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辨“始作俑者”

时间:2022-09-24 04:36:47

【摘要】二、“始作俑者”意义的界定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形式简洁并且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通常来源于古籍或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 (一)“始作俑者”来源 “始作俑者”来自于历史...

摘 要:“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其中的“始作俑者”是常用成语之一,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对古代殉葬制度的不了解以及对这一成语产生背景、具体意义理解的偏差,都会造成成语的误用。正确使用语言,是保证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本文从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解释这一成语出现的背景,进而对错用现象进行纠正。以期对这一成语有全面的认识并能正确使用。

关键词:“始作俑者” 意义辨析 错用纠正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必须有效地指导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活动。语言,不单是呈现在纸上的文字,也不仅仅是能听到的符号,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习俗背景、反映社会现象的文化镜子。所以,习得一种语言,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深刻理解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因素。

“始作俑者”是常用成语之一。但在实际运用当中,出现了许多错用、乱用的现象,对这一现象早已有人发现并对之进行了分析解释,但效果不尽人意。剖析某一语言现象出现的原因、背景及表现,对更好地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言语交际至关重要。

二、“始作俑者”意义的界定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形式简洁并且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通常来源于古籍或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

(一)“始作俑者”来源

“始作俑者”来自于历史典故,源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在与梁惠王交谈时,引用的孔子的话。《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意思是: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最初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

(二)“始作俑者”意义探析

“始作俑者”的意义,是我们理解这一成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的基础。对于“始作俑者”这一成语的意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这也就造成了成语使用的混乱。在理解意义之前,应先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1.古代殉葬制度

从“始作俑者”产生的背景可见,孔子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殉葬制度而言的。用活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殉葬制度最早始于殷商时期。古代存在人牲、人殉。随着近几年考古的不断发展,考古学家发现,用“物俑”代替“人俑”殉葬最早始于商周分界时期。

但是,在早期文字记载当中,都没有出现人殉。直到周代,才有了文字记载,见于《礼记》,后来在《春秋左传》《史记》等文献资料中,对殉葬的记载较多。《史记・秦本纪》:“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记载了关于秦武公逝世之时的殉葬状况。但是,《史记》出现在孔子所在年代之后。所以,对于殉葬制度,我们要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出土的“地下资料”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2.“始作俑者”意义的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用“俑”来殉葬,不应该是一种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吗?那为什么用“始作俑者”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呢?关于这一现象,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认为孔子这句话说错了,认为他不明白殉葬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按照历史发展来看,在殷商时期出现了殉葬制度,最初也就是用活人来陪葬。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价值渐渐的被重视,进而才改用“木俑”和“土俑”来陪葬。他们认为孔子以为先有了用“俑”来陪葬,才会出现用活人来陪葬的习俗。所以,是孔子自己没有弄清楚历史背景,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这种观点被大部分人所采用,杨伯峻所编著的《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就采用了这种观点。

这一观点,也有其可取之处。毕竟,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局限性,人的认识和理解会出现一些偏差。其实,用活人陪葬这一陋习,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只是可能使用不是那么广泛了。所以,即使到了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用人陪葬也是存在的,因而也存在孔子弄错历史的可能。但是,我们认为,这样解释还是欠缺说服力的。

其二,认为孔子是代表奴隶主贵族,站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来批评“作俑”者。奴隶社会,用活人陪葬基本上成为一种制度(只限于贵族社会),通常称为“礼”。但随着奴隶主与平民、奴隶矛盾地不断激化,渐渐取消用活人陪葬的陋俗,改用“俑”。孔子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批评“作俑者”无后嗣。只为复西周奴隶社会之“礼”。

这种见解,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虽然孔子提出很多人道主义的观点,如“仁者爱人”“仁”“爱”等。但是,孔子出身于贵族,即使其一生仕途不顺,没有国君采纳其政治见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有很多观点都是为贵族社会所谋划的。然而,对于一位主张“仁”“爱”,一生都为实现其追求不断努力的伟大思想家,会主张“用人殉葬”而不是“用物殉葬”吗?这一观点还是值得怀疑的。

3.“始作俑者”意义新解

孔子主张“仁”“爱”。虽然“俑”并不是活人,但它总是根据人的形象捏造的,也代表“人”。从精神层面上,用“俑”来陪葬也是对人的不重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表示的是对人的自身价值和人的尊严的极度蔑视和肆意践踏,那也是“不仁”的表现。其次,制作“俑”也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表现。所以,孔子才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

孔子所说的,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作俑陪葬”这一事件的愤怒,也许说到用人陪葬会更加愤怒。所以,只是针对“作俑陪葬”的评价而已。那这就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始作俑者”是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一问题了。

我们认为,通过分析殉葬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理解孔子对“作佣陪葬”这一事件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可从出现“始作俑者”这一事件出发,解释在“俑”陪葬这一进步事件中表示“坏风气创始者”这一消极意义的原因。

三、“始作俑者”用法的辨析

关于“始作俑者”的用法。有人认为,一些名人作家在其著作中,把“始作俑者”当成褒义词来用,那是不是就可以将其用作褒义词呢?其实,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按照语言内部规律对某些语言现象进行人为的调节,引导语言向更完善、更精确、更丰富的方向发展。虽然著名作家的典范作品,是我们语言使用所要借鉴的蓝本。但对其错误的用法,要摒弃。成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我们只有在了解其意义、特定的含义和感彩的基础上,明确其使用对象和范围,才能确保正确使用。

我们在平时运用中,在报刊和一些杂志文章中,甚至是初高中考试卷中,都有对“始作俑者”使用错误的例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感色彩上,“贬”词“褒”用

“贬”词“褒”用,顾名思义就是指本身是贬义词,却被用作褒义词。通过论述“始作俑者”这个成语的来源,知道它是指对最开始作“俑”来陪葬的人的咒骂,“俑”原指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用来形容做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习俗的创始者。由此可见,“始作俑者”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却有许多被用成褒义词的例子。例如:

(1)经历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这十年历程的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感慨着、思考着,而作为这场改革的始作俑者和推动者之一的孙玉胜,感慨和思考的结果便是这本532页的《十年》。(《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10日)

(2)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易中天《品三国・力挽狂澜》)

(3)内地大片的始作俑者张艺谋,昨日在面对媒体时终于承认,大片不应该成为中国电影的唯一出路。(《新闻晨报》2006年10月19日)

例(1)中,从“感慨”“思考”和“推动者”等褒义词可以看出,这句话是用于表扬孙玉胜的行为推动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发展,对孙玉胜的行为持有肯定态度。而“第一功人”明显也是对人的褒扬,那既然这样又怎么可以用“始作俑者”这一贬义词呢?

以上三例就是对“始作俑者”这一贬义词褒用的实例。我们从选取的例子可以看出,错用这一成语的还有权威报刊、知名教授的著作等。

(二)使用对象上,以“物”作“人”用

我们从“始作俑者”的含义可以看出,这个成语是来形容恶劣风气的创始者。那“创始者”是指人,所以,“始作俑者”是用来指人的而不是指物。但是在许多报刊报道,甚至是考试卷中都有把“始作俑者”用作表示事物的情况。例如:

(4)教育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除了某些学校自身原因外,一些主管部门阳奉阴违,甚至趁机“插一腿、捞一把”,也是原因之一。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就是始作俑者。(《中国教育报》1998年1月8日第4版)

(5)2010年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全球整个变化多端的资本市场。(2010年高考山东卷)

(6)“在甲A里,首先打出保卫成都这块牌子的,是1995年四川全兴对,而专业体育报《足球》是当时的始作俑者。”(《保卫成都》)

例(4)中的“主管部门”,顾名思义,是指一个机关管理部门,不是一个人。“引发金融危机的资本市场”也不是指人,这三例都是把“物”当“人”用。这也是对“始作俑者”这一成语的错用。而且这些错用都是出自一些权威的报刊杂志甚至是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对这一成语的使用,还是存在很多错用现象的。

(三)对象范围上,以“个人”作“群体”用

“创始者”,就是指做某件事的第一人。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始作俑者”是指“第一人”,也就是指一个人,而不能用于指一群人。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很多用于指“集体”概念的错例。例如:

(7)这些年来,社会上有不少马大哈式的人物,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我们的事业造成损失……然而,始作俑者却又心安理得,无愧无悔又无惧,没事儿人似的。(《中国教育报》1997年12月11日第2版)

(8)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试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2010年高考全国卷I)

“不少马大哈式的人物”“我们”都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群人,那在这里使用“始作俑者”就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成语只用于单指一个人的情况。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总结出“始作俑者”的错用状况。首先,从色彩上看,“始作俑者”是一个贬义词,指坏风气或坏习惯的发起者。其次,从使用对象来看,“始作俑者”是用来指人的,而不是用来指物的。最后,从对象范围来看,“始作俑者”是用来指一个人,而不是用来指团体或一群人的。明确其使用情况,才能保证其正确使用。

对于“始作俑者”的意义见解和使用状况,有人认为,由于很多人都不明白“始作俑者”的来源和意义,并且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所以使用时出现了很多错误,那这个成语就应该被摒弃。其实,成语来自于古代社会,由故事和典故慢慢流传而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我们不能因为它的这种时代性以及使用状况不乐观就将它摒弃。对于规范语言现象,不能消极地排斥和摒弃,而是应该积极地应对和解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本指“倡导开始用俑来陪葬的人,大概没有子嗣了吧!”后来泛指坏风气和坏习惯的创始者。对其意义的理解,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孔子不了解当时的殉葬制度,所以才会认为“作俑”殉葬是坏事;有的认为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所以认为“作俑”殉葬是退步的。本文指出,从精神层面来看,“作俑”是对人的不尊重,孔子对“作俑”殉葬这一事件的看法,并不牵涉“殉葬”这一制度全部。

同时,由于对“始作俑者”意义理解的偏差,也造成其使用的混乱,错用乱用现象较普遍,出现“贬”词“褒”用、以“物”作“人”用、以“个人”作“群体”用等情况。本文从感彩、使用对象和使用对象范围等方面对“始作俑者”的使用进行了纠正。

语言学理论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描述语言事实本身,而是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些现象。解决一个语言现象,一定要从根本入手,剖析其出现的原因及表现形式,这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使得语言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交际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赵杰.成语误用辨析200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李炳英.孟子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李学勤,郭志坤.中国古史寻证[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6]张静.说“始作俑者”[J].当代修辞学,2012,(6).

(杨丽萍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430079)

上一篇:论述大都市城区园林绿化保护与建设的困境及措... 下一篇: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风格特征及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