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01:04:22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为产科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为59.4%,观察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为90.6%,观察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关键词:家庭化护理模式;产科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25-02

产科产妇作为医院收治的特殊人群,近年来,收到了社会及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部门成为了各大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各科室产妇的护理服务任务,据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产妇的治疗及康复具有促进作用。产科作为临床的重要科室之一,产妇的分娩离不开护理服务,由此可见,探讨优质的产科护理对产妇的分娩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女性,产妇的年龄范围为19-35岁,平均年龄为24.4±2.9岁,产妇的孕周范围为29-40周,平均孕周为36.5±2.4周。64例产妇中,初产妇49例,经产妇15例。将6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产妇的入选标准为:产妇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产妇无意识障碍;产妇无精神疾病;产妇对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告知其产前注意事项、饮食事宜等。观察组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治疗方法为:(1)产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在产前,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访视,与产妇进行交谈,告知产妇主分娩相关事项等,护理人员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消除产妇紧张、忧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并鼓励产妇建立自信。(2)室内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定期对产房进行通风、消毒,清洁室内灰尘、调节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保证环境舒适。(3)在产房内配置日用家具、电气等,如配置电热水器、冰箱、微波炉、电视、电脑、沙发等,使产房具有家庭般温馨的环境。(4)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产前健康知识及分娩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有一定了解。(5)分娩过程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加强巡视,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在产妇旁鼓励产妇,使其建立自信,达到减轻分娩疼痛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防止意外事件发生。(6)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后,指导其进行合理饮食,告知产妇可食用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提醒产妇切勿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及护理满意率。护理结果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总满意率=(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比较

由表1可见,对照组32例产妇中有19例为自然生产,自然生产率为59.4%;观察组32例产妇中有29例为自然生产,自然生产率为90.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自然生产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由表1可见,对照组32例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62.5%;观察组32例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产科的住院人群较为特殊,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产妇在分娩后机体免疫力较弱,较容易发生感染,所以,产妇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据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产妇的治疗及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做好产妇的护理服务工作对保障产妇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科护理作为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之一,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关于产科护理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家庭化护理模式正在临床兴起,家庭化护理模式因具有诸多优点而被产科广泛应用,其优点有:能为产妇提供如家庭般温馨的环境、优质护理能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降低产妇的恐惧及焦虑情绪、科学健康的护理能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避免外界所致的感染、能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家庭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果发现: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护理组的产妇,其自然生产率及护理总满意率明显较高。本研究为产科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洪英.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8(13):127-128.

[2] 王小亚,鱼秀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探究[J].吉林医学,2014,35(26):5917-5918.

[3] 刘丽春.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1):129-130

[4] 李亚玲.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10):1738-1740.

上一篇:颅脑显微外科手术塑料软管的革新 下一篇:不同容量小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