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特色的“秧歌”品种――《凤秧歌》

时间:2022-09-24 04:37:54

【前言】最具特色的“秧歌”品种――《凤秧歌》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踩圈”也俗称“踩圈秧歌”,是专指“踩街”后的广场表演。表演队由具备演唱才能的“疯公子”、“丑婆”、“二小”及若干“女角”组成。表演由领唱者“疯公子”首先从绕场行进的秧歌队中,逐一点出各位女角并与其对舞的小型舞蹈表演。“踩圈”中的舞蹈动作幅度小...

“凤秧歌”仅流传在山西省原平县北贾村,是最具特色的“秧歌品种

原平县地处黄河之滨的古代中原地区,千百年来华夏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横贯东西的多种文化交融,使这块逐渐为汉族生活地域的民间活动,在拥有北方汉族传统歌舞共性的同时,融入了来自它方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与个性的民俗歌舞,其中的“凤秧歌”便是一例。

“凤秧歌”是在当地俗称“踩圈秧歌”基础上,自清末始融入了来自湖南等地的舞姿与唱腔,逐渐形成为融说、唱、舞一体的一种秧歌形式。该秧歌的特殊之处是当地艺人发现极具柔韧和弹性的柳条的突发奇想,而将其经拨皮、盘绕、蒸煮等加工后,一端固定于草帽顶部,另端末梢系稍重的红缨,装饰于表演“踩圈秧歌”的男舞者“草帽”之上,使表演者在边做“秧歌”舞蹈边摇动头部时,帽上盘绕的柳条即会被拉长、绕头飞旋,而一旦停止摇摆头部,柳条即可复位重新盘绕于草帽顶部。从此这种富有杂技性的道具,便成为北贾村“踩圈秧歌”的一道风景。后又经代代艺人将民歌小调和源于生活的幽默说唱表演融入其中,而被称为别于原“踩圈秧歌”的分外形式,被称为“分儿秧歌”。这种称谓逐渐被后人们音讹为“凤秧歌”而流传至今。

《凤秧歌》表演角色及人数,根据内容和表演场合而定。“秧歌”队伍的表演角色一般为:头戴红缨“草帽”,肩挎花鼓、双手持槌的“走街男角”,头戴白色高筒毡帽,鼻梁勾画白色“石榴”图案,戴夹鼻胡须,身着长衫,右手持折扇的“踩圈秧歌’’男角;男扮女装,头戴彩色绒球与扇形“花冠”、红头巾两端垂于胸前,身着彩衣裤、腰系彩绸的“踩圈秧歌”女角;头戴小生帽,对襟衣裤外罩敞身长衫,手持折扇,担任指挥舞蹈进程的“疯公子”;头戴蒙古族官帽,戴夹鼻八字胡,着长衫扎腰带、外披斗篷的“郎中”;头后梳翘髻,戴黑色抹额与插花,双颊勾画蝎子、蜘蛛,耳垂挂红辣椒的“丑婆”;头扎冲天辫,眉心点红点,着中式彩衣裤、披云肩、扎绸腰带的丑角“二小”等所组成。“凤秧歌”表演包括“踩街”、“踩圈”和表演小戏片段的“开轱辘”三部分,每部分之间既互有关联,又可独立表演。单独表演的“开轱辘”,又被称为“轱辘秧歌”。

1、“踩街”是指在走街串巷和广场行进的歌舞表演,除与其他“秧歌”具有雷同形式外.最具特色的是:“走街男角”在表演花鼓舞各种刚柔相济、洒脱大方舞姿的同时,用头部甩动帽上缀红缨的柳条,使其围绕自身有张有弛地呈现出:平面甩、竖面甩、斜面甩等使柳条频频飞旋的技巧。而手持小锣边击边舞的“女角”,在与男角的对舞中两髋随行摆动,上身与头部或仰或俯,形成男女舞者在动作幅度和力度上的相互呼应与对比。

2、“踩圈”也俗称“踩圈秧歌”,是专指“踩街”后的广场表演。表演队由具备演唱才能的“疯公子”、“丑婆”、“二小”及若干“女角”组成。表演由领唱者“疯公子”首先从绕场行进的秧歌队中,逐一点出各位女角并与其对舞的小型舞蹈表演。“踩圈”中的舞蹈动作幅度小、节奏快,女角在轻快舞步中多伴以髋、臂和头部的晃动;男角以充满阳刚之气的甩动帽顶柳条的舞姿和歌唱,成为表演的亮点而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快与情趣。

3、“开轱辘”是以“小场子”形式,表演传统戏曲片段和反映农村生活、生产及除恶反暴等故事情节的小戏。一般剧目有《担货郎》、《五峰山赶会》、《观灯》、《下四川》、《看地》、《秋收》、《小放牛》等。

“凤秧歌”旧时在春节期间除应邀外出表演外,灯节前后三天均在村内进行“上院”活动。“上院”活动是在规定时间的每日上午,“凤秧歌”队顺序前往预定宅院和大户人家,进行驱鬼逐邪、保佑来年平安及对新春佳节即兴致喜的简单表演活动;下午与其他多种文艺形式一起,进行“踩街”;晚上,再到各家门前围绕驱邪免灾的“旺火”火堆,进行“撵旺火”歌舞表演。虽然晋北寒风凛冽,但腾跃丈余的熊熊“旺火”与喧腾的“凤秧歌”带给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和欣喜相比,北国的严寒也就无人畏惧了。

“凤秧歌”表演特点可归纳为:“踩街”舞蹈轻盈舒缓、甩帽技艺独领;“踩圈”歌舞形式多样、风趣幽默热烈欢快;“演唱”形式说唱兼备,以清唱为主、以舞为辅,无乐器伴奏的特色“秧歌”。

上一篇:讨论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下一篇:论小学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色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