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预习”路

时间:2022-09-24 02:37:39

学生年代,老师常挂在嘴边一句话:“预习要比复习更重要”。然而,一直以来,对于“预习”的理解无非是将未学的新知先进行学习,学习的形式主要以读为主——读例题、读习题,好学者则更进一步尝试完成习题。而我校尝试以文本的形式帮助、指导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在同年段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预习方案”孕育而生,孩子们的“预习”之路由此展开,一路上有新奇,有倦怠,有困惑,有喜悦。有收获……

一、预习方案的完善之路

我所任教的高年级数学预习方案主要有“知识准备”、“预习要求”、“我的尝试”、“我的收获”、“我的疑问”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准备”侧重于新旧知识的衔接:“预习要求”则需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我的尝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预设的习题,二是学生选择完成的习题:“我的收获”和“我的疑问”是学生在根据预习方案的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的表达(见表1)。

初次尝试,给了我很多惊喜,尤其是“我的疑问”一栏,有的疑问正是本课的重难点,如负数中也有小数和分数吗?可不可以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有的疑问让我看到了学生预习时的细心,如OC表示的是摄氏度,OF表示什么?有的疑问甚至是本课知识点的拓展,如有没有最小的负数?怎样比较负数的大小?他们的疑问在课堂上受到认可和解答,不但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也从中收获了成功感,课堂氛围异常融洽。

好的开端让我信心倍增。每一节新授课前,我都花费大量的精力设计预习方案,以期让预习后的40分钟真正高效。然而。好景不长,在后续的预习中,学生的“灵性”似乎被逐渐消磨,“我的疑问”一栏常常呈现空白,“预习要求”和“我的尝试”的完成情况也令人堪忧。显然,不是学生真的对新知没有“疑问”。于是,我开始在预习方案的设计中找原因,也有意识地与学生交流预习感受。渐渐地,我认识到“预习要求”部分的预设需要改变形式。预习要求并非教学要求,基于新知认知之上的问题并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条框的设问形式也过于抽象。于是,我调整了“预习要求”的预设思路,将一些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通过预习即能解决的问题,或是能促进学生对新知有所思考的问题主要以填空、引导式提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见表2)。

“预习要求”的第1题学生是可以基于已有经验轻松解答的,然而思考这一题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是此题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且一个圆最多只能表示出4个1/4,这也为第二题的解答做了铺垫。第2题的呈现并非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答对,旨在激发他们对5个1/4究竟是把几个圆看作单位“1”的思考。既对学生的预习做了隐形的牵引。也留给了他们思考的空间,以及对于新知的求知欲。“我的疑问”自然也是精彩纷呈:“例1中的5/4的分子为什么会比分母大?这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表示5/4的分数可不可以用来表示5/87”“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假分数?”……

二、教学模式的演变之路

预习之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做出调整,

一是调整教学时间的分配。在运用预习方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奇怪事儿。学生通过预习,即能较好地完成课后练习,且正确率较高,可“我的疑问”呈现出来的却是对知识点的不理解。例如《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一课,大多数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认识什么是公倍数,而且能运用书中介绍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可是很多学生的问题却是围绕公倍数的意义展开的。这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并不鲜见,没有预习的课堂,教师往往将例1、例2的教学时间平均分配,甚至会更侧重于例2中有关找两个数公倍数的教学,毕竟这直接关系到练习的正确率。然而让学生预习后,我清晰地认识到例1中有关公倍数意义的教学才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时及时进行调整,解决学生真正存在疑惑的问题,使课堂真正有效,

二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探索、交流,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要由单向或双向的信息向立体式信息交流转变,要把学生的个体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主体信息交流网络。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创新地运用合适的教与学的方式。如在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时,对于真假分数形式的辨析,我让学生以单人讲解、多人补充的方式明晰真假分数的特点;而对于假分数的意义,也就是在预习过程中呈现出的难点则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全班讨论、解决问题。这样,既唤起了学生的认知经验,又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平台: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习得,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激发兴趣的创新之路

一是“问题”墙。促思考。“问”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实现创新的前提。预习方案中学生的问题常常能带给人惊喜。也让课堂的学更具价值。为了留住每一课的精彩,我着手和学生共同布置了一面“我为问题狂”的展示墙。学生可以将自己最具价值的问题写在这面墙上。这个举措不但激发了学生“问”的兴趣,真正“乐问”,也让他们在别人的问题中汲取养分,共同进步。

二是写预习日记,促有效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实际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利息与税率等知识时,我在“知识准备”部分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资料,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促进他们对新知的理解,激发了兴趣,也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我还透过学生的预习日记及时了解他们对新知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提高对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这一路,并非想象中平坦。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起点不同,终点更不同,预习方案的运用使中上等的学生学习更具自主性、独立性,课堂上能够积极投入、质疑交流、讨论解惑,然而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得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赘添负累。因此,怎样更好地完善预习方案的设计,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需要继续、不间断地尝试与摸索。漫漫“预习”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上一篇:减轻学生学习焦虑的策略 下一篇:改进思品课程教学强化思品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