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器乐进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时间:2022-09-24 04:47:27

刍议在“器乐进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摘 要】“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陶冶情操,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讲述了“器乐进课堂”教学中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器乐;学生积极性;培养;

一、引言

器乐表演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它可以启发人的思考,发展人的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文修养与素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素养和艺术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对于器乐表演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表现在中小学上,就是“器乐进课堂”如竖笛、陶笛、葫芦丝、口风琴、口琴、电子琴及各种打击乐出现在了音乐教学的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及文化情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研究如何在器乐专业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积极性方法

1.班级合奏。合奏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应用在竖笛上,该乐器简单易学,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只要有着正确的指引,从音阶开始用不了几节课就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学生尝到了吹奏竖笛的甜头后,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演奏歌曲,课余就会饶有兴趣的练习,竖笛便成了孩子们童年时代的一个“好伙伴”。合奏不仅仅是指全班同学的合奏,也可以是邻桌,比如三五人的合作,他们可以通过共同探讨,共同学练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合奏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合奏作为音乐的一种综合艺术,它包括音乐表演方面诸多知识和技能技艺,它不仅可让学生学习器乐的吹奏方法,声部的训练及合作能力,音准与节奏的把握,气息的控制与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演才能等专门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等综合美感,引起师生心灵上的共鸣。合奏能培养学生的和声感与合作能力。器乐合奏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合唱形式有着密切联系。器乐对于启发学生智慧,发展智力,增强自信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经过器乐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动作更敏捷,反应更灵敏,大脑更发达。竖笛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同学们通过器乐练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增加肺活量,利于防止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即兴演奏。即兴演奏是乐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有两点:(1)培养学生即兴作曲思维;(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两点也客观上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固定节奏即兴旋律:教师出示不同的节奏谱,或出示一段简短的节奏谱作为音乐主题,请学生分析节奏谱的情绪,能塑造什么音乐形象,可能表现出什么。然后确定一种合适的速度,即兴编出一段旋律演奏出来。即兴旋律填空:教师演奏一段旋律,中间空出一个乐句,由学生用即兴演奏来填补。旋律接龙:教师开头演奏一个乐句,学生一个一个往后接龙演奏,直至完成一个作品。即兴声部卡农:跟着固定的第一声部音乐,即兴作二声部卡农演奏。

3.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行为,积极强化是表扬、赞赏、肯定、奖励等正面行为。面部表情的积极强化。如微笑、肯定的眼神等。语言的积极强化。用“好”、“可以”、“对”等词语进行正面评价。也可通过归纳、重述学生的见解,进行积极强化。语言强化的用语不宜过头,强化的次数也不可过于频繁,以免产生负效应。

4.积极期待。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正面或负面的预期时,这种预期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乃至学习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在传递自己的期待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对高期望或低期望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必须注重要进行积极的期待,其往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5.课堂管理行为。课堂管理行为主要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对课堂中的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进行必需的但是合理的管理,它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经验与必需的技能。建议采用积极、正面的课堂规则,以激发课堂的正向氛围。尽量避免采用消极的、惩罚性的课堂规则。在执行上要让学生明了课堂规则,执行规则应始终如一,坚决果断,执行规则应采用积极的方法,要做到公正,赞赏,暗示,宽容,不惩罚,不小题大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以良好的行为控制问题行为。终止问题行为的方法如暗示(停顿、走近学生、眼神等),幽默,情境创设(竞赛、表演等),忽视,正面批评。

三、结论

1.现有的“器乐进课堂”越来越普及,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总结了“器乐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主要有采用合奏表演和即兴表演的方式,语言行为上的积极强化,积极期待,良好的课堂管理行为。

3.积极强化包括语言,面部上的强化,当然也不能过头。教师要对学生有积极的期待,这样也可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产生积极的效应。课堂管理行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和强化良好的行为,终止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黄海英.浅谈器乐教学进课堂[J].音乐周报,2002-06-14(6).

[2]孙丽伟.福建南音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0(2).

[3]张重重.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器乐教学――葫芦丝进课堂点滴体会[J].儿童音乐. 2009(12):48-51.

[4]孙红.青岛市“器乐进课堂”掠影[J].中国音乐教育,2010(05):24-25.等

上一篇:数据库课程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