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形成与防治

时间:2022-09-24 12:28:17

案例:今年60岁的李先生退休在家,平时就是喜欢喝酒,1个月前,李先生突然发现嗓子有些不舒服,吞咽东西时不顺利,起初并未在意,后来连喝水吞咽都觉得费劲,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患上了食道癌。那么,食道癌早期有哪些症状,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容易引发食道癌,如何预防食道癌呢?

食道癌早期5大症状

1.吞咽食物时的异物感 吞咽食物过程中,食物(特别是干硬食物)经过病变区可能产生一种异物感,而且固定在一个部位,病人描述像有永远咽不完的东西的感觉;因症状轻微并呈问歇性发生,也易为病人所疏忽。

2.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这种症状并非持续发生,而是间歇性或在劳累后快速进食时加重。

3.心窝部、剑突下或上腹部饱胀和轻痛 进干食时较为明显,但也并非每次都会发生而呈间歇性。以上的早期症状一般都要持续3个月以上,到了经常、持续性发生并加重时则已不是早期了。

4.胸部胀闷或紧缩感 常伴有咽喉部干燥感。病人主诉胸前部始终有一种闷气现象,似有一物体堵塞,使胸内呈紧缩的感觉,在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

5.吞食停滞或顿挫感 病人吞咽食物时似有在某个部位一时停滞顿挫的感觉,这情况也非持续性,在病变发展后才逐渐明显。

容易引发食道癌的6个因素

1.饮食习惯 很多人喜欢吃热烫食物、油炸、腌制、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食物过硬而咀嚼不细等会诱发食道癌。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2.生活习惯 由于大多人长期吸烟和饮用烈性酒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喝酒更是直接伤肝,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脏伤了后,身体解毒能力也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和肿瘤。

3.环境习惯 食道癌的发生有地区性,在干旱剥蚀、低山丘陵地带相对高发,存在这种地理条件。土壤酸碱度与食道癌发病呈正相关,而与导电度呈负相关。食道癌高发区自然植被被稀疏,地表面,植被覆盖率均在40%~50%以下。这些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玉米、棉花、红薯等为主,蔬菜水果少,居民食用发酵霉变食物多。

4.致癌物质 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实践证明食用酸菜量与食道癌发病率成正比;霉菌:国内有人用发霉食物长期喂养鼠类,证实了霉菌诱发食道癌。

5.遗传因素 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食道癌具有比较显著的家庭聚集现象,高发地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现食道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

6.癌前病变及其他疾病因素 如慢性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黏膜损伤、食管溃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均被认为是食道癌的癌前病变。

如何预防食道癌

1.拒绝致癌食物 要禁食或者少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市售的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不吸烟;不酗酒。

2.营养合理 在每天的饮食中摄足够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2/3以上。

3.保护食管 食管是一切饮食必经之路,食物在食管内成团,有序进入胃内消化。生活中要是狼吞虎咽会使食管受损,不吃过热、过硬和刺激性强的食物。

4.药物预防 患食道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

食道癌的诊断方法

专家表示餐桌上的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食道癌,大家切莫掉以轻心。食道癌是可以诊断的,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食管内镜超声检查

食管内超声内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可以比较精确测定病变在食管壁内浸润的深度;可以测量出壁外异常肿大淋巴结;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别病变在食管的壁部位,这是诊断食道癌可运用的方法。

2.胸部CT扫描

在诊断食道癌中的作用众说不一,但对食道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断、预后的估计有帮助。

3.X线钡餐造影

该方法除极早期食道癌不易显示外,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充分调好钡剂,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多方位仔细观察和气钡双重造影,大多能发现食管黏膜增粗、迂曲或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发毛;或小的充盈缺损;或小的龛影;或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滞留等较早癌的征像,对此看来诊断食道癌也可运用这种方法。

4.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该方法简便,受检查痛苦小,假阳性率低,经过实践证明在食道癌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切实可行,总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是食道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5.纤维内窥镜检查

纤维光学镜逐步取代金属硬管镜,由于其可弯曲,照明好,视觉广,安全准确,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道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可靠方法。在早期食道癌中,纤维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

上一篇:春燥这样来缓解 下一篇: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