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病虫发生特征及药剂防治技术

时间:2022-09-24 12:23:55

双季稻病虫发生特征及药剂防治技术

超级稻是指产量潜力比现有品种提高15%~20%,绝对产量为l2~15t/hm,且稻米晶质明显改善,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全面提高的新型水稻品种I2。与目前广泛种植的半矮秆水稻相比,其株型增高、稻秆增粗、穗型增大、库容增大]。由于其株型结构及营养成分的变化也诱发了稻田一些病虫种群数量的改变,如田间二化螟发生量上升、稻曲病发生严重等。我国自1996年以来,已育成协优9308、两优培九、淦鑫688等一批超级稻组合,在生产上应用并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水稻产量潜力的挖掘需要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对超级稻产量影响因子如移栽方式和肥水管理等研究较多,而有关超级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报道较少'H]。本试验以5个早稻和5个晚稻超级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在常规肥水管理条件下双季超级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药剂防治技术,旨在为超级杂交稻稻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品种

试验于2009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水稻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田前茬闲田,红色壤土,pH值5.5,有机质含量2.82%。早稻选用超级稻福优73、春光1号、顺优73、金鑫203和金优458等5个品种,常规稻为禾盛两优25,4月3日播种,4月30日移栽,每穴3株,栽插密度每hm33万蔸,7月25日收获;晚稻选用超级稻江四优992、中优329、两优858、I1优7599和中优2596等5个品种,常规稻为绮优08,7月6日播种,7月28日移栽,每穴2株,栽插密度每hm30万蔸,10月29日收获。早稻移栽前4月25日翻耕,同时施腐熟的猪粪15000kg/hm作基肥,移栽后7d施尿素90kg/hm和氯化钾90kg/hm作分蘖肥,移栽后25d施尿素120kg/hm和氯化钾90kg/hm作穗肥;晚稻移栽后5d施尿素105kg/hm和氯化钾75kg/hm作分蘖肥,移栽后30d施尿素195kg/hm和氯化钾120kg/hm作穗肥。所有试验小区栽培及水肥管理等条件均一致。

1.2试验设计

早、晚稻试验均设2个大区,每个大区5个超级稻和1个常规稻共6个品种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50m,随机区组排列。第1个大区施用除草剂,不施杀虫、杀菌剂,用于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第2个大区施用高效、广谱、环保型新农药进行化学防治,用于观察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具体施药技术:早稻用25%咪鲜胺(Prochloraz)EC(青岛美德龙化工有限公司)100mg/L药液浸种36h,防治秧田期恶苗病;水稻移栽后7d即5月7日,用40%苄嘧磺隆•丙草胺(Bensulfuronmethyl,pretilachlor)WP(江苏瑞邦农药厂)有效成分360g/hm拌分蘖肥撒施,防治稻田杂草;5月23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SC(美国杜邦公司)有效成分3Ohm对水675kg,防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危害;6月16日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Flubendiamide,avermectins)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30g/hm、5%井冈霉素(Jinggangmyein)SP(广东福尔康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75g/hm对水675kg,防治稻纵卷叶螟(Cnappalocrocismedinalis)、二化螟和纹枯病(Rhizoctoniasola一凡)危害。晚稻用48%噻虫啉(Thiacloprid)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8g/kg种子拌种,防治秧苗期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biformis);水稻移栽后5d即8月2El,用45%苯噻酰草胺•恶草酮(Mefenaeet,oxadiazon)WP(湖北仙隆化工有限公司)有效成分1012.5g/hm拌分蘖肥撒施,防治稻田杂草;8月20日用24%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WG(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30g/hm、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WG(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9g/hm对水675kg,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危害;9月15Et用30%苯醚甲环唑(Difenoeonazole)EC(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成分30g/hm、20%氯虫苯甲酰胺SC有效成分30g/hm、25%吡蚜酮(Pymetrozine)SC(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9g/hm对水675kg,防治稻曲病(Ustilaginoideavirens)、二化螟和稻飞虱(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危害,兼治纹枯病;10月5日用25%吡虫啉(Imidacloprid)WP(河北省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有效成分30g/hm对水675kg,防治稻飞虱危害。

1.3田间调查内容及方法

1.3.1调查内容在水稻生育期出现病虫危害症状时,每隔5d或7d分别调查不施药各小区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待不施药区病虫危害症状稳定时,调查施药各小区的药剂防治效果。

1.3.2调查方法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连续调查20丛稻株,统计由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白穗)数和稻纵卷叶螟为害造成的卷叶数,计算枯心(白穗)率和卷叶率。稻飞虱种群数量:每小区棋盘式取样20点,每点5丛,以盘拍法统计稻飞虱种群数量。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程度:每小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连续调查2O丛稻株,统计纹枯病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稻曲病穗发病率和病粒率。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稻株基部有少数零星病斑;3级,病斑延伸至倒3叶;5级,病斑延伸至倒2叶;7级,病斑延伸至倒1叶;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有关方法,计算各药剂处理防效。2结果与分析

2.1超级稻田间病虫发生特点

2.1.1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超级稻发生的主要病害为纹枯病,分蘖末期和抽穗初期为2个发病高峰期,但早、晚稻整体发生偏轻。据6月15日早稻分蘖末期和6月30日抽穗初期调查,超级稻纹枯病病株率均在5.70%以下,病情指数均在3.35%以下,超级稻品种问及与常规稻问差异均未达极显著水平(表1)。据9月5日双季晚稻分蘖末期和9月20日抽穗初期调查,超级稻纹枯病病株率均在10.03%以下,病情指数均在4.55%以下,超级稻品种问及与常规稻问差异也均未达极显著水平(表1)。双季晚稻超级稻稻曲病零星发生,病穗率均在0.35%以下,病粒率均不及0.0038%,品种问差异均未达极显著水平(表1)。

2.1.2田间虫害发生情况早稻5月29日出现二化螟危害枯心,6月18日超级稻枯心率为6.64%%~18.46%,其中春光号枯心率为18.46%,福优73枯心率为11.33%,均极显著高于常规稻禾盛两优25,其它3个超级稻与常规稻无显著差异;7月8日超级稻二化螟白穗率为1.63%~3.43%,与常规稻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表2)。稻纵卷叶螟发生偏轻,6月23Et超级稻卷叶率均在1.44%以下,6月28日超级稻卷叶率为3.72%~6.10%,其中福优73、春光1号、顺优73和金优458均极显著高于常规稻,金鑫203与常规稻无显著差异;7月8日超级稻卷叶率为1.59%~3.36%,与常规稻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表2)。在整个水稻生育期,稻飞虱发生偏轻,6月28Et见虫,虫量均在0.24头/丛以下,7月13日虫量最高的超级稻春光1号虫量仅为0.76头/丛,7月23日虫量最高的超级稻春光1号虫量仅为0.54头/丛,均极显著高于常规稻,其它4个超级稻与常规稻虫量无显著差异(表2)。双季晚稻8月28Et二化螟危害出现枯心,9月12日超级稻枯心率为3.80%~6.93%,均高于常规稻,其中江四优992、Ⅱ优7599和中优2596达极显著水平;10月22日超级稻二化螟白穗率为2.00%~3.87%,均高于常规稻,但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表3)。8月底稻纵卷叶螟危害偏轻,9月初开始加重,9月17日超级稻卷叶率达12.29%~16.50%,均极显著高于常规稻;9月27日超级稻卷叶率为5.32%~8.66%,与常规稻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表3)。稻飞虱在8、9月份发生偏轻,虫量均在8头/丛以下,10月份发生加重。据9月17日调查,超级稻两优858稻飞虱发生虫量为3.40头/丛,极显著低于常规稻和其它4个超级稻,1O月17日超级稻两优858和中优2596稻飞虱发生虫量分别为5O.20头./丛和6o.9O头/丛,显著高于常规稻,其它3个超级稻稻飞虱发生虫量l9.60~45.70头/丛,与常规稻无显著差异(表3)。

2.2药剂防治技术

2.2.1对病害的防治效果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新药剂可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表4)。在早稻分蘖末期用5%井冈霉素sP有效成分75g/hm喷施,对超级稻纹枯病防效达88.08%~91.32%,在晚稻孕穗期用30%苯醚甲环唑Ec有效成分30g/hm喷施,对超级稻纹枯病防效达88.64%~90.51%,早、晚超级稻纹枯病防效与常规稻问均无显著差异;同时,在晚稻孕穗期施用30%苯醚甲环唑EC对稻曲病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5个超级稻品种防效达85.71%~90.32%,与常规稻防效无显著差异。

2.2.2对虫害的防治效果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新药剂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危害(表5)。在5月23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有效成分30g/hm喷施,对超级稻二化螟的防效达85.39%~87.87%;在6月16}_1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有效成分30g/hm喷施,对超级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达89.55%~93.11%,并对孕穗期二化螟具有兼治作用。在8月20日用24%氟虫舣酰胺WG有效成分30g/hm、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有效成分9g/hm喷施,对超级稻化螟的防效达93.09%~95.62%,对超级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90.40%~92.86%;在9月15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有效成分30g/hm和25%毗蚜酮(pymetrozine)有效成分SC9g/hm喷施,可防治超级稻白穗和稻飞虱发生;在10月5日用25%吡虫啉wP有效成分30g/hm喷施,对超级稻稻飞虱防效达95.61%~98.49%,与常规稻防效无显著差异。

3结论与讨论

张志涛等报道在半矮秆水稻田发生的病虫害同样会在超级稻田发生,危害情况也常相似,有那些与水稻株型及其田问群体结构关系密切的病虫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刘见平等研究发现,超级稻因株型结构的改变及营养成分的增加,火田病虫发生量大,危害较严重,尤其以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的危害更为突出。从超级稻的试种情7兄来看,稻福优73、春光1号和晚稻江四优992、1I优7599、优2596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较重,町能与这些品种生长旺盛,营养条件较好,茎秆皮层对二化螟蚁螟的机械阻挡作用减弱等因素有关。晚稻超级稻江四优992生长后期稻飞虱为害减轻,‘能与该品种高大粗壮,提高对稻飞虱的耐害性有关。与刘见平等口报道相反,本试验所有供试早、晚稻超级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病较轻,可能与超级稻无效分蘖较少,稻丛郁蔽减弱,湿度降低等因素有关。稻瘟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仅在江西局部地区发生,有待进一步观察。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同样适用于超级稻栽培,但应根据超级稻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蚜酮、吡虫啉等高效、内吸、环保型新药剂,抓住适期施药,可有效控制超级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

上一篇:天津畜产品质量监督状态与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建立生态园林中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