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时间:2022-09-24 05:52:16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 引言:乘法分配律怎么证明?有什么用?

在一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研讨课上,两个学生的偶然提问引起了笔者和在座众多听课教师的思考和讨论。

这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乘法分配律”的新授课。教师让学生从一个等式“(4+2)×25=4×25+2×25”出发,得到一个数学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它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然后,教师对大家说,“同学们,对于乘法分配律,你想说点什么?”

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们仅从一个算式出发,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正确吗?怎么能说明它一定正确呢?”这时,有些学生也开始附和:“是呀,怎么说明乘法分配律一定正确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愣了一下,但很快镇定下来,说道:“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反例说明乘法分配律不正确吗?”学生开始举例子,都符合乘法分配律,没有人能举出反例。这时,教师说:“没有人能举出反例说明乘法分配律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认为它是正确的。”此时,学生不说话了,似乎认同了教师的观点,可听课教师却窃窃私语起来。

之后,教师讲解了两道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例题,便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让学生谈谈运用乘法分配律解题的感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您让我们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1)×6=3×6+1×6=18+6=24’,但是我们不用乘法分配律解就可以看出是4×6=24,干吗还要这么复杂?乘法分配律到底有什么用啊?”这时,全场都静了下来,目光再次聚焦到授课教师身上。授课教师一脸茫然,想说点什么,却欲言又止。就在此时,下课铃响了,教师乘机结束本节课。

这节课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学生提出了两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很难回答。是啊,怎么能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正确的呢?举不出反例就能说明一定正确吗?在数学上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依靠逻辑推理来证明,在小学阶段怎么证明乘法分配律是正确的呢?另外,学习乘法分配律仅仅是为了所谓的简便计算(况且有些学生还认为越用越复杂)?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

二、 乘法分配律的证明与价值

一般情况下,乘法分配律有两种形式:(1)基本形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所得的积加起来,即(a+b)×c=a×c+b×c,或者c×(a+b)=c×a+c×b;(2)拓展形式。若干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和中的每一个加数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即(a1+a2+…+an)×b=a1×b+a2×b+…+an×b,或者b×(a1+a2+…+an)=b×a1+b×a2+…+b×an。下面的讨论主要针对基本形式的第一个式子进行,读者可以拓展到其他形式。

(一) 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在小学数学中,乘法分配律的适用范围有两个,一个是自然数,另一个是有理数。下面我们分别在自然数和分数的条件下证明乘法分配律。

1. 在自然数范围内

在自然数范围内,乘法的意义是表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是一种特殊的加法[1]。由此出发,并借助加法运算律,我们可以证明乘法分配律。

(a+b)×c=(a+b)+(a+b)+…+(a+b)

=a+a+…+a+b+b+…+b

=a×c+b×c

特别地,当c=0时,(a+b)×0=0=a×0+b×0;当c=1时,(a+b)×1=a+b=a×1+b×1。从而,在自然数范围内,乘法分配律成立。

2. 在分数范围内

下面我们证明,在分数范围内(也可以说在有理数范围内),乘法分配律+×=×+×成立(这里a,b,c,d,m,n是整数,且b,d,n≠0)。

因为×+×=+=,所以+×=×===×+×。

(二) 乘法分配律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乘法分配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助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在小学数学中也有大量的相关练习题;另一方面乘法分配律是进行多位数竖式乘法的基础,即它是我们进行竖式乘法的依据。这第二点价值可能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下面我们通过“37×28”的竖式乘法来分析一下。

观察乘法竖式(见图1),不难发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相当于将“37×28”写成“37×(20+8)”,再用乘法分配律得到“37×8+37×20=296+740=1036”。一般地,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为:要计算ab×xy,根据十进制计数法,可改写为ab×(10x+y);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ab×10x+ab×y。读者可以类似拓展到其他多位数乘多位数的情况。

三、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规则,对此内容的教学要经历“发现—表述—证明—运用”四个阶段,让学生领悟到乘法分配律“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

(一) 发现

师:老师这里有两句话,“我爱爸爸”和“我爱妈妈”。你能把它们合并成一句话吗?

生:能,那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

师:很正确。校服每件上衣62元,每条裤子37元,大家算一算,咱们班35个人,每人一套校服,需要花多少钱?暂不计算结果,说一说你是怎么列算式的。

生:每一套校服的钱乘总的套数:(62+37)×35。

生:所有上衣的钱加上所有裤子的钱:62×35+37×35。

师:有两种不同的算法,得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大家猜一猜,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会怎样?

生:结果相等,也就是说(62+37)×35=62×35+37×35。

师:是吗?动手算一算,是否真的相等?

学生计算,结果都等于3465,教师在黑板上写下:(62+37)×35=62×35+37×35。然后,再出示两个类似的问题,用类似的方法得到两个等式:(4+2)×25=4×25+2×25,(10+8)×50=10×50+8×50。

师:观察这三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评析: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对多个数学事实进行观察,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和归纳猜想的能力。)

(二) 表述

生: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所得的积加起来。

生: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乘积相加。

生:(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丙数+乙数×丙数。

生:(+)×=×+×。

生:(a+b)×c=a×c+b×c。

……

(评析: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表述乘法分配律,既可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能力。)

(三) 证明

师:大家的发现正确吗?

生:正确。我举了几个例子,都验证了它。

生:不一定。找不到反例,只能说明它正确的成分很大,但不能说明一定正确。

师:怎么才能说明这个结论一定正确呢?

生:除非我们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证明它正确。

师:对!在数学上肯定一条结论,需要凭借证明。这里的a、b、c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以(a+b)×c=a×c+b×c为例,你能证明它吗?

生:我试试,可以用乘法的含义来证明。根据乘法的意义,(a+b)×c表示c个(a+b)的连加,将括号去掉,就是c个a的连加,再加上c个b的连加,根据乘法的含义,就是a×c+b×c。(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具体参见前文)

生(众):哇!巧妙!

生:我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来证明。如图2所示,长为a+b、宽为c的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a+b)×c,也可以是两个长方形ABFE与EFCD的面积和,即a×c+b×c,从而(a+b)×c=a×c+b×c。

师: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a+b)×c=a×c+b×c是正确的。我把这个等式变成c×(a+b)=c×a+c×b,你说它正确吗?

生(众):正确。

师: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评析:证明乘法分配律能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和论证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的研究方法,即在数学上肯定一个结论需要给予证明,而否定一个结论只需要举出反例。)

(四) 运用

师:下面请大家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5×(10+8)和37×(20+3),并用竖式计算25×18和37×2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竖式的算法就是来源于乘法分配律。

师:如果计算38×102,你打算怎么算?

生:我会列竖式计算。

生:我把38×102写成38×(100+2),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师:大家用两种方法计算,体会一下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评析:学以致用,通过这两类练习题的计算,教师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体会到了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价值,加深了对相关数学内容的理解。)

四、 结束语: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来龙去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告诉学生一个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就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学生往往理解不深刻,也常常会出错。如果让学生经历重要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就会理解得更深刻,也会减少一些错误。

因此,在进行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点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它”“知识点是什么——如何用语言描述它”“知识点有什么用——它的作用是什么,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等基本问题。对于像乘法分配律这种重要的数学结论和数学公式,采用“情境引入—探索发现—语言表述—数学证明—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数学系 030012)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 数学思想概论·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R·柯朗,H罗宾. 什么是数学[M]. 左平,张饴慈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奠宙等. 小学数学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用数学自身魅力激发学生思维 下一篇:生成性教学的适应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