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

时间:2022-09-24 11:13:05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

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而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又积极倡导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因此极大的推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得广泛的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符合新课程教育的理念。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出发,尝试性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在二十世纪末期,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中便开始普及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广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缩小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还可能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我国小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从而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对语文产生一定的抵触感,最终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堂逐渐开始以合作学习为导向,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转化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合作学习含义及基本要素

从现代教育角度来看,对于“合作学习”并没有一个确切、权威的定义。美国的约翰逊教授(合作学习的代表性人物)认为:“合作”是团队中的所有人怀着相同的信念去一起完成同一个目标,在这个完成目标的过程里面,团队中的每个个体都尝试获得既能够利于自身,也能够利于团队中其他所有个体的结果。

对于合作学习,笔者认为其必须包含以下几点基本要素:第一,情感态度。学习并非一个机械化的运动过程,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体的情感态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有效性也非常重要;第二,社交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体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要使“合作”能够真正的产生效用,就必须以社交技能为基础;第三,协同互动。由于小组中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在进行合作学时就必须要有一系列的互动,来使各方的思想、行为达成一致,这正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外在形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传统教学模式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突破了这点。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而这段期间教师也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并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例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某些小组可能会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而这些困难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延伸点或者盲点,而这样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进行调整。

(二)开辟数学教学新领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合作学习的观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持续发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批判态度,进而突破传统小学语文对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片面强调的局面。当前合作学习意识没有真正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而过于的教学更不会谈合作学习,当今社会合作交往比竞争交往更加重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崇,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次改革,进而为教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课前科学分组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

对整个班级进行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以学生自愿为前提,并充分结合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储备与认知能力、学习兴趣等等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将班级内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若干小组,成员一般是以4人-8人为宜,保障每一名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具体的任务,并且分工明确。小组合理分配之后,教师还应该在合作学习之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敢于积极思考,大胆展现自己,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探究,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见解充分表达出来。

(二)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

小组学习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在问题设计上一定要重视,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当前学的目标与重难点,并考虑到整个班级学生的综合实际水平,设计出来的问题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展现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能充分体现出来。基于这些因素,教师设计出来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尽量是开放性的问题。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朗读全文并表示不懂的内容;然后教师继续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不能再生了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形成破坏了环境?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迅速拿出课前收集的资料以小组形式展开积极讨论,在讨论之后同学们相互之间分享讨论成果。通过在自主小组讨论学习中精心设问,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环境知识,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把握合作学习机会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率

学习是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学习领悟是自己的事情,不能靠他人来代替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在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快乐以后,再开展合作学习,老师要依照教学知识点的需求,掌握适合交流的机会。通常来说,讨论较难的问题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可以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认识不清楚时,组织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来使学生领悟。在学习后,小组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经验交流,把自己的快乐传染给大家。

例如:我们在《索溪峪的“野”》教学中讲解“水野”、“动物野”、“游人野”时,首先在课前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找出弄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问题进行汇总,教师再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尝试自我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一部分问题能通过合作得到解决,如水是怎么“野”的,动物“野”等都表现在哪儿?游人“野”而表现在什么地方?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在结合说明索溪峪是以奇峰秀水而著名的,这样让学生对索溪峪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了解索溪峪的“野”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我国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其着重强调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改善,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来改善传统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来提升的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努力学习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将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36.

[2]力强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02):674.

[3]李润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117.

[4]蔡登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7):28-29.

上一篇:做好新入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探究 下一篇: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