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 走出特色转型发展新路子

时间:2022-09-24 12:49:52

陕西铜川 走出特色转型发展新路子

铜川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1958年建市以来累计生产原煤6亿多吨,为共和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计划经济时期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使铜川一度陷入“兴也资源,忧也资源”的困境。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紧紧扭住转型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寻思路,凝聚力量拼命干,推动“煤城”在转型中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铜川转型工作已走在了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的前列。

积极争取解难题 “煤城”迎来新机遇

铜川因煤设市、先矿后市,煤炭资源的开采造就了铜川曾经的辉煌,也因此成为陕西省继西安市之后设立的第二个省辖市。面对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产业“一煤独大”、环境污染严重、民生问题突出等矛盾和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铜川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不等不靠,以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区为标志,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探索之旅。但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仅靠城市自身的努力,难以在较短时间摆脱“矿竭城衰”的危险。

在积极探索新思路、新路径的同时,铜川市委、市政府主动向中省汇报铜川资源开采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争取中省支持。2008年以来,铜川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城市和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并给予了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为铜川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铜川的转型工作还被纳入陕西省“一市一策”战略,并与28个省级单位签订了促进铜川转型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政策支持、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方面给予了倾斜。

大胆探索谋发展 “煤城”迈上新征程

资源型城市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复制,只有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才能有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铜川古属京畿之地,是药王孙思邈故里,具有深厚的养生文化、佛教文化、耀瓷文化、红色文化、书画文化、民俗文化底蕴,是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藏,更是铜川转型再崛起的内在优势。

铜川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把转型作为铜川最大的任务和最大的新常态,先后编制出台了《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铜川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转型发展目标。按照“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之‘锁’的‘钥匙’”的论断,坚持把文化兴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中医药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口,促进铜川迈上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转型发展的新道路。

2011年以来,以弘扬和传承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和首届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成为国家同意保留的全国目前唯一的中医药文化类节庆活动项目。铜川以文化引领转型的做法,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文化节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已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真抓实干显成效 “煤城”呈现新变化

2008年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推动转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336亿元,是2007年的3.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是2007年的6.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亿元,是2007年的4倍;地方财政收入23.11亿元,是2007年的3.83倍。

一是经济转型取得初步成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上“新”不弃“老”、喜“新”又改“旧”,一手抓煤电铝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循环发展,一手抓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文化旅游、中医药养生等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壮大,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全国范围煤电铝水泥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坚持把发展循环型工业作为重要抓手,打造董家河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和循环化改造基地,煤电铝水泥大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形成。通过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电企业技改、水泥企业上大关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产业在困境中稳步发展。按照做精、做优、做特的思路,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铜川苹果、宜君核桃、陈坪大樱桃成为铜川亮丽的名片,果牧药菜特色优势逐步呈现。装备制造、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接续能源、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总收入达到65.61亿元,是2007年的15.6倍,接续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30%以上,非煤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7.6:62:30.4调整到2015年的7.2:60.7:32.1,实现了经济发展由资源产业单极拉动向多元产业协同驱动的转变。

二是社会转型呈现巨大变化。坚持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民生。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全面消除了城镇“零就业”家庭,新增就业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7年的4.3%下降并稳定在3.5%。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工程,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6.2万套、425万平方米,解决了20万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77平方米,位居陕西省第三。实施居民收入倍增工程,7.6万人实现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237元和9169元,分别是2007年的3.34倍和3.49倍。“双高双普”创建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稳步推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药王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被列入陕西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两馆一站”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率达到100%,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实现了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县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9%,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3%。铜川群众幸福指数位列陕西省第三。

三是生态转型取得可喜成绩。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重点示范项目,创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工作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表扬。不惜牺牲GDP,痛下决心淘汰9万吨电解铝落后产能、53条污染水泥生产线和400多家污染型“五小”企业,万元GDP能耗降幅居陕西省第一。全面开展水泥粉尘污染、煤烟污染、水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210国道沿线和药王山周边环境综合治理,2015年优良天数达到269天,比2014年增加40天。实施绿化铜川“五大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43.9%提高到46.5%。成功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城市面貌实现了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变。铜川宜居水平位居陕西省第二。朱q秦岭以北两次野化放飞活动在铜川的成功举行和第二代朱q的成功繁育,成为铜川生态环境改善的鲜明例证。

四是城市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坚持把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区、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市场化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城市规划区面积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10平方公里。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拔地而起,已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西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北市区改造提升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舒适度明显提高。耀州区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区县。照金、董家河、黄堡、陈炉、彭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照金成为全省旅游景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样板,无伤痕开发、市场化运作的“照金模式”在全省推广。2个部级试点村、15个新型农村社区和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进展顺利,城镇化率达到63%。建成了一批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城乡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高点谋划谱新篇 “煤城”孕育新希望

2015年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铜川在“十三五”实现深度转型、系统转型的重大问题,超前谋划更高质量和水平的发展,提出了“以深度转型、追赶超越为主线,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共建共享、开放融合六大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体系构建、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特色农业提质、文化引领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保障、创新能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民生共建共享、美丽家园建设十大工程,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实现了铜川转型思路的新升华,描绘出了铜川“十三五”转型发展的新蓝图。

为了对铜川“十三五”的转型发展集聚更大势能,铜川市委、市政府深谋远虑,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国企进铜”深化务实合作活动,与67家央企、京企、陕西省属企业、民营及外资企业集团签订项目84个、涉及金额588.15亿元,为“十三五”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铜川市市长杨长亚说,“国企进铜”、“京企进铜”是铜川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与大企业战略合作,实现铜川深度转型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市委书记郭大为说,铜川已站在新起点,“十三五”将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理念”和“五个扎实”的要求,自觉把“三严三实”贯彻到转型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着力在深度转型、系统转型上下功夫,力求使转型不失速、质量有提升、群众得实惠,努力使铜川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上一篇:镇安县干部扶贫感悟 下一篇:新疆“十大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