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4 03:27:07

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摘要],支原体肺炎有时有肺外合并症,易导致误诊。当以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不能完全解释时,应考虑支原体肺炎引起多脏器损害之可能,应及时查MP-IgM,以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微生物。MP感染不仅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能引起其他脏器,如心、肝、肾、皮肤的损害。我院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住16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损伤的患儿。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94例,女74例。年龄5~11个月5例,1~3岁18例,4~7岁44例,大于7岁101例。肺外表现时间在病程的2~13d内。春冬发病161例,秋季发病7例。

1.2 诊断标准:按吴瑞萍等主编的2002年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支原体肺炎。

1.3 临床表现

1.3.1呼吸系统表现。168例发热儿163例。其中>39℃者159例,

1.3.2肺外表现

1.3.2.1循环系统。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I和磷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心电图则显示非特异性ST―T改变20例。窦性心动过速(排除体温升高因素后)32例,频发房性早搏8例,偶发室性早搏3例,心力衰竭4例。

1.3.2.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22例,腹痛140例,肝大4例,腹泻24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

1.3.2.3神经系统。头痛13例,烦躁4例,头晕8例。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膝腿反射消失2例。脑电图仅有轻度异常、头颅CT、脑脊液检测都正常。

1.3.2.4淋巴系统。颈淋巴结增大7例,CT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增大4例。

1.3.2.5血液系统。白血细胞减少6例,血小板减少1例,中度贫血7例。

1.3.2.6泌尿系统。水肿、少尿6例,血尿6例,肾功能、抗“0”、肾B超均正常。

1.3.2.7黏膜和皮肤。紫癜1例。

2 讨论

2.1 MP是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它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染。除了引起肺炎外,还可引起咽炎、气管炎与支气管炎。

MP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还可引起呼吸道外的多个脏器的病理改变。在临床上,发病之初,有时,肺外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甚至比呼吸道症状更明显,而成为首发症状。近年来,文献报道肺外表现的已很多,MP还可引起心血管、神经、消化、皮肤、关节、肌肉及血液等器官病变。而且各器官病变之临床症状与实验室诊断指标大多无特异性。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肌炎。消化系统损伤则表现为腹痛、呕吐、恶心等胃肠炎症反应。肝则为中度功能损伤。神经系统以MP脑炎多见。泌尿系统则以水肿、血尿为主。血液系统中贫血、紫癜时有可见。皮肤、关节、肌肉损害及黏膜损伤也有报道。

2.2 本病,特别是肺外表现的病理机制,目前,医界知之甚少、甚浅。仅有3种假设:①免疫介导损伤。②直接损伤。③病毒介导损伤。

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发生机制,可能是MP抗原和人的心、肝、脑、肾、平滑肌有着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抗人体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致诸多肺外表现。当然,目前尚不能排除MP直接感染引起的可能性,它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缺乏典型性、特异性。而当肺外表现比肺内表现更突出的疾腐早期,就易导致误诊。也有文献报道,甚至缺少肺内(呼吸道)症状的MP肺炎。

2.3 对本病的诊断,现在多作MP-IgM检测,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决定性依据。

支原体肺炎诊断并不难。问题是,即使肺外症状掩盖了呼吸道症状时,要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并及时作MP―lgM检测,只有这样。才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上一篇:50例产褥感染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宫外孕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