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作文中充满兴趣

时间:2022-09-24 05:12:14

让学生在作文中充满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皮亚杰)”。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兴趣浓,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乐而忘返;反之,则沉闷,事倍功半。就语文教学的目前状况看,教师大多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质量,学习者大多积极性不高,因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上的课要让学生感到新鲜、亲切、有味、直观、生动,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让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和信息载体。那么我们如何将兴趣这一好老师“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精彩,不仅能先声夺人,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而且会创造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出现最佳教学效果。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初始就有意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出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梦想成真》这节作文课时,以情激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魔术情境,以充满神秘感的魔术表演激活课堂,设计模仿刘谦变魔术这一新颖活动环节,巧用课堂小情景,营造乐学气氛。课始,教师先要求学生一边仔细观察,然后把所看到的情景用上:“先……接着……然后……”等一些表示连接的词语把魔术表演的全过程说清楚。接着教师故作神秘地举起左手往上一举、一抓、然后往右手一指,请学生描述观察到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想法。由此,学生深深地被这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所吸引,兴趣浓厚,课堂上反应热烈,身心跟着教师走,畅所欲言地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接着,教师一边表演一边适时指导学生观察、体会、表达,教学内容结合玉树地震灾区的粮食支援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学生感官获得了充分调动,教学过程中定格人物活动,观察观众的表现,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描写,然后交流自己真实感受,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结果 ,提示不足的方面,同时渗透观察方法指导及要求把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创作激情有如泉涌,以致于“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运用电教手段 激发作文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直观形象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电教媒体有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唤起了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的过程。如陈教师在上三年级习作《走进果蔬乐园》这节课时,课前准备了相关的果蔬图片及用一些水果、蔬菜做成的各种各样的动物。新课伊始,激趣导入:“同学们,看到桌上的水果蔬菜了吗?老师把它们请到大屏幕上,看看变成什么了?仔细看,认真记,比一比谁记得多。”接着大屏幕出现了:乌龟、兔子、毛毛虫、孔雀、小狗、小猪……一幅幅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图片把孩子们深深吸引住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并编出更多有趣的小故事,在学生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想象,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学生做完,有强烈的说的欲望,让他们及时在小组内与伙伴们交流,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思维的火花在不知不觉中迸发,越说越想说。由此降低了学习难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编一个小故事。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情。”作文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设计生动导言,引起学生求知欲

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要具有风度。语文老师,首先要是“语言大师”,课堂语言要体现智慧;要机智幽默有风趣,要准确、精练、优美,富有文学性、感染力。如黄老师在上人教版第12册口语交际《面对考试……》这节作文课时,通过“递进式”情境的设置让学生产生真实情感体验,对活动中产生的想法和感受进行适当描述时,黄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妙语连珠地评价:是呀,大意失荆州,以后做任何事可要细心;通过这件事,你吃一堑,长一智;没错,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细节决定成败;胸有成竹、泰然自若、悠闲自得、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五味杂陈的考试、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小事做起,关注细节……这样的语言学生听了不仅仅是享受,还可为选择这节课里所经历的事而写作时为同学服务。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态度的和蔼亲切,有亲和力的重要性。学生总不喜欢一脸严肃的老师的课吧!

另外,语文老师的教学风度还应体现在“治学”态度的严谨,处理课堂问题的大度等方面。严谨是一种工作学习的态度,学生必须具备,老师要身体力行“传染”给学生;宽容大度,对学生尊重,自然赢得学生敬爱,自觉向老师靠拢。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关键。

有位老师引借阿基米德的话说:如果有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一个地球,那么有滋有味地学习语文,将会撬起孩子的一生。做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循循善诱,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写作的乐趣,让趣成为我们作文课堂中的空气,使学生的每一次呼吸都能与其相拥;让趣成为我们作文课堂中的芳香,使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让学生能够愉快而高效地学好语文,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上一篇:听说读写并重,开展寓教于乐的英语情境教学 下一篇:如何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和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