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视角下论农村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

时间:2022-09-24 12:33:39

唯物主义视角下论农村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

农村文化自觉植根于当地物质基础,并通过引导农户的经济行为又影响着这些物质基础的积累。在这样的唯物辨证关系下,便构成了农村文化自觉途径构建的内在规定性。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思想文化,则构成了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内生因素。从农村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构建而言,则需要从途径的形成机制上再进一步进行唯物主义思考。农村文化自觉唯物主义实践途径从总括层面来看待“文化自觉”,其包括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等三个要素。将其具体到农村文化自觉中,则体现为农村群体在以上的作为。之所以强调农村文化自觉,可归因于这样几点考虑:(1)城市化进程使得广大的农村区域并入到了城市范围,但处在这一区域内的人口却较难适应城市文明所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是一种商业精神的“侵蚀”,更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与传统方式之间的冲突。(2)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全面展开,若将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融为一体进行发展,那么作为微观主体的农户首先就应在观念上抛弃原先自给自足的生产意识,并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的竞争意识。不难理解,农村文化自觉植根于以上物质基础,并通过引导农户的经济行为又影响着这些物质基础的积累。在这样的唯物辨证关系下,便构成了农村文化自觉途径构建的内在规定性。一、对农村文化自觉的理解文化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但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思想文化,则构成了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内生因素。因此,以下将以思想文化为考察对象,分三个方面来展开理解。1.自我觉醒。农村文化的自我觉醒,体现为农村群体主动扬弃区域传统文化的过程。扬弃即保留“好”的部分且抛弃“坏”的部分。这种价值判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而根本取决于当地区域农民所持有的主流价值取向。那么是否这种自我觉醒是依赖农民的思辨来完成的呢。实则不然,伴随着商品经济浪潮的来袭,以及对自身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切身体会,这些客观现实都通过农民的社会实践而被能动的印入到了他们的观念中。从而,在追求更高生活、生产质量的需求驱动下,推动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组分的解构。2.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成为了推动农村文化自觉的不歇动因,该动因具体通过否定之否定的社会实践来提升农村群体的思想文化境界,并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建立起他们的文化创建意识。那么自我反省又怎样产生的呢。答案的找寻仍须聚焦于物质层面。具体而言,他们所处的广大区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诸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发展等都在影响着他们切身利益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或已有制度的反思。从而,也就逐渐在他们的脑海里植入了自我反省的思想文化自觉。3.自我创建。作为最高级的自我创建,是农村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在客观看待外来物质因素来袭的同时,还应建立起符合本地区实践要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通过发挥农村群体的首创精神,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农村文化的自我创新机制。受到我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束缚,广大农民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获得文化自我创建的能力。因此,这里应充分发挥农村中精英阶层的能动性,从而为思想文化的自我创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理解基础上的唯物主义思考上文基于文化自觉内涵的理解,本身就建立在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础之上。但从农村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构建而言,则需要从途径的形成机制上再进一步进行唯物主义思考。1.农村文化自我觉醒的思考。如何形成农村文化自我觉醒的机制,惟有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辨证关系下来获得。对于前者而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实中的农村经济已从传统的小农特征转变为了以商品为主导的货币交换经济。因此,这一客观存在性便从农村群体的观念中得到了能动的反映。该反映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现代与传统意识的矛盾、先进与落后意识的矛盾。但随着农户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这种矛盾内部二因素的力量必要会向现代和先进意识方面倾斜。最终,获得农村文化自我觉醒的物质基础。2.农村文化自我反省的思考。恩格斯就人类的主观需要进行了三阶段的阐述,即由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分别是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现状来看,人群已普遍面临着从生存需要向享受需要上的跃迁;甚至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村群体进入到了发展需要的阶段。而这一切的都归因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结果,也归功于农村群体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所获得的增量成果使然。由此,在不断满足自我合理利益诉求的内生驱动下,必然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自发形成自我反省的动机,该动机实则来源于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革命性与否。3.农村文化自我创建的思考。在上文中已经指出,若要实现农村文化的自我创建则需要农村精英阶层的参与。所谓精英阶层可以从他们所处的需要阶段上来考察,及他们已进入到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层次了。那么何谓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则需要建立起超越现状的创新精神。从思想文化的创建角度来看,具体体现在尝试建立起乡土文化与商品经济文化的融合,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其中。那就是追求村社环境中的和谐与共生。三、思考引导下的实践途径构建根据以上所述,农村文化自觉的实践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农村文化自我觉醒的实践。“穷则思变”这句古话,也精辟地概括了以上对应的唯物主义思考。因此,若要推动农村群体在思想文化上的自我觉醒,首先应在当地建立起夯实的物质基础。这就意味着,大力发展农村区域的各项物质文化事业,则成为农村文化自我觉醒的前提。在发展中应注意实践途径各节点的轻重缓急,须从改善农户的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从而应带领他们遵循比较优势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比中使他们逐步实现农村文化的自我觉醒。2.农村文化自我反省的实践。农村群体的思想文化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且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进行又会改造和调整他们的思想文化组分。这就告诉我们,在推动当地物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诸多的挑战和挫折。而这种挑战和挫折主要却来自于农户自身的思想倾向性。由此,在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下的传帮带,以及相应针对农户培训的开展,便能在有目的的引导下实现他们在思想文化中的反省意识。3.农村文化自我创建的实践。农村文化的自我创建是有目的和价值取向的活动,而这也只能是已处于发展需要阶段群体才能主动意识到的活动。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其中的和谐元素便成为农村文化自我创建的目标指向与价值判断。实践表明,商品经济这种外来事物在提升农户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建立新时期的家族和谐关系和邻里互助关系,便依赖于农村文化的自我创建来实现。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四、小结本文认为,农村文化自觉植根于当地物质基础,并通过引导农户的经济行为又影响着这些物质基础的积累。从农村文化自觉的实践途径构建而言,则需要从途径的形成机制上再进一步进行唯物主义思考。

参考文献:

[1]增强文化自觉打造文化强县[J].新农村,2012,(1).

[2]王燕.农村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宜春:宜春学院学报,2010,(10).

[3]朱婧文.论农村图书馆的困境与出路[D].太原:山西大学,2007,(6).

上一篇:浅谈大学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特点展开教学 下一篇: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