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力挖掘小学语文育人功能

时间:2022-09-24 02:41:58

鼎力挖掘小学语文育人功能

摘 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育人;语文素养;能力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要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水平、知识水平等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要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进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借助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感恩。例如,在教学《“妙极了”与“糟透了”》时,在导入课的时候,我向学生播放了《跪羊图》,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中阅读文章内容,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感人的歌词中体会父母的那份无私的爱。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的评价相差这么大?(2)你认为“妙极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3)你认为“糟透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行阅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父母之间的爱,进而使学生学会感恩。

我们还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在教学《高原》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幅壮丽的高原景色,之后,我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蔚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清澈的湖泊”等,再一次让学生在美丽的图片展示中感受高原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单一地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采取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搭建演讲平台,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等。下面以教学《鞋匠的儿子》为例,授课时我采取的是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并使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文中谁的态度先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议员们为什么要嘲笑林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鼎力挖掘教材的价值,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同时,促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卞素玲.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02).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园区实验小学校)

上一篇:调音定调弹好前奏夯实基础 下一篇: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