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粉饰问题及其防范分析

时间:2022-09-24 09:52:29

财务报表的粉饰问题及其防范分析

摘 要:财务报表,其承载和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更重要的是有效鉴别财务信息的真伪,着实弄清公司生产经营的真实状况,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本文阐述了财务报表粉饰的含义,危害,识别方式等相关问题,以及从我国范围内一些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通用粉饰手段入手,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努力保障广大报表使用者及其投资者的利益,保证经济的快稳发展。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防范措施

一、研究的背景

财务报表粉饰案的发生非常广泛,我国许多的中小企业,甚至比较规范的上市公司,乃至全球范围内著名的公司,其违规操作,抬高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法令人瞠目结舌。全球著名的美国施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复印机的生产商,被曝连续3年虚报了营业收入,其虚报金额远超出证监会与其和解协议上所估数额。我国天津的格林柯尔上市公司,其执行总裁顾雏军通过不正常的现金流,相关会计数据造假,以及勾结相关审计单位等手段对其公司营业利润进行了粉饰,蒙蔽了众多的报表使用相关者,直至东窗事发后,当时辉煌闪耀的格林柯尔瞬间倒闭退市。诸如此类的案件还有很多。

二、财务报表粉饰定义及两方面的识别方法

(一)若从法律的一面来看财务报表的粉饰问题,大致的可以分为2个层面:一种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粉饰。另外一种则是非法律手段的粉饰,它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采用人为操纵,即通过造假等手段来编制企业财务报表,达到粉饰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达到财务报表中反映的相关数据及信息是管理层所预期的效果,旨在向投资者表明其公司良好的状态。总而言之,其实际上就是作假,一种人为的财务操纵。

(二)流动性故障粉饰的识别

由于一些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生产资产的运营能力比较低,并且市场上对产品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因此这些企业的实际资产的周转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但报表使用者在资产负债表上所查看到的资产项目相关数据,其实际上并不是流动资产项目,从而使得企业的相关客户无意识的就高估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是指流动资产的相关项目的周转速度没有达到其评价的要求,而这种障碍有可能会导致对信贷人员的误导。不可忽略的是,企业的相关客户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误把非流动资产当做流动资产来划分处理,从而粉饰了其流动性,夸大了信用等级。

(三)利润表水分粉饰的识别

利润表中所反映的相关信息是企业各部门进行粉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所反映的与收益相关的指标是否含有水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用其来进行相关检测。

利润表的编制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计算的,以权责发生制为编制基础的企业利润表更易被人为粉饰操纵。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他们的收益很高,但是收益的质量却是相当的差,这就凸显了非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比重大。相应地,非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大多来自于对资产的处置以及对证券的相关交易,它不能够反映企业的核心力量。某些企业正是利用这些软肋,来人为抬高利润,通过对证券的短期投资交易获得收益,而对外的一些长期投资,则是用来控制其子公司,利用控制权去谋取其它的好处,但不表现在直接获取的利益上。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被粉饰的财务报表是隐瞒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会虚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重要指标,欺骗了广大报表使用者和投资者,干扰了国家对当前经济的有效判断,影响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危害企业发展

企业的管理层一般都是以出具的财务相关报表为决策依据,粉饰后的财务报表隐瞒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对决策者而言形成了错误的导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

目前,注会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好的拉拢客户,某些会计师事务所相互压低价格,或者与企业私下达成相关协议,根据客户的意见出具不真实,不公允的报告,误导报表的相关使用者与国家管理层,严重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四)危害会计行业工作者本身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做假账的行为,在整个社会各界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信任危机。目前来说,社会公众对于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相当关注,这种表现出来的不信任,对会计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财务报表粉饰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国家负责制定准则的部门要清晰的制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完善一系列具有质量性较高的准则。且准则与制度的制定在细节方面要尽量做到全面、详细、完善、合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造假者发生粉饰行为的时候,对其作出相应的法律惩罚。

(二)充分发挥各监管体系的监督作用

所谓的监管体系是由我国的相关财政部门以及审计单位,税务单位等构成。在这些部门中,企业与银行和工商税务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的紧密的,在监督体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各监管体系间的相互监管是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财务报表的造假粉饰。

(三)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法律常识

作为公司的管理高层,不仅要懂得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带头的去遵守它,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经营,所以对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强化单位主管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内部监督制度。企业要充分重视内部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企业要努力实践出一套适合自己内部使用的奖惩制度,这样可以在保证自身及企业利益的同时,还得到体制的制约。

(五)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

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对会计工作者的业务和能力上面,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会计岗上的工作人员都要拥有良好的生产经营道德感,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各自的法制感,另一方面要懂得自律,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维护自己的道德操守,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来办事。

(六)完善绩效考核的体系

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体制,彻改往日以经济相关指标为考核方式的体系,从而引出绩效考核体系。即要对企业的各项细化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评价,也要对企业在生产过程各部的协调、工作配合度、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的体系。

参考文献:

[1]田苗.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识别[J]. 企业导报. 2012(12)

[2]董利.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识别方法[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07)

[3]帅晓林.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其治理对策[J]. 财会通讯. 2013(02)

上一篇: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下一篇:乡村旅游与农业电子商务融合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