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纯音乐谈《山楂树之恋》的音乐艺术

时间:2022-09-24 12:07:52

基于纯音乐谈《山楂树之恋》的音乐艺术

[摘 要] 纯爱电影《山楂树之恋》,引起了大家对纯爱的回忆。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故事的讲述方式、拍摄形式、主角的选择,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就是背景音乐对氛围的渲染。贯穿于整个电影当中的主题音乐、渲染故事情节的背景音乐以及与整个故事呼应的主题曲,都是影片能够成功的原因。现从纯音乐角度来谈一下《山楂树之恋》中的音乐艺术。陈其钢老师的原创音乐,张导对歌曲的灵活运用,音乐的完美布局和首尾呼应,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巧妙结合,让电影更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纯音乐;《山楂树之恋》;艺术

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声电影便逐渐地发展起来,影视技术不断地成熟,音乐逐渐成为电影当中的重要元素。声音音乐贯穿了整部影片,对故事的情节和主题都有很大的影响。《山楂树之恋》以纯爱为主题,贯穿其中的音乐使影片在视觉和听觉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一、纯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

纯音乐一般都有严谨的布局,作品的结构由作曲家的思想决定。电影配乐要根据剧情,并为画面服务。结构比较散漫的纯音乐和并不连贯的电影画面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电影的主题。

许多电影都喜欢选择比较经典的成品音乐来为电影配乐,如果是声乐作品,可以根据其主题来配合电影,这种情况会比较简单,声乐作品的标题限定了作品的表现对象和适合范围。像《山楂树之恋》中的主题曲,因其声乐内容,限定其合适于那个苦社会中的纯爱故事。但是对于纯音乐来说,并没有音乐的标题,没有特定的表现范围,这对导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陈其钢是大师级的人物,所以根据张导的意思,贴合其想法为电影谱曲。艺术家的思维一般都很自由,纯音乐的创作更是不受束缚,思维开阔,天马行空。作曲家音乐的创作不会太关注生活的细节,而是更关注于生活带来的启发和感受,强调整体上对生活的感知和印象,这也体现出了纯音乐的主体特性。作曲家把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经过了解和熟悉认知,得到审美感受从而引发其创作欲望。这些事物不仅包括自然与社会中的丑和美,同时还有诗歌、绘画、文学、雕刻中的艺术美。而人们对同一个艺术作品的欣赏也不尽相同,因此纯音乐具有独特的多释放特性。电影配乐却有些不同,作曲家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作,电影的画面与主题大体上就能决定音乐所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观众在欣赏的时候,从视觉和听觉上同时表现出电影的主题思想,让观众得到双重的欣赏,更深层地了解影片的内容。

成熟的作品结构和布局都会相对严谨,尤其是使用器乐作品,作曲家把对现实的思考反映成为造型和表现,并把此感情体验纳入形式当中去,表现出深层次的思想和内涵。电影的剪辑却和音乐结构不尽相同。完整的音乐作品当中,所有的音乐元素都必须是连贯的,相互之间或对比或统一,但都需要能够相互串联起来。电影却相对会散漫一些,各镜头之间的跳跃有可能会比较大,其间的过程需要观众进行想象来弥补。这些都要求导演要十分熟悉拍摄选择的音乐作品,清楚其结构和内涵,使得其在电影当中,既能够保持原有的味道,又能够促进剧情的发展,在音乐为电影服务的同时,还要善于让画面诠释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组合。

二、《山楂树之恋》中的纯音乐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时期的一段唯美爱情故事,文静的城里姑娘静秋在乡下认识了老三,从而产生了纯净的爱情。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对影片风格的配合,体现了电影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内涵。《山楂树之恋》中一共有35分钟的音乐,背景音乐的音量明显比其他的电影要小,没有让观众可以体会音乐却因其娓娓道来的方式而使观众长久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平淡而自然地带给观众最真真切切的感受。

《山楂树之恋》的全部音乐均出自陈其钢之手,其音乐完美地贴合了电影主题,将故事要传达的美好动人的纯洁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如泉水般流入观众的心田,拨动观众心中最柔软敏感的弦,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从一些角度上来说,音乐不仅仅参与了叙述故事,还以其特殊的方法来对影片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表达。

电影因其时长的限制,决定了其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要想在一两个小时之中讲述一个内容丰富、有曲折情节的故事是很不容易的。如何能够在电影中用尽量少的时间来讲述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旁白和字幕诚然是很好的手段,但是在《山楂树之恋》中,如若应用旁白,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之上破坏影片的整个沉静氛围。这时候,张艺谋导演选择了无声移动的字幕,配合着静静流淌的音乐,让故事悄悄随着音乐在观众心中流动。淡淡的哀愁,浓浓的伤感,都渐渐萦绕在观众心头挥散不去,在体会安静的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安静的爱情故事的气息。

当序曲音乐响起的时候,电影的名称、来源以及创作人员的信息伴随着淡淡悲戚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之上。然后故事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被简短的字幕交代清楚,在动人心弦的纯净音乐渲染之下,早就提前一步把观众带到了伤感的故事当中了。影片结束的时候,男主角老三对静秋许下一生的誓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这个时候没有旁白,只有不能说清楚的音乐伴随着誓言流淌,使得老三的誓言如惊雷一般。张导和陈老师成功地运用背景音乐来渲染了气氛,叙述出了一个完整而流畅的故事。

三、《山楂树之恋》中的配乐特点

在《山楂树之恋》音乐的选择中,民族乐器的选择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也适当融合了一些西洋乐器元素,这样的中西结合使得整个音乐呈现出独特的亮点来。

《山楂树之恋》是关乎纯爱的故事,这里陈其钢老师选择使用民族乐器——筝来担任最主要的角色。筝在电影中被频繁地使用,同时用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来和其相互辉映,造就了独特卓越的配乐效果。筝出现在所有的纯音乐当中,贯穿了电影的始终,见证了男女主角的爱情,是其爱情的象征。

筝的选择和利用,都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筝的音色具有空灵秀美、干净剔透的特点,随着曲调的高低起伏而变化,或婉转或高亢,同时又会随着速度的变化或沉缓或轻快,随着情绪的转变或悲戚或欢快。在相似的电影当中,像静秋一样,那个年代当中的女青年,都会遭遇人生际遇,产生过相同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波澜。电影中筝独挑大梁,时而独奏,时而和钢琴、大、小提琴一起演奏,担任起多重的演奏任务。

四、纯音乐在《山楂树之恋》中的具体使用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未见画面,先听到一段空灵清透的筝独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整个故事的唯美纯净,把整个故事的轮廓展现在观众脑海当中,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然后大提琴伴随着钢琴的伴奏又重新演奏这个优美旋律,最后众乐器又变为配角,筝成为主旋律,故事的序幕在此被徐徐拉开。

电影的前半段,除了勘探队的合唱以及表演时唱的歌曲之外,都是以筝为主角的音乐,这样相互辉映着展示男女主角的爱情。当男女主角坐在田间地埂之上谈论着山楂树的时候,当在农舍中老三喂肉给静秋吃的时候,当老三拿一根树枝牵引静秋过河的时候,当老三骑着自行车带静秋的时候,都有筝的音乐慢慢响起,象征了两个人所有的幸福甜蜜时光。在两个人无忧无虑地沉浸在爱情的美好当中时,筝作为主题音乐,变化起伏都是不大的,一直都是淡淡的清新,纯净而甜美,没有掺杂着伤感,就像两个人的爱情,躲开了世俗而暗暗生长起来,美好又纯净。

到了影片的后半段的时候,筝仍然是最主要的乐器。但是仅仅使用民族乐器已经不能很好表现出故事的转折和人物的情感波澜了,于是陈其钢老师用玄子融入一些弦乐器和西洋乐器。

例如当坠入爱河的老三不得不和心爱的静秋分开的时候,錾刀一下一下地强力敲击,打断了舒缓平静的整体格调,这样突兀地响起,代表了世俗对两个人的阻挠。同时钢琴在用高音区单音微弱地演奏象征两人爱情的主旋律,声音微弱,显得无助又脆弱,让人情不自禁地担心起来,怕这刚刚含苞的爱情花朵马上会被无情掐断。而后来当两人又一次见面了,筝又再次出现,演奏其爱情的主旋律,短短的相聚后又一次面临别离,一次比世俗阻挠更不能抗拒的生的别离。但是相聚的时刻,静秋还并不知道这是与老三的最后相处时光,虽为彼此而伤感,但并没有永远失去爱人的心痛。而老三却在抱着静秋的时候,恨不能融入自己一辈子的深情,久久舍不得离开。可又不愿静秋知道真相,于是隐忍不说,深沉着不吐露出自己的情感,独自体味着这痛彻心扉的离别。这些不能言语表达的痛苦都转化为了一遍遍的爱情主旋律,哭诉般地倾泻出来。开始是钢琴独奏,和筝音色比较接近的钢琴旋律,与清水微微流淌的小河的画面完美结合起来。第二次换做小提琴演奏,小提琴音色柔美,能够挑人心弦,配合着男女主角的痛楚,勾出许多观众的泪水。后来由弦乐组齐奏爱情音乐,老三和静秋隔着小河拥抱着,浓浓的深情,相拥而泣,音乐也配合着演奏出如泣如诉的音符,让观众也肝肠寸断。最后一次是小提琴演奏爱情音乐,当静秋要转身离开的时候,老三久久不愿意放开手,不舍得离开。主题音乐由小提琴、钢琴和弦乐组如对话般,反复演奏,如同一唱三叹,将老三和静秋分离的肝肠寸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后来的电影情节当中,静秋把老三的病情告诉了妈妈,静秋苦苦寻找老三以及寻找无果陷入深深的思念当中,都伴随着古典乐器演奏的主题曲,钢琴以及筝轮流着搭配小提琴、弦乐组演奏主题音乐。到了最后的时候,静秋终于找到了老三,但是老三却已经处在了生命的边缘上了,静秋轻轻拥抱着老三,这时候陈老师使用了与主角当初隔河相抱时相同的手法演奏音乐。但相比当初,这个时候的小提琴因为加了弱音器而使得声音更加孱弱,微弱的音调就如同老三即将逝去的生命一般。多次主题曲反复被演奏,极致地表达了男女主角的纯净爱情,把电影情节逐步推向高潮,不能不归功于背景纯音乐。

最后,尾声比较长一些,字幕缓缓升起的时候,伴随着响起了小提琴的旋律,陈述了主题。然后弦乐队加入演奏,接着是筝和大提琴相互呼应,再然后变为了小提琴和筝的对话,弦乐变成了主旋律,筝成为伴奏之后慢慢变得清淡而遥远,直至消失。电影也伴随着音乐的消失而走向了尾声,慢慢结束了,但留给观众的思念和感动却没有立即消失,而是像绕梁的音乐一样回荡在观众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五、结 语

《山楂树之恋》中,钢琴和筝象征了静秋的情感及形象,而大小提琴则代表了老三的情感及形象。电影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陈其钢为其量身定做的唯美音乐的功劳,当然也不能忽略张导对整部电影精确的把握。陈其钢老师的原创音乐,张导对歌曲的灵活运用,音乐的完美布局和首尾呼应,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巧妙结合,完美贴合了电影画面与故事情节,呼应着人物情感,让电影更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挪威]彼得·拉森.电影音乐[M].聂新兰,王文斌,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2] 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 姚国强.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4] 钟有循.影视与影视鉴赏[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靳娟(1964— ),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上一篇:从翻译规范视角评析儿童影视作品的译介 下一篇:论《歌舞青春》系列电影的音乐舞蹈