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行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4 03:19:17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行车策略研究

摘要: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高,能耗低的优点成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之有效途径,而与轨道交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则成为轨道交通的作用充分发挥之保证,是轨道交通运输的核心。

关键词:轨道交通,系统分析,策略,组织行车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的交通系统作为大中型城市的基本交通设施,是城市中仓储物流和人群高效流转之基础,是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城市的布局和形态能够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而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也能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两者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随之进一步加快,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城市居民的出行量以及出行强度都增长迅速,对出行质量之要求愈来愈高,这些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国内外之实践表明,单纯依靠拓宽道路以及修建高架桥等措施已经不能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甚至有可能加快城市资源的消耗,威胁城市的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而轨道交通依靠其大容量,高速度,低能耗的优势,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解决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问题最有效途径之一。

经历过大中城市快速发展的不同历史和时期,城市大众交通系统已经经历了马车时代、电车时代、公交时代,正步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时代。一般来说,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是以轨道运输作为主要技术特征,在城市的公共大众客运交通运输系统之间具有中等及以上客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为市区内的公共客运来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根据交通构筑物形态、运输车辆类型、运输站点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按照建筑物形态和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

(1)地下铁路:位于地下隧道内的那部分称之为地下铁路;

(2)地面铁路:位于地面的铁路称之为地面铁路;

(3)高架铁路:位于地面之上的高架桥的铁路称之为高架铁路。

1.2 按运能范围和车辆类型划分

主要有地铁、轻轨、独轨、有轨电车和客运自动轨列车、自动导向交通、微型地铁、胶轮地铁、索道等,其中前四种最为常见。

大力兴建城市大众交通运输系统是比较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的实际经济和人口情况,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公交系统为支柱的原则,在大众公交的发展工程中,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强以快速轨道交通作为骨干的快速发展方针,这也是解决大中型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要遵循地上交通和地下交通平行的原则,城内交通和城外交通相互衔接,快速轨道交通与其他各种形式的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逐渐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支柱的多钟功能以及多元化的城市交通综合的运输管理体系。

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容量巨大,速度非常高,能耗相对极低的符合绿色交通原则的出行方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现状以及轨道运输的自身极大优势决定了轨道运输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交通运输管理中具有的支柱地位。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我国大中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前期目标是:从现在开始,花费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争取努力建成涵盖地铁和轻轨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系统达到两千公里,努力使城市人口在五百万人之上的超大现代化城市,大中型轨道交通运输和管理系统承担的客运量尽量达到城市总客运量的百分之五十,个别城市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上下。为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今后我们国家每年需要投资并建成四十到七十km的地下铁路或轻型轨道交通系统。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以下研究方法并贯穿于本文的研究中。

2.1 系统研究的方法

从宏观入手,重点研究不但涉及到抽样调查、模型建立、理论预测等基础内容的研究,也涉及到了大中型城市的大众公交系统,规划格局和治理环境等各个专项,彼此间的重要研究成果会相互渗透和影响。我们必须在轨道交通运输和管理这个比较宏观的的系统层面上,贯穿统一的思想辩证和实际研究,才能让每一个子项的研究结果更加充满说服力和可信度,即使我们必须要从个别子项加以考虑,也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和科学的方法。

2.2 渗透着规划理念的运输组织管理方法

实际上的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是极其复杂细致的工作,除了受所能够获取的数据制约之外,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对解决交通问题的有针对性的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运输组织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艺术。

2.3宏观与微观的方法

宏观的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研究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结构、骨架、通道,或者用于考虑长远的、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和城市间的轨道交通之间的协调关系;微观的方法则是更多运用于解决轨道交通的各运营组织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组织好轨道交通的运营等问题上。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线路规模化和网络化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在针对单一结构的运输组织形式不可能再适应今后的大规模的公路网结构,需要有与路网的结构相适应的基于路网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行车策略研究。

典型的单纯的使用传统方法,即站前站后折返,其列车的最小折返间隔时间都比列车的最小追踪间隔时间要大很多,二者不互相适应,成为轨道交通系统行车密度的关键,而且前所述所示的站前或者站后折返站的典型站形为最简单的站形,其折返间隔时间上网计算值是理论值,既没有考虑要配置一些必要之配线,又没考虑轨道交通系统行车时所产生的偏差,以此为基础而计算的列车最小的折返时间间隔值是最小值,若考虑以上因素的话,列车最小折返时间将会更长。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兴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己经不再为院校和研究所做的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向已经转向技术以及管理等比较具体的领域。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到了技术化和网络化以及多样化的崭新阶段,就像己经开通的重庆单轨和武汉轻轨还有广州采用的线性电机驱动交通系统,首都机场的三期工程所采用的自动导向系统等。

参考文献:

[1]杨杰. 基于路网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行车策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06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相关探讨 下一篇:城市建筑给排水中节能环保理念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