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地区丝绸出口影响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9-24 02:41:50

四川南充地区丝绸出口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南充地区丝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成本低,出口量较大,对国外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主要出口到印巴和欧洲市场。同时存在着出口依存度过高、企业没有掌握国际市场的主动权等问题。随着地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壁垒日益苛刻、金融危机等造成了当地出口大幅下降。产品缺少品牌效应,贸易壁垒又放慢了企业出口的脚步,人民币升值削弱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丝绸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角度提出了提高南充丝绸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南充地区;丝绸出口;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42-02

南充是我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蚕桑丝绸业的中心,其桑蚕茧产量和丝绸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四川省的1/3。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资源、优良资产的聚合以及经营理念的创新,南充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非常合理、技术不断升级、产业不断提升的丝绸生产基地,形成了产业的集群效应。但全球金融危机使丝绸进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南充的茧丝绸产业也和全国同类产业一样,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一、南充地区丝绸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南充地区丝绸出口主要特点

南充地区丝绸出口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目前所生产的丝绸品种达13个大类,1000多个花色品种。二是出口量较大。南充现辖五县三区一市,拥有726万人口,其中有100万蚕农,具有年产桑蚕丝4000吨、丝织品5000万米、丝绸服装及丝绸制品500万(套)件的生产能力。其出口丝和绸占四川省出口丝、绸的三成以上,被外商誉为“万能丝”、“万能绸”。

三是丝绸产业出口对国外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南充地区生产的丝绸产品80%以上出口,丝绸企业以外向型为主,丝绸产业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当高。四是南充地区丝绸生产成本低。全国不同产地的蚕茧生产成本有较大差别,南充是全国较低的地区之一。每亩蚕园的人工费为388.64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3.44%;物资费用为289.5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3.73%;含税成本为708.8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2.73%。成本纯收益率为107.57%,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31.83%,养蚕成本低,收益相对较高。南充和全国的每50公斤蚕茧收益和成本比较如表1所示:按全国统一工价计算,南充地区每50公斤蚕茧的含税成本为261.37元,分别为浙江湖州市、江苏南通市的52.41%和47.65%。而蚕茧的减税纯收益为281.1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6倍,浙江湖州市的1.23倍,江苏南通市的1.72倍。然而近年来,南充丝绸出口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2.南充地区丝绸主要出口市场

南充地区丝绸商品出口到3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印度、巴基斯坦和欧洲市场。2007年,对印度直接出口丝绸567万美元,同比增长191%,对巴基斯坦出口254万美元,同比增长94%,对欧洲出口896万美元,同比增长42%,对亚洲和欧洲两个主要市场的出口比例分别占到了51%和36%。而近两年南充丝绸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比重有提高,而亚洲市场出口比重则出现下降的态势。

3.南充地区丝绸出口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南充地区丝绸出口依存度过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二是南充是四川最主要的丝绸产品出口地区,但没有掌握国际市场的主动权,容易陷入被动局面,出口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出口丝绸产品的附加值并没有随之得到大幅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中低端的位置,即所谓的贫困化增长。三是地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江浙地区大力发展丝绸出口创汇,这对一直以低端丝绸市场为主的南充地区丝绸出口造成很大冲击。四是丝绸进口国苛刻的贸易壁垒已成为南充地区丝绸出口市场开拓的主要障碍。五是丝绸出口企业无序竞争,导致成交价格下滑严重损害了生产者利益。

二、影响南充地区丝绸出口的因素

1.“中国绸都”称号带来产业集聚效应

2005年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南充成为西部地区惟一获“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这给南充创造了提升传统产业的大好时机,南充通过优化和调整丝绸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丝绸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了产业的集群效应。

2.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出口大幅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使南充地区丝绸产品出口更加困难,外商的产品订单减少。2009年一季度南充地区对亚洲市场出口同比减少、份额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周边国家国内通货膨胀导致经济不景气有关,而周边国家市场是南充市生丝出口的主要市场。以对印度出口为例,2009年一季度对印度出口只有55

万美元,同比减少18%。由于出口的增速下降、订单的大幅减少,导致了丝绸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进一步下滑。

3.缺少品牌使得抗风险能力弱

南充地区丝绸产品出口附加值并不高,价格需求弹性也较小,总体还处在品牌创建的初级阶段,在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与世界著名品牌还有较大差距。在欧洲,一条丝绸领带的价格在几十欧元到100多欧元不等,一条意大利名牌领带的创汇率是南充制造的领带价格10倍以上。缺乏知名品牌使得南充丝绸产品附加值低,并且抗风险能力弱,容易遭遇“反倾销”调查。国际市场对南充地区中低端丝绸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丝绸产品出口面临着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压力。

4.贸易壁垒阻碍了出口的脚步

按照国际规律,当经济由于金融危机的打击而显示萧条的时候,往往会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所以南充地区丝绸出口还要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压。南充地区丝绸出口的欧洲市场份额逐年增大,欧盟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构筑绿色壁垒的速度不断加快,并以保护环境和国民的健康、安全为由,对丝纺品作出许多规定。如欧盟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REACH法规,全称为《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而丝绸面料染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含有化学成分的染料、助剂、整理剂等,这些面料及由其制成的丝绸制品和服装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REACH法规所监管“物品中的化学物质”。从整体上说,REACH法规对丝绸出口最主要的影响是增加了丝绸服装出口的难度,其次是提高了染化料的价格,增加了该行业的成本。

5.人民币升值削弱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南充丝绸出口采用直接标价法,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将使南充地区丝绸出口企业收益折合成人民币后下降,从而给平均利润率本来就不高的丝绸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经营压力,甚至可能直接导致部分丝绸企业亏损或破产。而且人民币升值压力还给丝绸出口企业的产品报价、订单的承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不敢接单将直接降低行业的开工率。其次,人民币升值削弱了南充地区丝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南充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随之上升,与外商签单愈加困难并导致订单的流失。

三、提高南充丝绸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应当大力打造“中国绸都”品牌,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对南充地区丝绸出口企业境外参展、赴国外贸易洽谈、企业商标境外注册认证、建设网站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在南充嘉陵纺织工业园成为全省出口基地项目的基础上,依托“东桑西移”工程实施,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逐步打造省级丝绸商品出口基地,扩大出口规模。三是建议财政部门设立丝绸商品出口专项资金,在出口创汇奖励资金安排上向丝绸商品出口企业倾斜。

2.行业协会方面

为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和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要进一步完善南充市丝绸协会建设,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和行业自律作用。南充市茧丝绸商会和南充市进出口商会应充分利用商会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源,为企业及时提供国际市场动态,增强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摩擦增多,更应强化行业协会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的作用,规避贸易壁垒风险,保护南充市丝绸出口企业合法利益。

3.企业方面

企业应加强品牌研发和产品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丝绸节”、“中国丝绸交易会”和“广交会”等展会,并利用国外零售网络走出去,推动丝绸企业实现品牌产品海外自主营销。

企业应加强对市场信息收集、分析、传递的管理,为营销决策提供基础。应建立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就产品开发而言,不但要注意环境标识要求,还应增强产品功能化、礼品化、民族化、文化化、配套化特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就销售渠道而言,应加快建设西部茧丝绸交易市场,充分展示南充丝绸文化和“中国绸都”形象。

随着“冬蚕西移”步伐的加快,其他省丝绸行业发展的提速,南充地区丝绸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将更大。企业应采用设备注册制度或特别折旧等手段来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应加快科技创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优化产品,优化产业链,从茧到丝到绸到成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一条龙开发。并在服装功能上追求多样化,如增强丝绸产品的抗皱性,防缩性,同时提高后期整理、印染工艺,开发出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优产品。

[参考文献]

[1]王志明,吴暑震.我国丝绸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1).

[2]孙先知.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丝绸业[J].四川丝绸,2001(1).

上一篇:浅析OEM背景下出口导向型企业印刷品制作质量提... 下一篇:知识员工职业生涯忧郁及其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