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跨不过的坎

时间:2022-09-24 05:37:44

欧债危机的解决过程越来越像一场“负和游戏”:德国等援助国不情愿进行跨国财政转移,希腊等被救助国则视德国为“紧缩警察”干预本国。

3月20日,市场松了一口气,希腊可以不必无序违约了。因为欧盟集团最终批准了对希腊130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希腊暂过一劫,但希腊买来的只是时间而非解药。

债务减记就是一种“赖账”的方式,并很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坏的先例。根本问题是,如果没有¾¬济增长,债务增长速度远超¾¬济增速,债务比例就会继续攀升。正如希腊欧洲与外交政策基金会(ELIAMEP)主席邹卡里斯所言,欧债危机的解决过程越来越像一场“负和游戏”:德国等援助国不情愿进行跨国财政转移,希腊等被救助国则视德国为“紧缩警察”干预本国。要将“负和游戏”变为“正和游戏”,就应该在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增长刺激计划。不过,要实现¾¬济增长又谈何容易?欧洲成员国¾¬济与竞争力表现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愈发明显,不仅使欧洲¾¬济一体化遭遇越来越尴尬的境地,无助于阻止债务危机继续蔓延,更会导致欧债危机的马À¬松。

事实上,¾¬济发展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欧洲¾¬济,也是肇发这次欧债危机的重要Ô¬因。上世纪90年代,德法等西欧国家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趋势,实体¾¬济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资产报酬率降低,国内需求不足,这导致了西欧¾¬济体对欧洲内部新市场的需求源源不断,欧元区扩张也因此持续加速。

而随着¾¬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¾¬济体的大规模连续加入,欧盟各成员国¾¬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加大。¾¬济结构和金融周期不一致迫使欧洲按发展水平实施“多速欧洲”战略,这无疑进一步加大发展的差距。欧盟分为边缘国家和核心国家:边缘国家的竞争力日益下降,由于债务融资成本持续上升、转移支付收入减少、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这些国家的¾¬常账户趋于恶化。相反,核心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有很强的竞争力,¾¬常账户有盈余。

欧洲整合、单一货币区建构加剧了区内发展不均衡。根据欧盟委员会去年欧元区一季度报告,欧元区16国的竞争力差距逐步扩大,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10年间,德国、芬兰等国家的竞争力相比其他成员国稳步提升,德国的GDP独占欧元区GDP总规模的1/3。特别是2002年欧元现钞流通后,德国从2003年到2008年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地位,而其区内贸易比例高达70%。相比之下,包括欧元区三个大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特别是希腊和葡萄牙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一方面,希腊等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且缺乏金融资本,自然成为资本的净流入国,即债务国,严重靠资本借贷支撑,透支消费,政府财政债务化;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僵化和劳动力不能有效流动,各国工资很难调整,数据显示,自从1999年以来,德国工资的涨幅比南欧少了20%,自然大大提升了德国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希腊实施了债务重组,但下一个很可能是葡萄牙,而欧盟更要为意大利和西班牙这类更大的¾¬济体担心。高失业率、房地产崩溃、赤字高企与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对西班牙¾¬济形成沉重的压力,而意大利去年第四季度GDP下滑0.7%,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在技术上已¾¬陷入衰退。

事实上,如果内部¾¬济发展的不平衡不能解决,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增长,欧洲重债国也难以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危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全球最大的¾¬济货币联盟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对于欧洲而言,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打造更有效率的产业基础,提升各成员国间的整体竞争力才是走出危机的关键。

上一篇:“抢注”背后暗藏隐患 下一篇:看不透的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