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扑鼻的东河肉饼

时间:2022-09-24 01:45:03

凡到过浙江义乌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走进一家朴素的店堂,临桌而坐,两眼直勾勾地望着师傅手中的那块小面团,随着他双手的旋转扯拉,一个薄如宣纸的大饼便拉扯而成。紧接着,师傅又把它放进一口平底锅中。随着滋滋的油煎声,不稍1 min,一个散发着薰香、色若琥珀的肉饼就摆到了你的面前。这种饼叫“东河肉饼”,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因诞生地在义乌城西的东河村而得名。

与其他当地小吃一样,东河肉饼的来历也有一个传说。相传清康熙年间,一位东河籍的显贵跟随京城的宦官巡游东河香山寺。在招待宦官的宴席上,他特意安排了一道面点小吃。宦官品尝后,赞这饼薄如纸,色泽光亮,油而不腻,鲜香无比,堪称小吃一绝。至于东河肉饼是何人最先做的,已无从考证。从这以后,只要有东河人出入的地方,就一定有东河肉饼。现代的东河人已将这个传统小吃打入高档宾馆,当然,义乌市区及附近乡镇的摊点亦可吃到。

制作东河肉饼,选料十分考究。面粉要用上等的,因为好的面粉黏性好。和面前,按每市斤面粉加20~25 g盐的比例配好,然后加温水揉成面团。揉面团是体力活,通常由男人来做。面揉好后,待10 min搓成手腕粗细的长条,再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小面团要揪得均匀,一般一市斤面揪成25~30个为宜。之后,放在搓面板上自然风干5~6 min。当用手轻按小面团有一种特别的韧劲时,才是最适合制作的时候。馅以猪肉为主,加适量青葱、精盐、味精,混合后剁成肉泥状。猪肉选五花肉为最好,肥瘦相当。

除了用料,做饼的手法也很重要。与做其他饼用擀面杖前推后揉不同,制作东河肉饼,只需一双巧手。制作时,先拿两个小面团叠在一起,用手掌轻轻压成两个约0.5 cm厚的小面饼,再在两个面饼中间夹少许肉馅,然后左手捏着饼身,右手扯着饼沿,双手紧密配合旋转扯拉,随着一忽正一忽反地旋转扯拉,用不了几个回合,肉馅中青葱的色泽透过越捏越薄的饼面渐渐明晰起来。当饼拉到半径约5 cm大小时,仔细瞧瞧,整个饼已成一张薄纸了,纸上的点点青葱,宛若夜间空中的繁星。从手法上看,东河肉饼扯拉是制作难点,考量着厨艺的高低―扯得圆,卖相好;扯得薄,口感佳。因此,以“扯”饼或者“薄”饼替代叫惯了的肉饼似乎更为妥帖,更能彰显东河肉饼的与众不同。肉饼扯拉成后,便是煎了。锅要用平底的,因平底锅受热均匀。煎时要掌握好“火候”。煎饼前,先用猛火将锅底烧烫,再改成文火,然后在锅内涂上少许食用猪油,放入制作成型的肉饼。这时面外之油往里“煎”,馅料之油却往外“渗”,香香的猪油便四处飘逸开来。待饼面发黄成琥珀色,即可品尝食用。

在过去的困顿岁月,东河人吃肉饼要等到清明、端午等节日,而且有约定俗成的仪式。平常日子,男青年上门相亲,只有女方点了头,才会端出肉饼招待,寓意百年好合、团团圆圆。而今,虽说吃食充裕,但积习难改。每逢节点,家家户户都会做些肉饼。有的农家因市场生意忙,实在分身无术,便去街头小店预订。据说,有个富豪嫁女,竟心血来潮,一次性预订了1000只肉饼,装满嫁妆中的大箩小篮。肉饼作嫁妆,美事一桩。更为难得的是,如今每隔两年,城西河东村(现为街道)便要举办肉饼制作大赛,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谁做得多,谁的饼更薄、更圆、更香。当地人乐此不彼,纷纷拿出绝技一争高低。

上一篇:宋嫂鱼羹 11期 下一篇:自做的香肠格外香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