛世俊,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师范学院学生处,助教】

上一篇:那段青涩,温暖如歌 下一篇:论我国房地产融资方式的比较、选择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