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哲学范文

时间:2023-02-24 08:21:04

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唯物主义;人本论;局限性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流行的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唯心主义论和影响广泛的宗教论,唯物主义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权威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结束了这一局面,费尔巴哈作为激进派的代表,对唯心论和宗教论进行大胆的批判,使得唯物主义树立起了新的权威性,肯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提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为唯物主义向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在大学时曾学习过神学,不过没多长时间就对其失去了兴趣,随而转入哲学系师从黑格尔学习哲学。早期的费尔巴哈也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拥护者,但是对于宗教思想却持反对态度,对宗教中的神论进行了批判。随后他出版了许多著作,批判宗教带来的危害,将宗教与哲学对立起来,呼吁人们从宗教论中脱离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随后又写了著作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摆脱了自己青年黑格尔派的身份,客观的指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存在的错误。他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论中关于存在和思维的关系是错的。黑格尔认为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费尔巴哈指出了其错误性,存在是客观的事实是思维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思维是存在发展产生的结果,存在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相促相依的才对。

人本哲学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关于自然,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外界所影响。提出了自然界是事物感性的和,不是产生出来或者被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一直独立存在的实体。自然界的变化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变化的原因是其自身所产生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事物存在的形式为时间还有空间,又提出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先于意识,是决定意识的起因,意识是物质作用后的所反映的结果。关于人,费尔巴哈认为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一体的,人和自然界不可分割,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基础所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思维和身体来了解自己。人是思维、存在、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人的感性先于理性而存在,思维需要通过大脑的活动所产生,大脑是存在的实体,感性决定了理性的发展。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大观点,费尔巴哈认为神是人们由于需求所幻想出来的,并不是宗教论者所说的神是本来就存在的,神创造了人,而是人们自己通过思维需求创作了神,是人们由于利己关系和依赖感所想象出来的,对社会只有副作用,会阻碍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揭露了宗教的性。

费尔巴哈对真理的存在客观性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不过这里所说的实践仅仅指的是人们日常的生活交往等,并不包含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费尔巴哈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认识的重要作用。费尔巴哈的认识只是直观的反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优缺点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比起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存在理论上的优点。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强调了人和自然界以及二者的关系。即自然界是客观存在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实体,并不受人的干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不断发现和改变自身。感性一词在菲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提出,标志着唯物主义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管是人还是自然界都具有感性的特性,事物具有了感性面才称得上是真正存在的客观实体。费尔巴哈将人作为其理论观点的根本,认定人能与自然界相互作用,达到客观现实的统一。同时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人本身的感性和自然界的感性共同决定了事物存在的根本属性。菲尔巴哈将黑格尔所表达的抽象的东西变为了客观真实存在的事物,将黑格尔的精神理论代替为了人和现实的人的存在,从理性带进了感性的世界。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和对宗教的揭露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原型。对事物的客观性的肯定和对人本哲学的阐述,为唯物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然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同旧唯物主义一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摆脱不了抽象性,单单把外界看作是自然界和人两个实体,所谈论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界,只是抽象的感性的对象,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自然界,从实践中理解自然。费尔巴哈对自然界的看法只是直观的感受,并不具备现实意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人的解释也是直观上的,感性的认识,只认为人是抽象的单一的个体,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想当然的认为人的活动就是人类的活动。费尔巴哈没有明白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其制约并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来,所以很难完全摆脱唯心主义的特性,受其影响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不全面,不够客观,错误的认为感性的世界是一直客观存在不受影响的永恒体,没有发现时代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都对所谓的感性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观的、简单的对人和自然的感性理解是费尔巴哈唯物理论的主要缺点。

参考文献:

[1]赵家祥.《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实践观点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4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25

[本刊网址]http://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确立,是哲学史上重大的革命性变革。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全新的概念和视觉来阐述的,其中区别于其他哲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的建立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逐渐发展建立起来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这时候的哲学称作“实践人道主义”,他这样写道:“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这里所说的“实践人道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前身,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其肯定了实践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要完成对理论的验证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写到“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文中深刻的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理论,揭露了唯心主义的历史根源与错误理解,并明确地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化为了对立面而存在,“唯物主义的对立面一绝对的、即至高无上、无拘无束的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意义上的建立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提出的。在该著作中,马克思系统的、深刻的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直观的,没有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自然产生的影响,因此是片面的,即“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则认为唯心主义过分的、忽略实际情况的夸大了人的主观意愿,认为人的精神和意愿是万能的,这显然是荒谬的,是脱离了现实的。“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而作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新的唯物主义,亦即实践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概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来,马克思所提出的实践是“一种主体人的‘感性活动’、‘客观活动’、‘现实活动’,实践活动是可以凭着人的感官可以真实感觉到的客观过程”。此外,马克思还认为这种实践是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是主体人主观的、能动的改造自然、客观世界的一种活动,非感性的,这是主体人特有的能动性的体现。这是明显区别于唯心主义并且和旧唯物主义有着本质不同的全新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展现。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是将唯物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结合,即马克思认为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决不能单从主观意愿去理解,而是应该将要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从实践和物质的辩证统一中去理解,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实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实践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第一次明确地指出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建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而从这个角度出发,马克思也得出了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即“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抽象的”、“孤独的”,是在社会实践中所建立的复杂的关系网,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整个德国的旧哲学,并总结了其所建立的新世界观的论述,也建立了与之对立面的新的唯物主义,对于“实践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做出了详细解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

此外,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还要弄明白其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可以说,这三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同角度的观照。历史唯物主义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种概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队历史观的说明,“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而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的概念在费尔巴哈哲学中是完全分离的,可以说这是与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更是将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他在《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现代唯物主义”,并在《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则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1886年写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中的漫游》中提到的,普列汉诺也在1891年写的《黑格尔逝世60周年》一文用“辩证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实践唯物论(实践的唯物主义)指马克思哲学世界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论不是强调实践作为实践活动对理论、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唯物论,也不是以实践为对象的唯物论,而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唯物论。

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特点,首先是实践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为了生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通过劳动去创造,而这就是社会实践,包括对自然的改造。其次,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社会革命的推动,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对现存的秩序进行根本性改造的、诉诸社会革命的、实践性的体系”。

实践唯物主义第二个特点就是历史性。它是马克思通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现并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凭靠意愿思维去想象得到的,旧唯物主义是超越历史条件的讨论物质、意识、人等概念的,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则是将抽象的转化为具像的,类似商品生产、流通、消费这样的过程的。

四、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及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坚持反对脱离实际的哲学研究,只是依靠臆想去创造所谓的联系,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相反,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的哲学精神才经得起现实的考验,也才是有意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的哲学体系,他强调用“实践”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敢于发现和揭露生活中的矛盾,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从而为人类改造世界奠定基础,这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面对现实,应该用一种批判的、革命的、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这就是真正哲学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体现。

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市场经济则是强调人的主观选择和能动作用,不再只是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价值。而实践唯物主义正是强调世界是变化的、客观的、有规律的,人面对这样的客观世界时不是听天由命,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探索、发现、改造这个世界的,拥有着自主选择、主动创造的能力,这也是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

另一方面,当今中国随着传统文化和国学精神的丧失,人的精神和信仰缺失等问题的凸显。对于当代的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但我们如果学着马克思,学会运用实践的观点态度去观照世界、去思考自我,未尝不能有一些精神收获。还需强调的是,“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理解、把握存在,言说、评价存在,阐释、诠释存在的全部秘密;规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意蕴、诉求和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所以,只有学会了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才可能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而不是学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

五、结语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特性 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5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其他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重视自身的实践意义,它可以从实践出发来解决一系列悬而未决的哲学基本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已经表明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是对人与世界问题的最高抽象,也就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能够揭示出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性原理。由此可知,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以实践为中间媒介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世界的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可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一系列实践基础上创造出属人世界。因此,实践对认识论和世界观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实践唯物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物质的自我运动解释了自然界、生命有机体以及人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出系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进行解释和描述的现象越来越多且情况复杂,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不免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表述产生了迷失。本文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基础上讨论实践唯物主义为何会在表述中出现迷失。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条件和学说,因此从阶级的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学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是息息相关的。

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身的解放就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又是与整个人类的命运、前途密切相关的,正是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这样一种革命运动,才使得人类真正进入到了自由的社会以及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等简单化和尖锐化,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却造成社会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积累,生产资料在资本家手中积累,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劳动者却走向极端的贫困。没有生产资料,没有自己的财富,所以这样一种对立使得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阶级对立更为简单,更为尖锐。所以阶级对立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必然使得这样一种旧的生产关系走向消亡,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或者新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也就是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他们自身的发展不仅不影响别人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与促进其他人的发展,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特征。而这样一种社会特征在一切阶级社会中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阶级间有不同的利益,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以牺牲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统治阶级例如自由民、贵族、奴隶主、地主和林主的自由和发展,是以农奴、奴隶他们的不自由、不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样一种对立和矛盾更加尖锐,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他们可以充分发展,而工人阶级却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失去了发展所具备的资本和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一切有阶级的人类社会之中,总是以一部分人的不发展来成就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不是真正的人,人也是没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才构成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状态。人和人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相互提携的,个体的发展促进了其他人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想和价值追求来看,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要实行从资产阶级统治的旧社会向未来共产主义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从最高的价值追求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如何获得解放的理论学说,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又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关于解放的思想学说和思想观念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其作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他们在从事理论公式的初期还是唯心主义者。他们的思想观念经历了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们研究了宗教批判与现实批判的关系、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犹太人问题与受压迫者解放之途径的关系及“普遍理性”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等。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些问题,特别是对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回答,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在辩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旧有的哲学观念和现实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因为在马克思所理解的国家应该是正义的代表,应该是公平的代表,因此对于劳苦大众,对于劳苦农民这样一种利益和诉求,国家是应该满足和应该重视的,而不应该只是通过法令的颁布来考虑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然而,现实过程中确是那个法令得到了通过,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国家并不是代表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而只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物质利益或私人利益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根据其原有的观点,从抽象的普遍原则出发所理解的国家应该是普遍理性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而私人的利益应该从属于国家利益。但在现实社会中,当私人利益与抽象国家的原则相矛盾、相冲突时,国家的原则却屈从于私人利益。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要想理解国家,不应从观念、从原则去理解国家,而是要从现实物质利益、市民社会等这些基本原则出发才能真正地理解国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看清楚国家就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一个重要的焦点问题就是犹太人问题,当时的欧洲犹太人和其他民族发生很严重的冲突,许多人的思想中认为犹太人的问题实际上归根到底是宗教的问题。是犹太人所信奉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文化下面的一种观念的冲突,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问题不是观念的问题,也不是宗教对立的问题,而是私有财产的问题。正是由于犹太人存在金钱的买卖活动才使得犹太人和其他人的矛盾日益升华,因此要想使犹太人真正获得解放就必须取消这样一种金钱的活动,取消私有财产,才能真正扬弃这样一种矛盾。所以在这样一种回答和评判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对于国家的理解,深入到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当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过程主要反映在他的一系列的著作之中。首先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中,马克思是意识形态的研究起点,在这样的一部理论之中,马克思提出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于市民社会,也就是说要想理解国家,要想理解宗教,就必须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在这里市民社会实际上就是生产关系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源。

随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市民社会的奥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处在异化的这种状态,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的异化是当时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所谓劳动的异化就是指劳动本身是一种人的内本质,也就是说人本质上是要劳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但是劳动这样的本质属性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异化,因为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人或者说劳动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劳动不属于劳动者本身,而属于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结果也不属于劳动者,是属于资本家的。而这样的一种劳动越是发展、越是发达、越是充分,劳动对工人阶级、劳动者的统治就愈加强烈。所以说异化,劳动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一种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生产关系下,劳动的异化所以意识形态、意识的观念也是异化的。

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也就是说使得劳动异化,劳动异化实际上就是劳动对人的统治,在这样一种异化的生产关系之下,在有异化的状态,意识的形态是虚假的观念体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观念,做为上层建筑的一种观念的认识。

实践唯物主义的表述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实践具有多种因素综合统一的活动特性,它的存在能够集中的体现一系列实践法的基本特征。但是实践唯物主义是在新形势下从某些特定角度切入的特别称呼,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不能保证其必然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它还可能是机械唯物论的,或甚至是庸俗唯物论的。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有赖于运用实践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具体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一个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而从研究对象来看包括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这样一些研究、这样一些学说,是关于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同现实生活,同人类实践出发来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正是在这个实践的基础上,它实现了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统一。所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牢牢把握它的实践观。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于自然世界的看法,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是物质是运动的,而物质的运动又是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再者物质的运动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当然这个物质常常也引起误解,因为我们常常把物质简单地看成一个很具体的东西。但物质说到底还是这个根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当然,这样一个自然观,本来就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这样一个物质基础之上。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正确。

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与自然观密切相关的。因为,只有首先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才有了认知这个客观世界的可能性。但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它的目标不仅仅是认识这个世界,而在于改造这个世界。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它建立的目的也是为了返回到实践。所以提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还是要牢牢把握住其实践观。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好发挥,在这两部著作中,特别提到了人类认识是一个发展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认识的发展和完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本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把握好唯物史观,应当牢牢掌握以下方面的内涵。首先,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谓实践首先就是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因为人类的存在首先就是要依靠吃喝住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首先是生产观,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个才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的观点。再次,社会矛盾基本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有机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有机系统分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块,而经济基础又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块。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力。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判断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这些矛盾运动就永远会存在,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当然是生产力的这个因素,正是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的这个需要,来推动人类发展的进步,来迫切的需要生产关系的改善以及上层建筑的改善,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目的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人类社会实践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就注定了广大的普通劳动者、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推动者。这也决定了,必须建立人民群众主体性观点,也就是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功能,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关于实践、社会基本矛盾与运动、人类社会自然与发展这样一些基本的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提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平与著述;机械唯物论思想;影响及意义

霍尔巴赫(1723-1789)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商人家庭,1735年移居法国,1744年就读于荷兰莱顿大学读书。1753年继承伯父遗产和男爵封号,称为霍尔巴赫男爵。与狄德罗等人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是“百科全书派”主要成员之一。

一、霍尔巴赫生平与著述

霍尔巴赫(1723-1789)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商人家庭,幼年丧母。1735年受伯父的邀请,随父亲移居法国。先在巴黎求学,后来到荷兰莱顿大学学习自然科学,毕业后回巴黎。1749年取得法国籍。1753年,伯父逝世,他继承其财产和男爵称号,称为保尔昂利梯也利霍尔巴赫男爵。霍尔巴赫与狄德罗等进步思想家交往甚密。他积极支持狄德罗的《百科全书》编辑工作。他在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矿物学和冶金学方面为《百科全书》写了约400个条目。当时,一些进步思想家经常在他家里举行聚会,他的家成了当时进步思想家交流思想、讨论问题、传播消息、私传禁书的地方。他经常以巧妙的合法形式掩护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活动。他是柏林科学院、巴黎科学院和俄国科学院的院士。其主要哲学著作有:《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的体系》,《健全的思想》、《社会体系》等。

1744年,霍尔巴赫到荷兰的来顿大学读书。十六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荷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出版较为自由,产生了斯宾诺莎、格老秀斯、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伦勃朗等大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西欧各国受迫害的进步学者多以荷兰为避居地,一些在该国无法出版的进步书籍可以在这里出版。莱顿大学更是欧洲第一所新教大学和新思想的中心。因此霍尔巴赫在来顿大学学习几年,受益不浅,为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748年,霍尔巴赫大学毕业回到巴黎。这时,狄德罗和达兰贝尔等人正积极筹备编纂《百科全书》。霍尔巴赫立即参与这项工作,并成为狄德罗的挚友。在整个《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中,霍尔巴赫起了重要作用,他不但自始至终参加了《全书》的编写,为《全书》撰写了近四百个条目,而且还利用从伯父继承来的贵族头衔和财产,为“百科全书派”的活动提供方便,他的沙龙是“百科全书派”重要活动中心。霍尔巴赫是这部巨著得以完成的主要支柱之一。在参加编撰《百科全书》的同时,霍尔巴赫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译成法文。他深入地研究了笛卡尔的物理学和英国经验论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并向法国科学界介绍了德国化学、矿物学著作。在继承欧洲唯物主义优秀传统和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研究的基础上,霍尔巴赫形成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和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

二、霍尔巴赫机械唯物主义主要哲学思想

1.霍尔巴赫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哲学研究应以自然的事物为出发点,而自然就是物质事物的总和,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他将物质定义为:“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觉的东西。”他从理论上系统批判了神学,反对一切形式的宗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灵魂和肉体共存亡。神学宣扬的灵魂不死、来世说都是虚构的,认为无知和恐惧是宗教产生的根源。他否认有偶然性,用力学的机械观点解释一切自然和精神现象,表现出宿命论倾向。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不能不是这样。倒霉只能说“命该如此”。在社会观上,他承认环境对个性形成的决定作用,但又认为“意见支配世界”。

2.霍尔巴赫认为物质及其运动是宇宙唯一的存在。他说;“宇宙,这个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霍尔巴赫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不但无生命的东西如此,就连人也是“一个由不同物质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霍尔巴赫认为“把物质的创造和形成归之于一个精神的东西”是完全错误的。物质是不能被消灭的,同样它也不能被创造出来。因此在物质世界之上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精神性的本原作为世界的创造者。精神不但不能创造物质世界,而且它还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由各种不同物质组织起来的人的肉体的功能。

3.霍尔巴赫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果离开感觉经验,堵塞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通道,从主观本身是不会产生出任何认识的。霍尔巴赫认为,感官是人与外物联系的桥梁,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否定洛克的“内部经验”和第二性的质。认为人们通过感觉、经过神经而传达到大脑,形成各种观念。批判天赋观念论,认为所谓的天赋观念乃是教育、范例,尤其是习惯所产生的观念。由于我们忘记了它们的起源,故把它当作是“天赋的”。

4.霍尔巴赫认为自然是一个“大全”,是种种物质的集合体,世界统一于物质。他把物质定义为“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一切东西”。并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原因来自世界自身,运动变化遵从自然界的因果性和必然性。物质运动具有多种形式,如“质量运动”、“内在运动”、“单纯运动”、“自发运动”、“获得运动”、“复杂运动”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霍尔巴赫认为,自然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他说,自然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配合,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运动的集合而产生的一个大的整体”。自然就是“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在自然之外,什么也没有。霍尔巴赫承认自然界的物质具有质的多样性。他继承了以往自然哲学的概念,把水、气、火、土等看作是物质的基本元素,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它们的不同配合,就构造出无数性质不同的事物。

6.霍尔巴赫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他说:“运动也像物质的广延、重量、不可入性、形状等等一样,乃是物质的存在,它的本质、它的一些原始的特性的必然结果。”他认为:“运动就是一种努力,由于这种努力,一个物质改变或倾向于改变位置。”

7.霍尔巴赫认为,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自然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链条。他说:“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与结果的无穷的锁链,这些原因与结果,不断地这一些从那一些中产生出来。”因此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按照因果必然性的法则运行的。

8.霍尔巴赫认为,人这部机器,看起来似乎非常神奇、奥妙、复杂,但仔细加以考察就可发现,人的一切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和其他的物质一样,乃是一种自然产物。人的产生和生存是依赖于他生活的宇宙的,一旦宇宙原有环境变化,人类就要发生变化,人在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特殊地位。霍尔巴赫反对宗教神学宣扬的人是上帝的骄子和宇宙为人而设的神话。不仅人的产生和生存依赖于物质自然界,而且人的意志、行为也由自然必然性所决定,没有所谓不受外界环境和人的机械状态制约的意志自由。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人的机体:或变更人的存在,或支配人的行为,但它并不征得人的同意。霍尔巴赫认为,即使人的精神状态也不取决于自身,而是由机体状态所决定。“人的生存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处在自然必然性掌握之中”,人就是这样“一个被动的工具”。霍尔巴赫认为,只要我们把物理学家、解剖学家和医生在这方面的实验和观察联系起来,作一番考察,就可以证明,灵魂实际上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是肉体的机能,灵魂的所有作用实际上也就是人身上大脑所有的功能。当各种现象通过感官传达到大脑,在人的脑子里就产生了反作用,这时身体肢体就活动起来了。

9.霍尔巴赫认为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他说:“只有通过我们感官,事物才被我们所认识”。“没有感官,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去认识。”霍尔巴赫从人的生理活动过程分析了这一问题。他指出,感觉器官受到外界事物刺激后,就引起了某种震动或运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于是就产生了感觉。在感觉的基础上,我们产生了知觉,知觉在大脑知悉了感觉的各个方面后,把知觉与外界对象联系起来就产生了观念。感觉、知觉、观念这些名称反映的实际上都是外界对象作用于感官,从而在人的大脑中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过程。我们把所得到的一切感觉、知觉和观念组合起来,就有了关于对象的整个观念,对这个整体进行思维,就有了概念。霍尔巴赫认为,这就是人的认识的一般过程。

10.霍尔巴赫认为,人们为了幸福必须认识自然,为了认识自然必须批判宗教,驱散宗教的烟雾和怪影。霍尔巴赫指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总汇,在自然以外什么都没有,所谓的上帝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虚构物。他说:“人往往是在无知、惶恐和灾难的深处,引出他们关于神的一些最初的概念的。”在远古的时代,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经常遭受到一些毁灭性的自然灾难,如洪水泛滥、山岳焚烧、火山爆发等等,把人们的生活推到了最残酷的境地,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无知,使他们把不安的心情和含着泪水的眼睛投向上天,设想一定有某种超自然的动因存在,这个未知的动因,他们就叫作神或上帝。但人们的无知虚构出神,只是宗教神学的最初来源,野心家的欺骗和高压政策,则加深了人们对神的恐怖,使它广泛地流传并获得了坚固的基础。霍尔巴赫认为宗教是人民幸福和人类进步的大敌,否定上帝的存在,认为宗教起源于无知和恐惧,同时也是统治者为奴役人民而加以渲染的结果。他认为,宗教神学在理论上是荒谬的、思想上是欺骗的、道德上是虚伪的和政治上是反动的,他认为,要彻底消灭宗教,就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无神论,启发人们的理性。

11.霍尔巴赫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被自然界以外的什么东西所创造。自然就是由不同的物质、不同的配合以及不同的运动的集合而产生的一个整体;自然就是每一个存在物。霍尔巴赫承认自然的观念必然包含运动的观念。既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在它之外什么也不能存在,所以,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运动就是它存在和变化的原因。而且,自然的运动是受因果规律的制约的。

三、霍尔巴赫机械唯物论哲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1.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他和十八世纪法国其他几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人共同战斗,他们的哲学思想和著作,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

2.1789年1月,距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不到半年,霍尔巴赫离开人世。他虽然未能亲眼看到这场震撼世界的革命,但他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却直接影响了这次革命的进程。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百科全书派”哲学家所阐述的唯物主义,“以其两种形式中的这种或那种形式——公开的唯物主义或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大革命爆发时,这个由英国保皇党孕育出来的学说,竟给了法国共和党人一面理论旗帜,并且为《人权宣言》提供了底本。”

3.霍尔巴赫的最主要哲学著作《自然的体系》,于1770年匿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这部被誉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圣经”的两卷本巨著,是法国机械唯物论最重要、最有系统的著作,也是欧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该书一问世,立即震动欧洲学术界,进步人士热烈欢迎这部著作出版,而封建卫道者们却惊恐万状。当年8月,巴黎法院作出判决,公开销毁《自然的体系》;11月,罗马教皇宣布《自然的体系》为禁书。他在这部著作中充分利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概括前人的先进思想,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中间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曾屡次再版,并被译成好几种文字。

4.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中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系统地总结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形成了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前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

5.霍尔巴赫,作为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坚定倡导者,他对法国启蒙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深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与费尔巴哈、休谟、斯宾诺莎等人同样对教会、神权提出了很强硬的批判。这些人本主义思潮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都在西方产生很大的影响。恩格斯和列宁对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无神论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

6.霍尔巴赫一生主要从事哲学活动,是十八世纪法国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深受笛卡儿物理学的影响。他也象笛卡儿一样,认为物质及其运动是宇宙唯一的存在。他说:“宇宙,这个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霍尔巴赫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不但无生命的东西如此,就连人也是“一个由不同物质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霍尔巴赫认为,“把物质的创造和形成归之于一个精神的东西”是完全错误的。物质是不能被消灭的,同样它也不能被创造出来。因此在物质世界之上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精神性的本原作为世界的创造者。精神不但不能创造物质世界,而且它还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由各种不同物质组织起来的人的肉体的功能。霍尔巴赫的这些观点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

7.西欧封建社会,从五世纪起延续了一千多年。当时西欧各国在君主专制与宗教势力相结合的基础上普遍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十四世纪起,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要发展资本主义生方式,首先必然要在政治上和文化思想上砸碎封建专制主义的枷锁。不论是十四——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还是十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都坚决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特权。到十七—十八世纪,西欧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8年和1789年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宣告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胜利。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专制、等级特权、宗教迷信、愚昧落后所进行的斗争,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政治的和思想的条件。恩格斯把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整个历史时期称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他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在这些思想家中,霍尔巴赫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参考文献:

[1]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

一、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些原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肯定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是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是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结出的丰硕成果。

对人民向往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对于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问题,我们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种厚重“责任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肩负历史重任的清醒认识,是坚定的决心、大无畏的勇气和高度的自信的体现,体现了实事求和求真务实的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三位一体”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是历史赋予的任务也是现实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民族兴亡和人民的解放为己任。没有“对民族的责任”,就不可能引领人民,抗击强敌,实现民族独立于解放,就不可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没有对深沉的热爱和强烈的人民的责任感,就不能提出符合民众愿望的正确的主张,更不会唤起千百万民众,引领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没有对党的责任,就不会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和现实的重担,就不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责任重于泰山。这三个责任“三位一体”对民族负责是前提,对人民负责是核心,对党负责是关键。从而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明确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改革开放的前景与发展成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决定历史发展的格局。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这个基本观点和立场出发,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形成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将其作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形成了党的优良传统、工作作风和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历史,是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正因为如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充分体现了他想人民之所想、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怀和坚定的党性原则。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定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提法完全违背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整块钢铁”的旨意,列宁说:“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可能的。[ 《列宁选集》第2卷,第330页]”这里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统一性,并不能由此判定还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存的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这一定位存在两种可能情况: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和发展,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二是两者相提并论,平行并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两个组成部分共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这两种情况都毫无例外地承认了一个现实,就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和看法与关于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和看法是完全割裂的,分门别类地把它们装入两个不同的框架中,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和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这势必造成人所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断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截然分开,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人本身就生存在统一成体系的世界中,而对于自然界形成的一般规律与看法并不是与存在于历史中的主体无关的消极对象,其中必有人的历史活动参与在内。因此,这一提法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对象性活动,会把自然与人类社会自然地割裂开来,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这一定位在逻辑上隐含的问题是科学与哲学的混淆,科学与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科学是对世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研究的是存在者,在这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对自然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思维规律的总结,就是对存在者的表述,这种表述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为科学的表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在哲学的意义上,世界观并不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而是对存在的把握,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否定性统一关系,是人生活于世界其中的批判性反思,是对科学思维的超越,这一过程不是规范地表述,而是能动地表征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称之为带有新世界观意义的哲学。因此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厘清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才能真正体会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中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这一提法在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生的著述中从未有过单独或专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篇章和著述,他们从年轻时就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并且终生致力于通过与社会现实接触的途径来把握人类的生存境遇,揭示了人们现实生存境遇的经济根源,表现了其哲学体系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恩格斯著的《自然辩证法》也是在总结和揭示自然科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分门别类到综合体系直至到辩证科学思维方式的过程,这依然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晚年著的《资本论》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证,依此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站不住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隐性问题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实践唯物主义”的定位显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结果,改变了以上提法的直观性和片面性,且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样系的多样性,展示了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理论内容。但其中隐含的问题表现为:一是混淆了实践本体论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哲学理论体系,而实践本体论是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究,如果弄不清两者有区别,必然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为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在这里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没有找到世界的真正本体,而只是把本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现象进行理解,或者可以说是忽视了人对世界的能动性把握,唯心主义恰恰夸大了这一环节,又缺少了现实社会中的感性确定性。马克思是从感性活动和实践来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把事物和现实世界看做历史活动中的生成和发展,才真正把握了世界的本原和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马克思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在长期的哲学研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中形成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针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劳动概念进行了黑格尔辩证法和历史空场的批判,这一批判在哲学上重新进行存在论奠基的“对象性活动”,亦即“与思维有差别的感性行动、实践以及现实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78页]。他表述到:“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4页]这是对实践较早期的理解和表述,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等“实践”纲领便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纲领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实践开始展开对全部旧哲学的批判的,实践就是这一新世界观的拱心石。马克思就是把实践活动看做是世界本体化的展开过程,从而探究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因此,如果混淆了实践本体论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区别,就会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结论。

二是没有区分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建立的哲学理论体系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显然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性实践性认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这无非是没有真正搞清以实践为内在思维方式的新世界观的真实内涵,也不能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历史性变革,掩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意义。马克思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上两千年的哲学变革,无可厚非地是使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转向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使西方哲学理论从理性霸权、概念宰制逻各斯统治的独断世界即传统哲学建构的“本体论世界”回归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真实世界,马克思否定追求永恒原则、绝对真理的哲学妄想,否定与现实相脱离、由概念建构起来并加以实体化的所谓独立的本体世界,否定了绝对化的哲学传统,使哲学找回了属于人自己的哲学。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就一再强调哲学的世界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哲学的现实化。马克思在对传统哲学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揭示了脑力劳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思维的抽象作用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随着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现实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抽象为纯粹逻辑的规定,现实的一切运动都可以抽象为纯粹逻辑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5—106页],在纯粹理性完全脱离了现实或感性确定性之后,逻辑、意识的确定性只能在纯粹理性自身之内建立终极基础,“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理性”反倒成了一切现实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本质上揭示了西方传统哲学脱离现实而又统治现实的颠倒的世界观,其任务就是把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再颠倒过来,以使人们正视真实的现实世界。[ 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9页] “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0页]随后,又说,“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面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7页]这一系列的表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向,把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变革为人自身生存视域内的实践思维方式,以此来探究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向,这种新世界观所面对的已不是传统哲学的问题和领域,而是开辟了哲学的新视域。依此看来,可以这样说,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探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在这里实践的意义是广泛的、无限定的,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以此为基础,进而从物质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来理解人,揭示人的本质。因此,如果对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唯物主义不能很好区分的话,就会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论证

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对于这一问题的厘清,显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的关键。如果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还不能把握,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或“理论硬核”的唯物主义,而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或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 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载自《哲学研究》,2007.03]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变革就在于改变了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性和机械性,不能呈现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正本质;对于唯心主义来说改变了其脱离现实、脱离社会历史的思辨思维方式,而真正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入手,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根源,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类的本体论追求。这不能不说是以历史的原则或解释方式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如果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是以“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那也就必然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领域之外还存在一个不同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而这个自然界又与人类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难道人类社会历史会脱离开自然界而单独存在吗?很显然,这只是在经验的层面上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不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来理解这一问题,因此说,这一理解根本违背了马克思的初衷。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一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也就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就不存在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其理论体系就是以历史的眼光或视角、以历史为解释原则、以历史为理论根基而进行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理论学说,这也恰恰验证了后来恩格斯得出的论断,“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1页]这应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好解释,也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意义所在。恩格斯的这一论断绝不是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有其论断的理论依据。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依据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处于一定历史时代中的以一定的物资资料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具体的联系,这依然是在探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历史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系统和经典的集中表述,马克思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表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前提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从事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主体必须是有历史性的人,他们要受物质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不是任意抽象的规定。马克思又说:“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这足以说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果,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通过人类的现实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深刻阐明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内在关系。他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这种新世界观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和文献中到处显现着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一种颠覆性的新世界观,而不再是以往“解释世界”的旧哲学模式,这里篇幅有限,不可能一一列举,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种新世界观就是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需要通过实践这种否定性活动而得到发展,人的自由、价值、发展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展现,这是人类生存的展开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以这样的逻辑理路来建立其哲学理论体系的。这一过程的展开和发展必须以历史的解释原则和理论根基来加以说明,而作为“直接的生命活动”、“感性的物质活动”等实践活动是构成这一过程的起点、根本前提以及存在方式,或者说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人类历史活动的使命的,如此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的关注点应该是人类社会历史,他所关注的实践只不过是其完成使命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因此,其最终的本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3、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的把握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澄清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为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如果象有学者认为的那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机械性提出来的,实践唯物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性提出来的,那么这两种称谓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本质的体现,都是在与它物相区别的意义上提出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作为自为存在才是自身本质的体现,这种自为存在是排斥别物之物的。事物真正的本质不是在恶无限的与它物比较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而是一种单纯的自身联系,是回复到自身对自身内在本质的一种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定性是不能在与其他哲学体系的比较中来体现的,这只能体现出他的某些特性,只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而不能将其归为本质。其本质应是在其自身中呈现出来的,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本质内容的内在显现。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定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提法完全违背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整块钢铁”的旨意,列宁说:“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可能的。[ 《列宁选集》第2卷,第330页]”这里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统一性,并不能由此判定还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存的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这一定位存在两种可能情况: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和发展,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二是两者相提并论,平行并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两个组成部分共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这两种情况都毫无例外地承认了一个现实,就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和看法与关于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和看法是完全割裂的,分门别类地把它们装入两个不同的框架中,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和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这势必造成人所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断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截然分开,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人本身就生存在统一成体系的世界中,而对于自然界形成的一般规律与看法并不是与存在于历史中的主体无关的消极对象,其中必有人的历史活动参与在内。因此,这一提法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对象性活动,会把自然与人类社会自然地割裂开来,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这一定位在逻辑上隐含的问题是科学与哲学的混淆,科学与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科学是对世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研究的是存在者,在这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对自然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思维规律的总结,就是对存在者的表述,这种表述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为科学的表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在哲学的意义上,世界观并不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而是对存在的把握,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否定性统一关系,是人生活于世界其中的批判性反思,是对科学思维的超越,这一过程不是规范地表述,而是能动地表征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称之为带有新世界观意义的哲学。因此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厘清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才能真正体会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中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这一提法在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生的著述中从未有过单独或专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篇章和著述,他们从年轻时就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并且终生致力于通过与社会现实接触的途径来把握人类的生存境遇,揭示了人们现实生存境遇的经济根源,表现了其哲学体系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恩格斯著的《自然辩证法》也是在总结和揭示自然科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分门别类到综合体系直至到辩证科学思维方式的过程,这依然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晚年著的《资本论》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证,依此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站不住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隐性问题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实践唯物主义”的定位显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结果,改变了以上提法的直观性和片面性,且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样系的多样性,展示了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基础的全部理论内容。但其中隐含的问题表现为:一是混淆了实践本体论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哲学理论体系,而实践本体论是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究,如果弄不清两者有区别,必然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为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在这里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没有找到世界的真正本体,而只是把本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现象进行理解,或者可以说是忽视了人对世界的能动性把握,唯心主义恰恰夸大了这一环节,又缺少了现实社会中的感性确定性。马克思是从感性活动和实践来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把事物和现实世界看做历史活动中的生成和发展,才真正把握了世界的本原和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马克思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在长期的哲学研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中形成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针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劳动概念进行了黑格尔辩证法和历史空场的批判,这一批判在哲学上重新进行存在论奠基的“对象性活动”,亦即“与思维有差别的感性行动、实践以及现实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78页]。他表述到:“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4页]这是对实践较早期的理解和表述,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等“实践”纲领便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纲领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由实践开始展开对全部旧哲学的批判的,实践就是这一新世界观的拱心石。马克思就是把实践活动看做是世界本体化的展开过程,从而探究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因此,如果混淆了实践本体论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区别,就会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结论。

二是没有区分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建立的哲学理论体系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显然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性实践性认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这无非是没有真正搞清以实践为内在思维方式的新世界观的真实内涵,也不能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历史性变革,掩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意义。马克思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上两千年的哲学变革,无可厚非地是使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转向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使西方哲学理论从理性霸权、概念宰制逻各斯统治的独断世界即传统哲学建构的“本体论世界”回归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真实世界,马克思否定追求永恒原则、绝对真理的哲学妄想,否定与现实相脱离、由概念建构起来并加以实体化的所谓独立的本体世界,否定了绝对化的哲学传统,使哲学找回了属于人自己的哲学。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就一再强调哲学的世界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哲学的现实化。马克思在对传统哲学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揭示了脑力劳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思维的抽象作用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随着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现实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抽象为纯粹逻辑的规定,现实的一切运动都可以抽象为纯粹逻辑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5—106页],在纯粹理性完全脱离了现实或感性确定性之后,逻辑、意识的确定性只能在纯粹理性自身之内建立终极基础,“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理性”反倒成了一切现实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本质上揭示了西方传统哲学脱离现实而又统治现实的颠倒的世界观,其任务就是把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再颠倒过来,以使人们正视真实的现实世界。[ 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9页] “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0页]随后,又说,“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面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7页]这一系列的表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向,把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变革为人自身生存视域内的实践思维方式,以此来探究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向,这种新世界观所面对的已不是传统哲学的问题和领域,而是开辟了哲学的新视域。依此看来,可以这样说,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探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在这里实践的意义是广泛的、无限定的,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以此为基础,进而从物质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来理解人,揭示人的本质。因此,如果对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唯物主义不能很好区分的话,就会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论证

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对于这一问题的厘清,显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的关键。如果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还不能把握,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或“理论硬核”的唯物主义,而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或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 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载自《哲学研究》,2007.03]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变革就在于改变了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性和机械性,不能呈现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正本质;对于唯心主义来说改变了其脱离现实、脱离社会历史的思辨思维方式,而真正能够从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入手,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根源,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类的本体论追求。这不能不说是以历史的原则或解释方式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如果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是以“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那也就必然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领域之外还存在一个不同于人类历史的自然界,而这个自然界又与人类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难道人类社会历史会脱离开自然界而单独存在吗?很显然,这只是在经验的层面上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不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来理解这一问题,因此说,这一理解根本违背了马克思的初衷。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一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也就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就不存在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其理论体系就是以历史的眼光或视角、以历史为解释原则、以历史为理论根基而进行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理论学说,这也恰恰验证了后来恩格斯得出的论断,“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1页]这应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好解释,也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意义所在。恩格斯的这一论断绝不是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有其论断的理论依据。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依据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处于一定历史时代中的以一定的物资资料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具体的联系,这依然是在探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历史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系统和经典的集中表述,马克思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表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前提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从事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主体必须是有历史性的人,他们要受物质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不是任意抽象的规定。马克思又说:“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这足以说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果,世界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通过人类的现实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深刻阐明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内在关系。他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这种新世界观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和文献中到处显现着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一种颠覆性的新世界观,而不再是以往“解释世界”的旧哲学模式,这里篇幅有限,不可能一一列举,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种新世界观就是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需要通过实践这种否定性活动而得到发展,人的自由、价值、发展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展现,这是人类生存的展开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以这样的逻辑理路来建立其哲学理论体系的。这一过程的展开和发展必须以历史的解释原则和理论根基来加以说明,而作为“直接的生命活动”、“感性的物质活动”等实践活动是构成这一过程的起点、根本前提以及存在方式,或者说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人类历史活动的使命的,如此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的关注点应该是人类社会历史,他所关注的实践只不过是其完成使命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因此,其最终的本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3、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的把握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澄清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为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如果象有学者认为的那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机械性提出来的,实践唯物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性提出来的,那么这两种称谓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本质的体现,都是在与它物相区别的意义上提出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作为自为存在才是自身本质的体现,这种自为存在是排斥别物之物的。事物真正的本质不是在恶无限的与它物比较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而是一种单纯的自身联系,是回复到自身对自身内在本质的一种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定性是不能在与其他哲学体系的比较中来体现的,这只能体现出他的某些特性,只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而不能将其归为本质。其本质应是在其自身中呈现出来的,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本质内容的内在显现。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正出发点和旨意,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总结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并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重视的应是生产关系,其基本结论应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表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制约关系,而不是决定关系,而这一理解也是忽略了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的起点,应该说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有一定的联系。马克思始终把生产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反对决定论的思维方式,把整个人类历史看作是能动的、客观的、物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理解有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脉络,不会造成彼此分裂的局面,澄清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误解。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第3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24、48、54、105—1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78、324、199、200、207.

[4]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5]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载自《哲学研究》,2007.0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1页.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88页.

abstract: for the marx doctrine locating philosophy, has always been a"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practical materialism ", but for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sition is currently focused on the topic, this problem is related to the marx doctrine of philosophy,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developing the marx doctrine. the author is aimed at"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practical materialism "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manx classic works of discourse to hold marx marxist philosophy i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herent nature, explains the grasp of the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目标探索;内容体现;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01-01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将“华丽转身”,即选择谁,信任谁,判断正确与否,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有一个质的飞跃。生物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科的科研型决定了严肃性和唯物性。严肃对待生物,用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教学生物,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但要确实做好这一教学贯彻工作,很有必要进行一番探索。

一、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目标探索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

二、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容体现

高中生物学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再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三、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表达方法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2、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3、用渗透的方法进行观点教育。新大纲指出,进行思想教育“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要克服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洞说教”。因此不宜在教材中去专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是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编写教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在进行某个观点教育时,也不能一上来就提出这个观点,而是随着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进程,把这个观点逐渐渗透到知识内容中去,待总结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个观点。例如,在讲述新陈代谢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事物内部是存在矛盾的,而且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讲述新陈代谢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体会到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事物;指导;物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科学概括。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发展需要哲学作为指导,物理学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性、科学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有利于学生认识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物理中的运动有指导作用

物理学中谈及物质的运动更多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夸克等基本粒子以及普遍存在宇宙中的特殊物质―场。物质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与运动之中,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在教学中学习参照物、机械运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运动的相对性,从而加深理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观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宏观运动、扩散运动、布朗运动等现象,指导学生了解热运动、天然放射现象、人工原子核反应等现象,同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抽象概括其中所蕴含的客观规律,促使学生建立物质运动论的观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些规律是人类从事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并将这些规律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二、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关系在学习物理中的指导作用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事物的发展首先表现为量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此后又会进行新的量变。探究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即临界角),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全反射现象。这一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强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逐渐减弱,反射光线强度逐渐加强,这是量的积累,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折射角大于90度,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这就是质变。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的观点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全反射现象。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中学物理学中还有:击穿电压、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压迫限度、弹性限度等现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哲学中的这一规律观察、分析这些现象,并归纳概括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理解、运用于实践。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规律培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刻苦积累、持之以恒,方可勇攀高峰。

三、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中探究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外部原因―电势差,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是引起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动力”。但物体两端有电势差,物体中不一定就有了电流,只有外因而没有内因(物体内的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不能够形成电流的。电势差只能通过物体内的大量的自由电荷起作用,从而形成电流。物体内有了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电荷,具备了形成电流的内因,加之外部的条件―导体两端的电势差,就形成了电流。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这样物理量及规律,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事物发展过程中遵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此规律对物理学研究和发展有其指导意义

人们最初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微粒说,后来人们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发现,用微粒说无法解释,从而否定了微粒说,确立光的波动说,后来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光的波动说又陷入了困境,提出光的量子说,这是对最初的认识的否定之否定,但并没回到最初认识的基础上,而是有了认识质的飞跃,对光的本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光的波粒二象性也仅是现阶段的相对真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角度对光的本质等物理问题的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总之,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高效思维能力、理论和实验创新能力,就必须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论充分运用于学生的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实验探究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用浓厚的哲学思想去感染、熏陶学生,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物理人才。

唯物主义哲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109-04

近几年来,学术界以“回到马克思”为论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反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建设。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及其称谓,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十年来,哲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作一概述和分析。

马克思并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称谓来指代,主要是受前苏联的影响。特别是斯大林1938年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对这个名称的普遍流行起了重要作用。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究竟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对此,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但他十分强调实践观在自己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初创了科学的实践观概念,对人和实践作了明确无误的强调,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性质的基本定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概念。有的学者分析,“实践的唯物主义”既具科学真理性,又具人文价值性;而其思维向度,则是对科学的客体性或客观性思维向度和人文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思维向度的扬弃与整合。作为高度融合的总体性范畴,实践扬弃并超越了有关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等等一切二元对立关系。把实践作为整个哲学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出发点,就使得马克思真正从逻辑预设的层面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知性意义上的机械对立,从而达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回到实践本身,就意味着彻底消解那种对象性的观照方式,真正摆脱知识论视角和经验论立场的羁绊。还有的学者明确指出,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表明“实践”具有本体论或世界观的意义;科学的实践观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又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看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的思路不是从世界的物质原则出发,然后推向历史领域,而是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亦即生产劳动出发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马克思从根本上打破了认为观念和思想支配、统治着全部人类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第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讲到自己的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区别时指出,它的辩证法的现实基础是唯物主义。恩格斯也不止一次地强调,他们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它不能,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明确的、可以同相邻学科区别开来的对象;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着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具备了上述条件。辩证唯物主义中也可能会有不完整、不严密、不深刻之处,以及过时、错误之处,但如果不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前提下来发展它,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来发展它,那么,它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也就不再是一门科学了。

第四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实践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是在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的比较与论争中凸现出来的。它提供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的哲学世界图景,是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是在与机械论、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它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在观察、理解和说明任何哲学对象与哲学问题时都自觉贯彻历史逻辑和历史方法,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密切关注、深刻理解和独到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性也是在与旧唯物主义的非人性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人道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在与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之点。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和实践性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是系统的、互渗的,只能在整体中加以理解,而实践性则既是马克思当年实现哲学变革的最根本之点,也是综合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的最关键之点。

应该说,在以上各种观点中,“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无疑最引人瞩目,这个名称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赞成用这个名称来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他们认为,首先,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

主义”。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句话中引申出来的。这种引申是否成立,这种理解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应当仔细研究。另外,马克思虽然讲过“实践的唯物主义”,可是在别的地方他还讲过“批判的唯物主义”、“战斗的唯物主义”、“革命的唯物主义”等等。在这些提法中,“实践的”、“批判的”、“战斗的”、“革命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修饰语,而不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命名。其次,实践不具有本体性,不能用实践代替物质。物质的优先性在于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而实践的优先性在于它是一种具有预先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如果把实践当作本体,就难以理解实践的目的从何而来,实际上就是把实践引入存在论了。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将实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而实践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因而可以分析的范畴,这同作为终极原因、最后根源的本体要求显然不符,因而用实践作为“本体”来统一唯物论和唯心论,完全是一种空想。最后,实践论属于历史观的范畴,不是世界观。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不能把实践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针对以上不同观点和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在追求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今天,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掌握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都称为“旧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它既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又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名称和内容并不能画等号。

尽管学界在如何理解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一直存在歧见,但不可否认,在经过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和“实践检验”之后,人们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尽管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一般唯物主义,把一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或扩展至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理解的实质。还是“把自然和历史、自然史和历史观割裂开来了。没有实现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没有把自然史看作‘历史的自然’、把历史看作‘自然的历史’”。这显然与马克思的原意不符,在这样的理解前提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统一,有的学者建议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修改为“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这么多年学界的反思和讨论,学者们认识到,任何名称都只具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因而用不同的名称反映同一事物的各种特征是常有的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名称也是如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这些称谓往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种属性、某种职能、某一要义或某一层面的揭示。它们的内涵互相补充,就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因此,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虽然在特定的意义上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单纯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也不能单纯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是要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样,就可以更为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防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上一篇:爱情哲学范文 下一篇:哲学人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