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24 03:14:58

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

【摘 要】本研究旨在对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某小学的英语作业进行调查,从作业形式、完成时间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作业布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及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小学;英语作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67-03

一、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某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随即抽取3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收回110份,有效问卷110份。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时间,完成形式以及情绪态度展开调查研究。先将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分析制成以下表格。

1. 小学各年级英语作业完成形式的数据分析

表1 小学各年级英语作业形式数据分析

注:合作型包括上课对话表演,课后对话作业,回家打电话练对话等;动手型包括画画,做手工制作;实践型包括用英文和外国人打招呼、问路、自我介绍等;趣味型包括看英语节目。

由表1可看出,目前小学生英语作业形式仍然以抄写单词、课文为主,抄写单词,听磁带,与背诵课文组成了英语作业的基本模块。随着年级的增长,抄,背等作业的比重逐渐上升,无疑增加了学生负担。而合作型、动手型、实践型、趣味型等形式却越来越少,以致没有,而这些形式的作业恰恰是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缺失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 小学英语作业完成时间的数据分析

由图1至表5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说,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随着年级的上升不断增加,有的学生甚至单单完成英语作业就要用上一个小时以上,对于他们来讲,负担真的很重。同时,英语为小学语数英三门主课中的一门,六年级学生需要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英语作业,再加上语文数学两门主课作业,大多数学生需要花上2个半小时,这无疑会减少学生回家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的时间。

3. 小学各年级完成作业时的情绪状态的数据分析

从图2、图3可看出,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英语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他们中有超过50%的人是喜欢英语作业的,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到了六年级,却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仍喜欢英语作业。这真的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值得庆幸的是,对英语作业感到厌烦的学生比例还是极小的,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英语作业采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这也给了教育工作者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让我们的学生喜欢英语作业,提高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小学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小学英语作业模式单一。目前,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模式单一乏味,“抄单词、听磁带、背课文”的机械练习较多,很少考虑学生的天性。根据笔者对泰州市海陵区某小学的调查,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作业中,背诵、摘抄、听磁带这三种形式作业占70%以上,五六年级甚至达到85%。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还没有布置作业,学生就已经知道老师的“套路”。如果是这样,那还需要教师布置作业吗?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课后学习了。所以说,如今大多数学校英语作业模式单一,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更谈不上综合能力以及人格发展了。

(2)小学英语作业缺乏针对性。传统的作业布置中,不少教师缺乏目标意识,随意布置作业,量多质差。作业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缺乏针对性,结果劳而无功。作业要能突出重点,讲究少而精,应注重质而并非量,作业的布置应该根据教学的要求及课堂上学生实际掌握水平来设定。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就已经预设好本堂课的作业内容,而且不做任何调整地布置作业,这点从教师上课用的PPT可以看出,教师的PPT最后一张通常都是所要求完成的课后作业。

(3)小学英语作业实践内容少。课堂除了布置“听说读写”之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实际情况却是少之又少。据调查所知,小学三年级学生实践性作业所占比例为0.91%,四年级3.67%,五年级为0.91%,六年级则为0。而所调查的实践作业包括向外国人打招呼、问路、自我介绍等活动。由此看出,现阶段小学教师对实践作业的不重视。作业内容如书本要求学生回家调查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教师则草草略过,单单划几个单词句子让学生回去摘抄,第二天进行默写等形式的检查。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减弱,对英语的最初兴趣以及对实践作业的兴趣也逐渐减少。学生没有“做”的积极性,何来发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呢?

(4)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不精练。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后将它们挑选出来,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有个大概的估计,力求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巩固效果。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上要求的单词句型,还会增加一些内容,使得自己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广,却忘记了精练学生作业这一目标。根据笔者的调查可知,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完成的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六年级有超过1/3的学生完成英语作业就需要45分钟以上。在如此条件下,要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还是相当困难的。

2. 小学英语作业产生现状的原因。针对以上所谈到的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中产生的三种问题,笔者总结出了三个原因,分别为教师工作量偏大,考试制度的重压以及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缺乏。

(1)教师工作量偏大。如今,大多数小学的英语教师都要担任2~3个班的课程,甚至部分老师是多个年级代课,一天2~3节课,而且除了教与专业对口的英语之外,还要上科技或劳动、思想品德等副课,一周课时15节以上,一个教师担任这么多课时,面对这么多课时与班级,教师得先确保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在备课授课中。而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很难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安排与之适应的课外作业,唯一一个既能不加重工作量又使得学生学习成绩有所保障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乏味的抄抄、背背、听听等机械练习。面对班级授课制下的大量学生,即使再务实敬业的教师,想搞好英语作业的布置也有难度。

(2)考试制度的重压。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以应试升学为目的,以追求高分为目标,从而使考试背离了国家的培养目标,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以统考的名次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则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水平,并与晋级提薪挂钩,教师则以学生考试成绩多少来判定学生的优秀与否,学生则以升学为目标,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代替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目标。而提高学生学习考试成绩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在这其中不重视习得知识过程与能力的培养,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这样的教育,是违背新课改的,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使得学生沦为考试机器,而不是一个独立自主、有能力、有思想的人。

(3)学生缺乏学习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起着主导作用,从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到课后作业的布置。但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主体活动却被忽略。在布置作业这一常规环节中,教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如看英语节目、课后练习对话等等这些难以评价的作业,大多数学生也完成得相当草率。而对于那些教师易于评价的摘抄作业,学生完成得往往八九不离十。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把自己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性。这样的学习,使得教师安排摘抄背诵等机械作业成为必然结果。

三、改进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对策与建议

1. 改变作业形式,实现作业多样化。小学生虽然对摘抄单词句子、背诵课文等机械作业缺乏兴趣,但由于在考试制度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能并不完全排斥这些机械作业。所以,笔者所说的作业形式多样化并不是对传统作业形式的完全否定,而是指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再加上其他作业形式,使得作业形式更丰富。首先,可以加强口头作业的训练。除了让学生干巴巴的背诵课文,也可以请学生将自己朗读的课文录下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学生为了呈现完美的效果,肯定会下功纠正发音、增强连贯性等等。其次,查阅收集信息也是一种不错的作业形式。例如,讲到英国校园文化这一单元时,请学生课前查阅关于英国小学生上学的各个环节,并与中国学生进行比较。最后,创新作业。比如请学生做一份关于某主题的英语手抄报,为了能得到更多信息,学生只能通过上网等其他渠道获得相关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能力得到提高。

2. 关注学生需要,实现作业层次性。新课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一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可能是一样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要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立足个人。教师合理地设计并注意作业的分层布置,首先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他们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并善于区别对待。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作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后进生的要求是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中等生要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情况下提高学习英语的潜能,而优等生的要求是在把握课堂的情况下,立足课外,形成一种学习能力。

3. 立足生活,实现作业实践性。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各种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这将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例如,教完了动物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去一次动物园,把看到的动物拍下来,做成画册,并在旁边用英文标注当时的心情或者动物的名称。这样,每次学生翻阅自己制作的小画册,也是对英文的一种巩固。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现实情况,适当地降低实践性作业的要求,将一些难以实施的内容简单化,使其易于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家庭作业一方面应该根据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应该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傅小平,邹宁.小学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艺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9.6(3).

[2]胡苇.国外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2).

[3]鲁子问.小学英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王晓涛.浅谈小学英语的立体式教学[J].基教t望,2008,

6.

[5]杰克林・贝克赛奈特.张斌译.谈谈家庭作业[M].济南:山东教育科研,2000(12).

[7][美]哈里斯・库帕.王建军等译.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科研,1995(6).

[8]周晓燕.英语作业的改革与创新[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26-27.

[9]张巧利.交互式家庭作业:流行美国的家庭作业新概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2).

[10]任宝贵.高中生英语家庭作业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4).

[11]胡俊杰.小学中高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基于教师视角探析中学课堂教学安全感 下一篇:小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