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的新体验

时间:2022-09-24 07:44:55

《打电话》教学的新体验

【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开始了,一位教师选择了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打电话》。这是一个既轻松又颇具时代气息的话题,我满怀期待地走进课堂。整节课的过程大致如下:

一、引入

同学们打过电话吗?如果老师有个消息要电话通知同学们,打给1个同学要1分钟,打给两个同学要几分钟?打给全班63位同学呢?揭题:真的要63分钟吗?咱们今天就来研究打电话的问题。

二、探究

出示:学校舞蹈队有15人,现在有个紧急演出,王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所有人需要几分钟呢?

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1.逐个打

可能受引入的影响,多数学生的答案是15分钟。根据学生回答,用树形图直观演示两种表示。方法一,教师分别打给每个同学,方法二,教师打给生1,生1打给生2……传递打。)

2.分组打

教师用发作业本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引出分组打的方法。

因为学生仅考虑分组并没有考虑时间变化,画出的图中每组人数是平均分的。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调整每组人数,逐步得出:分两组(8+7),用时8分钟;分三组(6+5+4),用时6分钟;分五组(5+4+3+2+1),用时5分钟。

至此整个教学过程耗时近20分钟。

3.找规律

究竟怎样打电话最省时呢?教师借华罗庚的名言引导学生:知难而退,退到原点。领学生从第一分钟开始,一分钟一分钟慢慢推想,形成下面的树形图。

此后让学生动笔尝试。大约5分钟后,孩子们完成了图,不过只有个别孩子成功地画出了树形图。教师仓促展示成功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倍增的规律。最后进入简短的口答练习,10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通知1023人要多少分钟?此时下课铃声已经响过7分钟。

【我的反思】

题材要广:从通知n个人要n分钟,到通知1023人只要10分钟,这前后强烈的对比,对孩子来说感受是强烈的。然而这好不容易有的发现,却只用于打电话这一情境,对孩子来说,可能会有“专法专用”、思考嘎然而止的感觉。这既不利于模型的广泛应用,也不利于这节课优化、运筹思想的迁移。书中只有打电话这一题材,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呢?

过程要易:这是一节公开课,可是学生学得并不轻松,很多时候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上网搜查,发现很多的设计,包括书上也是这么安排的。我让语文教师画出分组打的树形图,教师不是说难就是出现和学生同样的错误。而课的最终逐分打的树形图,我是画得很仔细才成功的。

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如果连教师都觉得难,这个知识到底该怎么上呢?如是不教孩子会怎样研究呢?我将问题抛给了10个孩子,结果有几人竟然3分钟内给出了答案。原来不教也可以完成教的任务。一周后我上了我的一节课。

【我的课堂教学】

一、情境引入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什么了?

生:老师在打电话。

生:学校里插满了彩旗,学校里可能要搞活动。

师:猜得没错,有个欢庆活动。彭老师接到了一个任务,要紧急通知舞蹈队的15个同学下午参加彩排活动。如果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通知15个同学至少要多少分钟呢?

生:不连等的时间要15分钟。

师:15分钟怎么打?

生:你一个一个地打。

生:你先打给生1,生1再打给生2,生2再给生3,一个传一个地打。

师:好方法,彭老师省电话费了,不过相对于金钱,时间可能更重要。有没有办法让打电话的时间少点?

生:你可以找人帮你打。你先打给生1让生1帮你打7个,你再打给生2让生2帮你打6个。

师:两组同时打,15分钟就变成8分钟了。(板书15 8)

师:这个时间是最少的吗?仔细想想他这个方案中还有什么没想到的?

生:老师,你在休息,你也可以继续打电话。

生:每组里知道消息的人也在休息,他们也可以帮助打电话。

师:让每一个知道消息的人每分钟都不闲着,能帮忙的都忙起来。可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每分钟到底有几个?这个问题好像很复杂,当问题很复杂时咱们该怎么思考呢?

生:有序思考。

师:OK,咱们就从第一分钟开始,一分钟一分钟地往后捋。你可以画图、你可以列表、你可以推想写算式,随你用什么方法,不过要注意让每一个知道消息的人都不闲着,看看通知15个同学要几分钟?再挑战一下通知100人要几分钟?

学生动笔研究,交流反馈。

师:知道通知100人要多长时间吗?

生:7分钟。

师:答案也是7分钟的举手。

80%的小手举起来了。

师: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研究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是列表的。

第一分钟老师打给生1,第二分钟老师和生1分别打给生2、生3,第三分钟老师、生1、生2、生3分别打给生4、生5、生6、生7,一个通知一个,每一分钟后知道消息的人数都是上一分钟的2倍,依次类推5分钟就有32人,6分钟就有64人,7分钟就有128人,减去老师就是127人。通知100人只要7分钟。

生:我和他的答案一样,不过我没有画图也没有列表,我是直接推想依次写的,第一分钟老师通知1人,这时有两个人知道了;第二分钟两个人通知2人,就有4个人知道了;第三分钟4个人通知4个人;就有8个人知道了;第四分钟8个人通知8个人,就有16个人知道了。16人减去老师,15个同学都知道了,2、4、8、16、32、64、128,依次乘2,7分钟就有128人知道了。

生:我发现这和细菌繁殖问题一样,1分钟后一个细胞会分裂成2个。开始有一个,第一分钟后就变成2个,第二分钟后就变成4个,第三分钟后就变成8个,第四分钟后就变成16个。n分钟就有2n个。减去原来开始的那个就是后来增加的。

师:除了细胞繁殖问题还有什么问题也是这样倍增的。(教师做折纸的动作)

生:折纸问题。

生:拉面问题。

师:原来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呀。无论列表,还是直接推想列举,彭老师都一下子看出了翻倍增长依次乘2的规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画图做得。(和书上一样的树形图,比较乱,不太容易看出时间和倍增的关系)

师:咱们一起来调整调整看,看一步步用图表示能不能一下子看出规律。

经调整,画图如下,教师是0,第一分,0打给1,第二分钟0和1分别打给2和3,第三分钟0、2、1、3分别打给4、5、6、7。

调整后的图在第三分钟时就占用着比表格更大的空间,扩张的力量更强,倍增的关系更明显,相对书上的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时间,还能看出每分钟的人数。

也许是因为图的视觉冲击力太强,一个孩子竟然想到了棋盘上的麦粒问题。在复述这个故事后,我们就细胞分裂问题研究了,如果一个细胞每分钟分裂成3个、3分钟后会有多少个细胞?如果每分钟分裂成4个、5个呢?最后在蚂蚁拖昆虫中结束该课。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大青虫,它拖不动,于是回去喊来10只蚂蚁,11只蚂蚁拖不动于是每只蚂蚁又回去喊了10只蚂蚁……

【我的再次反思】

折纸、拉面、细胞繁殖等问题是孩子脑中已有的问题,是孩子脑中相对独立的问题。当它们和打电话问题搁置在一起时,孩子从相似中找到了共性。脑中的趣题因结构性地打通,厚变成了薄,多变成了少。

打电话问题的数学思想是优化思想,优化的核心是不让每一个知道消息的人闲着。分组是孩子经验中有的,分组的目的是让孩子从经验中进一步发现问题的关键。至于研究有多少种分法,穷尽每种分法并非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理解这一点后我用“仔细想想他这个方案中还有什么没想到的?”一下子让孩子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退出了这一纠缠,进入下一环节。

只要意图是清晰的,要点是明确的,单一的方法只会是束缚,退出单一暗示课堂才会是思维活跃的舞台。无论是画图、列举还是直接推想,孩子都拥有了比书上更好的方法,享受了过程,感受了规律。

上一篇:巧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索 下一篇:指导检验方法 培养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