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原理\抓双基

时间:2022-09-24 08:43:16

回顾江苏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其注重基础、重视方法、突出能力、加强实验、贴近实践应用的命题特点十分明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但知识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知识范围的广度有所拓宽。物理试卷在遵循《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的同时,融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情景新,设问巧,信息多,角度宽,视点多,打破了传统的重、难点知识的划分,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

2010年高考物理复习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如何立足新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高三物理复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整体把握,分轮推进

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是物理命题的重点、热点。从2009年江苏物理试卷看,全卷15道物理题,其中属于核心主干内容的力学占45%,电学占40%。试题的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3:5:2的要求,其基本结构与平时训练题和各地模拟试卷题目基本类似,显示出了较好的稳定性,试卷的区分度和总体控制较为理想。从试题难易比例分析,考生在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上下功夫,就有了基本分。因此,夯实"双基"依然是复习备考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复习中,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注重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要求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清楚,紧扣其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注意物理学科不同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把握重要概念、定理、定律的内涵和外延,以不变应万变,并结合典型习题加以训练,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我们将物理高考复习分成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以块块为主,点块结合,做好查漏补缺,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筛选。所以第一轮复习形象比喻就是知识的一次整理。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侧重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上下功夫,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所以二轮复习就是对知识的打包。把这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综合起来,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训练为主,训练必须高效。习题必须精选精练适量,所以第三轮复习就是对知识的瘦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二、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五种能力:(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能力。在这五种能力中,理解能力首当其冲。在复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对重点知识与解题方法的复习。如:带电粒子磁偏转的圆周所在平面、圆心位置、偏转角、回转半径的确定等基本方法。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近几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实验是物理的基础,离开实验,物理科学就不会产生,更谈不上发展,所以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中必须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

能力是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行总结深化再应用过程中逐步提高的。因此在复习中,我们注意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选编习题做到浅、精、新、实,不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偏、难、怪题上,通过基本题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特别是2009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众多的似曾相识的试题,更加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重视物理思维容量大、方法有通用性、模型有典型性的常见题的训练,如下面这道题:

题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 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

求 (1) 恒力甲作用过程物体的加速度a1与恒力乙作用过程物体的加速度a2之比?

(2)恒力甲作用过程物体末速度v1与恒力乙作用过程物体的末速度v2之比?

(3)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焦,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多大?恒力乙做的功多大?

这道题前两个问题按一般思维方式分三段求解,但计算较繁;更好的是分两段,将前一个过程做匀加速处理,对比竖直上抛运动的解决方法,后一个过程包括反向后的运动作为一个完整的匀减速运动,由两个运动的位移关系列式求解,通过这样的分析点拨,使这种处理减速到反向运动的一类问题的方法得到深化;或运用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定义式求解,但要求思维更严密,还可以结合v-t图象求解;第三个问题可以讨论功的有关内容。

复习中通过这种典型题训练,引导学生对物理过程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联系实际既是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物理概念的规律要尽量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实际模型和情景,并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以便从中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形成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考试作为复习教学的基本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分层次训练:我校本届高三理科班按程度分成三个层次,试卷按程度命题,试卷中有两个较难题目给程度高的班级做,程度偏低的班级考卷另出一些基础题。2、易错题的处理:学生做错题是因为他们在对知识的理解上有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认识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很难通过一次甚至多次检测加以克服,如单摆摆球摆到最低点绳子的功率问题等。通过测试,发现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对每次考试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作记录,教师在下一单元考卷中掺入一些前面几章存在的典型易错题,如在曲线运动单元测试中发现速度分解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很低,下一次阶段考再出一个速度分解题目,这样采用"滚雪球"法滚动复习,收到较好的效果。3、训练学生审题能力:每次考试后针对学生"读错题、会错意"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讲析,引起学生的重视。4、训练答题速度和规范性:根据以往高考时有些学生答题速度慢、时间不够的情况,我们有意识加强答题速度能力的训练,平时考试在题量不减的情况下有意压缩答题时间。

三、突出重点,融会贯通

高考理科综合试题近几年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求改、求变的原则。经过研究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我们能初步明确今后考题的特点,把握命题方向,科学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突出主干知识,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答题技巧,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讲练并重,精讲精练精评

1. 讲:突出针对性,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2.练:以定时作业为主要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抓好运用知识能力的单元、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靠拢2006年《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

3.评:讲评练习时可突出两类问题:①学生错误率较高确又不属选题自身有问题的;②错误率虽不高却有分析的必要的,关键在对学生认识的变化有好处,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好处。讲评应主抓实质,“实质”即错误形成的原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自悟,同时要重视思维方法的灌输。讲评中“点击要害”和“引导反思”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应以学生的思维量和思维暴光量为一节课追求的目标。我们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没有"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而是"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

题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从A站出发沿直线AB 运动,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随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站的速度恰为零,已知AB相距为s,汽车在全程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题3、(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福建试题,25题)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以上两题虽然题面不同,情景不同,问法不同,但两题研究对象都是先加速,后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与减速时的加速度不同,且开始、结束都静止。我们认为题2是我们高三复习时的常见题,基本题,如果我们讲好它,学生能吃透它,当学生遇到题3时就自然会想到它们的运动情景,解题思路就会豁然开朗。

(二)组织专题讲座,进行学法、解法指导。

我们采用归类、对比方法进行专题复习,如对弹簧问题进行归类复习,使知识得以延伸和扩展。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两方面:⑴读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部份;读《高考说明》。⑵总结: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准备。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训练,提高应试表达水平。

学生在高考答题中,表达不严密、书写不规范,是导致失分的原因之一,尽管在《考试说明》中未把表达能力单独列出,但在理解能力涉及到的解释和说明;推理能力要求的"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实验能力中"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数据,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分析综合能力涉及的"解释"、"评价",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表达。学生说理、论证及表达能力较差,缺乏规范性,遇到说理、论证题更是词不达意,逻辑混乱,必须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抓住典型例题,先理解,然后让学生一字一句写下来,文字叙述不但要尽可能流畅,而且要符合逻辑,专业语言必须表达规范.各个符号要符合规定,作图要规范,数字答案要有单位,符合有效数字规则。

总之,高三物理复习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作为陪同高三学生一起冲刺高考的教师,真诚希望我的学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上一篇: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 下一篇:“文本体裁与学习方式”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